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痂囊腔菌素A光敏活性及抑菌效果研究

张俭;刘林燕

关键词:痂囊腔菌素A, 革兰氏阳性细菌, 光照量, 抑菌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痂囊腔菌素A光敏活性及抑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实验测定痂囊腔菌素A抑菌圈直径。结果:痂囊腔菌素A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光敏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无论在光下或在黑暗中皆无抑制作用。结论:痂囊腔菌素A具有光敏生物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光敏抑制作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进一步对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及不良情绪改善方面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5.7-2016.7)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44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时间段内行常规手术护理措施的常规组同2015年8月-2016年7月行优质护理的干预组二者对手术患者感染情况以及不良情绪影响情况的差异。结果:较之未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的干预组仅12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感染率仅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30/220),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情绪评分方面,干预组同样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在手术室中对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而且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情绪评分,应予重视推广。

    作者:孟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癫痫患儿行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的护理配合和体会

    小儿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难以准确定位等特点。PET/CT是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通过探测病灶对示踪剂异常摄取情况了解癫痫病灶的葡萄糖代谢状态,发作间期癫痫灶葡萄糖代谢表现为低代谢状态,而发作期则表现为高代谢状态。本研究通过169例癫痫患儿在进行脑PET/CT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和体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患儿处理经验细则,总结出检查前后医护人员对癫痫患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有效降低患儿和家长紧张、焦虑的情绪,并积极配合检查,达到影像质量优化。

    作者:郑丽丽;张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芪水蛭散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冠脉综合症方面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冠脉综合症患者的群体当中使用黄芪水蛭散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将我院循环内科收治的首发心绞痛合并老年性高血压的60例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口服黄芪水蛭散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肌口服安慰剂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对血压进行测量并记录,在治疗之后对患者血压、复发情况进行记录。通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则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药物显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血压水平和复发情况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阶段,增加黄芪水蛭散进行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董佳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黑白同治新技术治疗白癜风368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黑素再生液(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黑素再生液(膏)治疗白癜风患者3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用白灵酊、白灵片治疗31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各自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368例,治愈311例,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6%;对照组312例,治愈15例,显效41例,有效99例,无效157例,总有效率49.7%。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黑白同病、黑白同治”理论指导下,黑白同治新技术内服方可通过宣通肺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色素再生功能;局部外用有激活表皮细胞,促进色素合成和运转等功效,临床应用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作者:成爱华;韩娴;王江梅;韩梅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1”静脉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1”静脉穿刺模式即输液瓶低置+先固定后穿刺模式在小儿足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拟进行足部静脉穿刺的5个月-2岁的门急诊输液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1+1”静脉穿刺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静脉穿刺模式。结果:两组的足部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配合穿刺的人数、穿刺所需的时间、药物外渗发生率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1+1”静脉穿刺模式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药物外渗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节省人力资源。

    作者:蔡绿花;贾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现代教学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现代教学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现代教学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上也存在诸多不足,要根据药理学教学特点,科学合理地综合使用多种技术。

    作者:倪再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先兆流产患者行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保胎治疗后随访的68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参照组患者行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黄体酮胶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成功保胎率为91.2%,观察组患者的成功保胎率为88.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即P>0.05;参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5.9%,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即 P>0.05;不同孕周两组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即 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行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付朵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对住院患者病死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在临床上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180例,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记录这1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中高钠血症的发生情况,并整理分析出神经重症并发高钠血症患者临床表现。结果:选取的这180例神经重症患者中后死亡的有32例,存活的有148例,其中死亡的32例患者中高钠血症的患者占了18例,存活的患者中占了17例,两者相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存活的148例患者中非高钠血症的患者比高钠血症的患者住院时间长,数据分析显示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增加,高钠血症是神经重症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在神经重症死亡患者中,高钠血症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贾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本文将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为调查对象,对其管理和使用的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患者使用特殊药品的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基础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的管理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麻醉类药品未达标数占比22.8%,精神类药品未达标数占比8.5%,医疗用毒性药品未达标数占比10.3%,放射类药品未达标数占比10.1%。结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优化药品采购机制。

