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输液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卢秀娟

关键词:门诊室, 输液护理, 人性化,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门诊输液室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共收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科收录的200例输液患者资料,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法讨论,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于15d后回访调查,对2组患者的满意率、投诉率等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护理方式结果的差异性(P<0.05)。结果:本次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新模式,将其用于输液室护理具有临床价值。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诊断采用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糖尿病诊断采用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等指标完成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平均两小时糖耐受测试值以及血清三酰甘油大小分别是(8.68±5.22) mmol/l、(12.37±6.01)mmol/l、(2.18±0.82)mmol/l,三项指标大小全部高于正常组的标准值大小,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物化学检验在糖尿病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上述多项指标检测工作,可以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管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知识掌握现状调查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掌握消毒灭菌知识的情况,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内科、外科、医技及手术室中选取1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100名医护人员中,对消毒灭菌定义的掌握优秀率为50%,合格率为70%;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优秀率为34%,合格率为66%;医护人员职称越高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并且显著高于职称较低的医护人员,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人员仍然较缺乏对消毒灭菌的认知,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加强,以提升其消毒灭菌知识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家长实施护理干预在儿童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120例脑瘫患儿,实验组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制定家庭康复计划,4个月后评定护理目标实现程度,对照组采取康复师一对一常规治疗,每天训练2h。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有针对性的指导康复训练和治疗,帮助脑瘫儿童改变异常姿势,矫正不良行为,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陈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人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的加剧,其中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已经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第一位置,所以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的问题。通过研究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的状况、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的实际情况,这样做能够维护并且增强老年人对日常问题实际解决能力,这么做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同时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老年人高血压用药部分作出讨论。

    作者:唐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彩色多普勒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价值

    目的:探讨中孕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彩色多普勒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参数在预测胎儿生长受限(FGR)中的价值。方法:200例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FGR组和正常妊娠组,检测母血清中IGF-1浓度及脐动脉的S/D比值。结果:FGR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而脐血流S/D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应用IGF-1及脐动脉S/D比值预测FGR,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98.37%,敏感度80%,特异度97.84%。结论:中孕期联合应用IGF-1、脐动脉S/D比值预测FGR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伟;欧展辉;钟素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临床研究

    目的:就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及治疗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二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施加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文优;蔡珍飞;潘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进一步重视和做好新时期麻风病防治工作

    作者针对在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形势下麻风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新时期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作者:陈虎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原因的探讨

    分析破伤风抗毒素

    作者:余露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3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无痛胃镜检查中出现并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产生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本研究入选3260例患者中,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血压饱和度下降、呛咳、呼吸抑制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39例,并发症发生率1.20%,其中血压饱和度下降发生率高,所占比例46.15%,其次为心动过缓、呛咳,所占比例分别为17.95%和12.82%。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的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检查前完善准备工作,检查中加强护理监测,检查后重视观察指导,以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脓毒症大鼠肾脏功能与其线粒体生物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脓毒症是各种微生物及免疫原性物质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宿主自身免疫性损伤,其本质是大量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导致的宿主自身免疫性损伤(autoimmunity injury)。脓毒症是当今医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儿科疾病的死亡原因之一,进一步发展可引起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甚至死亡。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因子风暴、凝血系统紊乱和微循环、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脓毒症,尤其是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脓毒症恢复过程中,线粒体机制尚不明确。线粒体生物修复(Mitochondrial biogenesis)是维持及恢复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一种细胞程序,在脓毒症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因素(尚未明确)的启动下,脓毒症器官线粒体再生修复的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可增加线粒体 DNA 的复制与转录,使线粒体相关的功能与结构蛋白表达增加,恢复线粒体的功能。肾脏是机体重要器官,是脓毒症时易损器官。本课题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的功能状态,肾脏线粒体功能状态、超微形态结构及线粒体生物修复基因表达进行研究,探讨脓毒症肾脏功能损伤与线粒体损伤及修复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压疮贴联合抗压凝胶垫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压疮贴联合抗压凝胶垫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84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受压部位涂金霉素眼膏和使用抗压凝胶垫,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压疮贴,观察两组病人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中使用压疮贴联合抗压凝胶垫能有效预防或缓解手术压疮的发生。

    作者:于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分析腹腔镜手术用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用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并确认异位妊娠失血性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实验患者实施腹腔手术。结果:实验组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平均值以及术后的平均抗生素使用、术后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普遍地推广。

    作者:卫丽辉;董海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误诊原因及治疗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误诊原因,同时分析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患者2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强化预防治疗,该组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不实施针对治疗预防。结果:研究组9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以及癫痫,误诊率45.00%;5例患者因为呕吐以及头痛并发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误诊率25.00%,1例患者被误诊为脑出血,误诊率15.00%;2例患者因为存在胸闷、呕吐等情况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率为10.00%。18例患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误诊率75.00%。结论:需要临床医生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认识,同时还要对那部分疑诊患者进行及时的头颅CT检查以及CT静脉造影等检查。

    作者:袁益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68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快捷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快捷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果:快捷组患者在确诊时间、确诊后治疗时间以及致残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快捷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0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97%,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捷急诊流程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就诊和治疗时间,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保障的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抢救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莫利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耳鼻喉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和分析有关医院感染因素。结果: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率为4.18%;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泌尿道系统疾病占30.00%、消化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他系统疾病等占10%。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控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手术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时间、程序洗手以及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

    作者:张俊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随着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护理领域,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护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护理管理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笔者作为一位具有20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师,从护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力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作者:石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1”静脉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1”静脉穿刺模式即输液瓶低置+先固定后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拟进行足部静脉穿刺的5个月-2岁的门急诊输液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1+1”静脉穿刺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穿刺模式。结果:两组的足部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配合穿刺的人数、穿刺所需的时间、药物外渗发生率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1+1”静脉穿刺模式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节省人力资源。

    作者:蔡绿花;贾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颅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概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1]。DVT 是外科手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下肢,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DVT在急性期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2]。近年来,DVT形成有逐年增加的趋势。DVT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而且增加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了解DVT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护理是减少DVT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手术预期效果的关键。现将颅脑手术后DVT预防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邓素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SF-36与CLDQ调查量表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比较研究

    目的:采用普适性健康量表(SF-36量表)结合慢性肝病生存质量量表(CLDQ量表)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采用SF-36量表与CLDQ量表对我院感染科住院病人50例肝硬化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处理。结果:肝硬化组在SF-36量表及CLDQ量表的各个维度上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36量表与CLDQ量表各维度之间相互的相关性分析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F-36量表与CLDQ量表均能反映肝硬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受损情况,结合两个量表使用既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病症状,又能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评估,在评价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时好同时使用两种量表。

    作者:董丽霞;崔德珍;郑丽花;邓胜荣;董巧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产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介入治疗时,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既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翟红艳;周诗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