学术投稿

沙滩椅体位摆放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古璞

关键词:关节镜, 沙滩椅体位, 护理配合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中沙滩椅体位摆放的护理配合方法、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骨科就医的3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手术体位摆放的特殊性及其护理要点、难点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士通过有效的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尤其是对患者肩颈活动情况及术中受压处皮肤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估,手术当日充分的仪器设备准备以及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能高效完成配合医生手术体位摆放的工作,确保患者术中安全,有效预防体位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术前认真了解患者一般身体情况,术中熟练掌握手术体位摆放重点并默契配合医生,能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达到手术室优质护理目的。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75%酒精在去除胶布印中的作用

    临床工作中,我们常用松节油去除手术切口及输液处的胶布痕迹,但由于我科患者手术切口大,需要涂擦的范围广,且松节油味大,极易引起患者的不适及皮肤过敏。经过近两年我科在这方面的探发现使用75%酒精去除胶布印中的应用上,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外感咳嗽辨治浅析

    咳嗽病名早见于《内经》,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外感咳嗽临床分风寒犯肺、风热犯肺、风燥犯肺三型,准确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倪红;李晓艳;宋蓉丽;杨秀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0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之后择期手术,观察组行尽早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尽早胆囊切除术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临床研究

    目的:就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及治疗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施加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文优;蔡珍飞;潘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采用盲法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显著,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顾梦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以双盲对照的方式将2013年3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73例产妇分为干预组(n=36)和常规组(n=37),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和要求予以护理,干预组结合产妇自身实际情况和护理服务需求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和常规组相比,干预组产妇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要低,且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施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和产后出血发生的减少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顾培钰;谭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医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本次探究将对常见的医患纠纷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某院存在的36起医患纠纷事故,占比0.16%,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医患纠纷的原因和解决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6起医患纠纷问题上,对12起医患纠纷进行了经济赔偿,24起医患纠纷能够在有效地沟通进行解决。且主要集中在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态度两个方面。结论:当出现医患纠纷事故时,需要积极地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减少损害,提高护理治疗,改善服务态度,以患者实际需求的首要原则,减少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对患者病情的加重,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小倩;高青青;董儒臣;薛玉花;张立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伴发外伤的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伴发外伤的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近6年来收治的伴有外的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1例植物生存,1例中残,3例痊愈。结论: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少见,若伴发外伤,更易掩盖病情,导致误诊误治,对该病有充分认识,快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明;隋建美;王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救,并分析其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組间比较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和病死率。结果:经急救治疗并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組间比较,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72.5%,且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其两组患者护理疗效、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及病死率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并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后,效果较好,不仅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而且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项静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误诊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误诊原因,同时分析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患者2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强化预防治疗,该组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不实施针对治疗预防。结果:研究组9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以及癫痫,误诊率45.00%;5例患者因为呕吐以及头痛并发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误诊率25.00%,1例患者被误诊为脑出血,误诊率15.00%;2例患者因为存在胸闷、呕吐等情况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率为10.00%。18例患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误诊率75.00%。结论:需要临床医生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认识,同时还要对那部分疑诊患者进行及时的头颅CT检查以及CT静脉造影等检查。

    作者:袁益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耳鼻喉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结果: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率为4.18%;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泌尿道系统疾病占30.00%、消化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他系统疾病等占10%。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控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以及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作者:张俊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NRP基因突变导致遗传型Creutzfeldt-Jakob病1例报告

    目的: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朊蛋白病的一种亚型,绝大多数CJD为散发,少部分CJD可有朊蛋白编码基因PNRP基因突变引起。方法:收集一例CJD患者临床资料,在该患者中进行脑脊液14-3-3蛋白定量检测;从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Sanger测序对PNRP基因进行筛查。结果:本例患者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PRNP全序列测定与标准序列比对序出现E200K突变。结论:发现一例PRNP基因E200K突变导致的遗传性CJD,其临床表现与散发性CJD类似,这一结果提示在散发性CJD患者中仍应注意是否有PRNP基因突变导致CJD的可能。

    作者:田杰;王建英;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痂囊腔菌素A光敏活性及抑菌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痂囊腔菌素A光敏活性及抑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实验测定痂囊腔菌素A抑菌圈直径。结果:痂囊腔菌素A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光敏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无论在光下或在黑暗中皆无抑制作用。结论:痂囊腔菌素A具有光敏生物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光敏抑制作用。

    作者:张俭;刘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产妇分成AB两组,均有43例,A组为剖宫产组,B组为阴道分娩组,对两组的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婴儿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的产妇出血量比A组小,产褥感染率比A组低,住院时间比A组短,产后1天和3天疼痛情况优于A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婴儿5分钟Apgar评分和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x2=0.021,0.1101, 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小于剖宫产手术,两者的新生儿受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性。

    作者:吴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中对风险管理的应用必须从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衡量、处理的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西方国家不但对医疗以及护理风险的管理有着极深的理论研究,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但是我国的护理管理依然需要加以健全,同时必须对风险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改善妊娠高血压母婴结局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在临床中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行以优质护理所具备的母婴结局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母婴结局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袁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1”静脉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1”静脉穿刺模式即输液瓶低置+先固定后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拟进行足部静脉穿刺的5个月-2岁的门急诊输液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1+1”静脉穿刺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穿刺模式。结果:两组的足部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配合穿刺的人数、穿刺所需的时间、药物外渗发生率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1+1”静脉穿刺模式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节省人力资源。

    作者:蔡绿花;贾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取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24h、初乳时间<24h、恶露排尽时间<6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能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可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中运用。

    作者:黄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构建地市级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有关问题及其策略

    构建医疗联合体是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医疗联合体的有效运行能够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间医疗设备、医疗技术以及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因此,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对于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地市级城市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有关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作者:陆婷婷;罗文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防脱管护理方法的改进

    我科作为临床手术科室,分为胸外科和泌尿外科,管道护理是我们科护理工作重中之重,患者术后留置的每一个管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愈后的依据,它们常被称为“生命的管道”。我科常见的管道有:胸管、十二指、肠营养管、胃管、纵膈负压引流管、肾造瘘管、肾窝引流管、肾周引流管、腹膜后引流管、尿管,颈内静脉导管等。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将一些管道在放置时与穿刺处皮肤进行缝合来预防脱管,而我们护理人员更应该避免脱管事件的发生。现我科制定了二次固定防脱管的护理措施,即采用3M 伸缩包带给予皮肤外的二次固定,并通过一系列人为可控因素加强对防脱管的护理,如以下的介绍。

    作者:糜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