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李晓艳;宋蓉丽;杨秀君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后女性,将产后女性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涂青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我科作为临床手术科室,分为胸外科和泌尿外科,管道护理是我们科护理工作重中之重,患者术后留置的每一个管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愈后的依据,它们常被称为“生命的管道”。我科常见的管道有:胸管、十二指、肠营养管、胃管、纵膈负压引流管、肾造瘘管、肾窝引流管、肾周引流管、腹膜后引流管、尿管,颈内静脉导管等。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将一些管道在放置时与穿刺处皮肤进行缝合来预防脱管,而我们护理人员更应该避免脱管事件的发生。现我科制定了二次固定防脱管的护理措施,即采用3M 伸缩包带给予皮肤外的二次固定,并通过一系列人为可控因素加强对防脱管的护理,如以下的介绍。
作者:糜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窒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56例(32例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并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对其出生3d、14d时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游离甲状腺素(FT4)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出生3d时,重度窒息组的FT3、FT4水平较对照组、轻度窒息组均低(Р<0.05),TSH较对照组高(Р<0.05);出生14d时,各组的FT3、FT4、TSH水平差异不显著(Р>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受阻,且严重程度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窒息新生儿病情与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梁驰;黎敏;梁飞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中沙滩椅体位摆放的护理配合方法、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骨科就医的3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手术体位摆放的特殊性及其护理要点、难点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士通过有效的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尤其是对患者肩颈活动情况及术中受压处皮肤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估,手术当日充分的仪器设备准备以及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能高效完成配合医生手术体位摆放的工作,确保患者术中安全,有效预防体位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论:术前认真了解患者一般身体情况,术中熟练掌握手术体位摆放重点并默契配合医生,能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达到手术室优质护理目的。
作者:古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门诊换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伤口换药是外科医护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换药工作是否到位,对患者伤口的愈合快慢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田淑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心电图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有50例存在18项不同程度的心电图表现异常:肺型P波、AVR导R波振幅提高、窦性心动过速、胸前导联T波倒置、S1QMTM、右束支阻滞等。通过溶栓抗凝治疗后,4例无明显变化,3例V1(或V3R~V5R)顿挫波消失,36例窦性心律减慢,3例室性早搏消失,2例AVR导R波振幅降低,3例房性早搏消失,1例心房颤动消失,9例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11例S1QMTM消失,10例QRS波电轴左移。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多存在心电图异常,主要特点是多样性、一过性、无特异性。分析心电图变化可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危险进行分层,结合患者临床生命指标,以便更好地做出诊断和早期治疗干预,对再灌注疗效的评估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0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系统的监测及护理,确保此类患儿的护理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收住我院119例3岁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术患儿围术期进行严密的呼吸系统功能监测及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119例患儿中,2例死于术后低心排,其余患儿术后治愈出院。结论:加强低体重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春燕;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120例脑瘫患儿,实验组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制定家庭康复计划,4个月后评定护理目标实现程度,对照组采取康复师一对一常规治疗,每天训练2h。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有针对性的指导康复训练和治疗,帮助脑瘫儿童改变异常姿势,矫正不良行为,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陈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3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无痛胃镜检查中出现并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产生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本研究入选3260例患者中,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血压饱和度下降、呛咳、呼吸抑制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39例,并发症发生率1.20%,其中血压饱和度下降发生率高,所占比例46.15%,其次为心动过缓、呛咳,所占比例分别为17.95%和12.82%。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检查前完善准备工作,检查中加强护理监测,检查后重视观察指导,以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实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骨搬移术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手术后外固定架针道感染1例,实行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以控制。所有患者均获回访,平均随访时间(14.2±0.6)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6.5±3.4) w;手术后90d,2例患者感染复发,中途放弃治疗,其余22例患者随访过程没有发生感染复发症状。结论: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骨搬移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杨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和粘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病变,是以外阴瘙痒、皮肤粘膜色素减退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包括鳞状上皮增生(SHV)、硬化性苔藓(LSV)和外阴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增生(LSCSH)三种病理类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瘙痒和鳞状上皮增生为主;硬化性苔藓则以外阴及肛门皮肤萎缩变薄变白,弹性减退致阴道口狭窄,性交困难为特征。组织学变化均发生在真皮层,以毛细血管痉挛闭塞致局部微循环或真皮浅层微小血管减少血氧供不足,使表皮发生不同程度病变;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增生为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癣两种病变同时存在,程度不一。它是一种病程长,病情顽固的妇科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其病因未明,无特效治疗方法。2007年1月-2015年1月对我院妇科门诊诊治62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应用臭氧水冲洗外阴、阴道臭氧雾化外阴、阴道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树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0例早期异位妊娠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超声征像。结果:附件区有约1.5-2.0cm的环状偏强回声包块,中心部呈液性暗区,其中13例见原始心管搏动,5例宫颈部妊娠,盆腔内无积液。50例宫外孕包块,36例测得包块边血流信号,为动脉血流频谱,呈单峰或呈双峰,颇窗增宽。14例宫外孕包块未测及明确的血流信号。结论:阴道彩超检查方便、安全、无痛苦,诊断迅速,能为异位妊娠患者及早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冠脉介入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冠脉介入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并将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平均分数(48.27±1.33)分、抑郁平均分数(50.23±1.1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平均分数(56.88±1.05)分、抑郁平均分数(56.77±2.34)分(P<0.05)。结论:给予冠脉介入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焦虑平均分数、抑郁平均分数。
作者:张红心;吴平平;乔爱新;马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分析芪扶正注射液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将采用不同化疗方式的患者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7)。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化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参芪扶正注射配合化疗,分析和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大于等于1.5×109/L,且研究组的指标优于对比组,差异性较大。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使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得到改善,能利于提升病人的生存的意义。
作者:姜子瑜;刘静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作者针对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形势下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新时期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作者:陈虎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是鼻腔深部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总结本科以该方法治疗的43例鼻出血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贺学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门诊输液室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共收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科收录的200例输液患者资料,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法讨论,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于15d后回访调查,对2组患者的满意率、投诉率等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护理方式结果的差异性(P<0.05)。结果:本次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新模式,将其用于输液室护理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卢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专业化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5%,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为P<0.05。结论:将康复训练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在身体上与心理上的痛苦,并且还可提升患者肌体免疫力,促进各组织功能的恢复,为患者在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提供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侯凯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咳嗽病名早见于《内经》,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外感咳嗽临床分风寒犯肺、风热犯肺、风燥犯肺三型,准确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倪红;李晓艳;宋蓉丽;杨秀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乳腺良性肿块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探析。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并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应用传统的开放术治疗,B组实施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胡杰;刘莹;黄云辉;杨磊;杨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