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丽;张莺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预防压疮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11.90%,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26.83%,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压疮预防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并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压疮症状,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作者:李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透析充分的前提,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有较大的优越性[1]。所谓内瘘成熟是指是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内瘘静脉管壁扩张增厚,一般术后4~6周为新瘘养成期[2],成熟后的内瘘达到一定血流量才能正常使用。虽然外科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仍有很多患者的瘘管无法顺利养成,或是养成后无法维持使用,内瘘失功需要重新手术,使有些患者可能不断地接受手术,后形成没有血管可开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应用远红外线照射内瘘血管能降低失功率,增加血流量。我科在使用上海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血透内瘘修护仪(简称内瘘修护仪)照射新建动静脉内瘘血管促进其成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成霞;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余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4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NGF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分级与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胶质瘤组患者脑组织中的NGF核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脑组织中的NGF核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A、B组患者中NGF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NGF表达为阴性者(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患者中NGF的表达与其病理组织分级、预后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朱德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产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两组产妇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介入治疗时,可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既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翟红艳;周诗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术前联合抗生素,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伤口愈合情况、随访1年的复发率以及术后1个月的伤口疼痛等级。结果:观察组患者(80.0%)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的病情复发率为6.67%,对照组的病情复发率为40.0%,观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疼痛等级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较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时应用手术联合抗生素方案,能加快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病情复发,值得将其广泛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黄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门诊换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伤口换药是外科医护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换药工作是否到位,对患者伤口的愈合快慢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田淑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不同提取和取样方法的应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细针穿刺标本提取RNA检测目的基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FNA标本的收取可选用穿刺针冲洗液、单独穿刺两种方法,RNA的提取可选用Qiagen、TRIzol两种方法,通过RT-PCR对甲状腺细胞基因进行检测,对不同提取和取样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检测后, TG检出率为92.0%,GAPDH为96.4%。对于单独穿刺检测,Qiagen和TRIzol两种方法的对RNA总量与浓度的提取,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即P>0.05;Qiagen和TRIzol两种方法的应用在PCR成功率、吸光度值方面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于穿刺针冲洗液检测,Qiagen与TRIzol应用过程中,不同取样方法在RNA总量与浓度、PCR成功率、吸光度值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可以从FNA标本中将RNA提取出来,并给予基因检测,穿刺针冲洗液与单独穿刺两种取样方法、Qiagen与TRIzol两种提取方法均能够实现从FNA标本中提取RNA。
作者:杜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及传统手术医治的76例重度痔患者治疗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76例重度痔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两组,包括行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对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手术组的总有效率(92.1%35/38)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81.6%31/38),且改良手术治疗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恢复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短,差异显著(P<0.05);传统手术术后引起患者术后复发、肛门狭窄和出血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改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痔的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建议优先选择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医治,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低,预后理想。
作者:王素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通过对2015年1月~12月期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7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认真执行医嘱用药,控制血压,同时加强监护,协助完成影像学检查,安全迅速转科等,认为安全有效的急救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周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是鼻腔深部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总结本科以该方法治疗的43例鼻出血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贺学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5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已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当中随机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传统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其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护理满意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锐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1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卡泊三醇乳膏外用涂抹于患处皮损、每日两次;甘露聚糖肽胶囊(商品名多抗,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10mg 口服,每日三次。对照组50例采用卡泊三醇乳膏,每日两次涂抹于患处皮损。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雷雯霓;刘兰;吴波;顾兰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伴发外伤的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近6年来收治的伴有外的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1例植物生存,1例中残,3例痊愈。结论: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少见,若伴发外伤,更易掩盖病情,导致误诊误治,对该病有充分认识,快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明;隋建美;王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劲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发生并发症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类型,并分析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并发症中,血压升高占比35.71%,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占比28.57%,颈部切口血肿占比17.86%。2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应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作者:高变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在外科手术切口恢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收集我科近半年来收治的100例胸部外科手术患者,用红外线照射30分钟;结果:创面治愈时间缩短明显,且无活动裂开可能,止痛效果显著;结论:红外线治疗对外科手术切口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以2016年1月份至2016年7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及急诊急救护理效果。结果:104例患者经急诊急救护理后,100例患者康复出院,患者住院时间为(15±1.5)d,未出现死亡,急诊成功了为96.2%。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能够降低死亡率,为患者的治疗赢取黄金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平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的加剧,其中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已经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第一位置,所以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的问题。通过研究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的状况、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的实际情况,这样做能够维护并且增强老年人对日常问题实际解决能力,这么做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同时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老年人高血压用药部分作出讨论。
作者:唐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起的一类不常见的闭塞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由于静脉窦血栓发生的部位、范围、阻塞速度、发病年龄、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共同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高压症状、卒中以及脑病症状。头痛是颅内压增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
作者:陈宣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生大黄粉敷脐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于常规西医治疗护理,观察组于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生大黄粉敷脐,疗程7天。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便秘、腹胀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P<0.01),且观察组主要症状缓解天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生大黄粉敷脐,能有效缓解AECOPD患者主要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在院前急救中对眩晕患者行平衡针疗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院前急救眩晕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3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行常规西医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行平衡针针刺疗法,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行平衡针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楼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