    作者:董儒臣;高青青;张立刚;张小倩;杨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合理情绪疗法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对宫颈癌患者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9例作为心理干预组(个性化心理评估、合理情绪疗法、辅以家庭亲友对患者的支持作用),同期未作心理干预49例为对照组(按肿瘤护理常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入院后1天、出院前1天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宫颈癌患者入院时SAS、SDS测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组出院前SAS、SD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理干预前后SAS、SDS测评分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在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康复中效果显著。

    作者:朱燕娜;庄秋英;王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急性百草枯中毒时院前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时院前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分析3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资料,分析百草枯中毒时各种院前干预措施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百草枯的服用量、血浆中百草枯浓度、是否进行院前干预措施(催吐、吸附剂)、呕吐时间、呕吐次数及是否配合治疗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干预措施(催吐或吸附剂)对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忠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鸣中枢化机制与临床诊疗

    在耳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症便是耳鸣,因耳鸣机制不明确,导致耳鸣临床治疗存在缺陷。为进一步分析耳鸣临床治疗方法,本篇文章从耳鸣中枢化机制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诊疗方法与策略。

    作者:胡和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晚期癌痛患者经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癌痛患者经硬膜外腔持续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腹部晚期肿瘤患者15例,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通过PCEA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估患者治疗前、第一周、第二周、第一月、第二月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 VAS 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CPSS 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提升(P<0.01)。结论:腹部癌痛患者经硬膜外腔持续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楚敏;蔡明;赵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试产孕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子宫部分破裂发生率、阴道分娩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子宫部分破裂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阴道分娩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妇女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降低子宫部分破裂发生率,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黄燕刁;李水颜;郑梅娟;胡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院制剂糖宁通络胶囊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糖宁通络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对科夭罗曲、车前草、山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考察不同展开介质、不同点样量、不同厂家薄层板、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对方法的影响。结果:科夭罗曲的鉴别方法是以木犀草苷对照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车前草的鉴别方法是以大车前苷对照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山银花的鉴别方法是以异绿原酸A对照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结论:建立了医院制剂糖宁通络胶囊的鉴别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方便可行、阴性对照无干扰,将其用于糖宁通络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中,可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潘玉杰;夏文;孙晓军;蒋坤;李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国内儿科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

    综述国内儿科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儿科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管理策略,为儿科护理安全用药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敏敏;孙大军;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全科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自2015年起对试点社区的1000人进行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防治实践,同时将慢性病控制效果、治疗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慢性病的登记与建档率与2014年展开比较。结果:开展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之后,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科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NBNA评分异常(数值<37分)的160例高危儿的一般资料,并根据实际有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在患儿4、8、12、18月龄时进行Gesel评估随访,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中的 t 或χ2检验对两组患儿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性别构成比、高危因素构成比、NBN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家庭环境构成比、Gesel 评估随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3~5月后神经运动发育赶上正常同龄儿,对照组有持续较长时间的神经运动发育落后,在对照组中有2例后期诊断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对促进高危儿神经运动发育及预防其发展成为脑痪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彦臻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随着计算机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护理领域,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护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护理管理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笔者作为一位具有20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护师,从护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力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作者:石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医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本次探究将对常见的医患纠纷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某院存在的36起医患纠纷事故,占比0.16%,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医患纠纷的原因和解决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6起医患纠纷问题上,对12起医患纠纷进行了经济赔偿,24起医患纠纷能够在有效地沟通进行解决。且主要集中在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态度两个方面。结论:当出现医患纠纷事故时,需要积极地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以减少损害,提高护理治疗,改善服务态度,以患者实际需求的首要原则,减少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对患者病情的加重,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小倩;高青青;董儒臣;薛玉花;张立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