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感冒新招

龙荫均

关键词:感冒, 光浴, 保健, 射光器, 免疫力
摘要:某某患者的暗藏皮肤因间歇发疹多年,久治不能断根。其自猜疑缺光照所致,曾分别试用过几种光源光浴,观察疗效。由此发现电弧光浴效果对预防感冒有很强的免疫作用。这方法任意保健者可随时在寝室自行光浴,手持射光器向自身皮表射光。操作简便,随意体姿,可方便行动能力薄弱的人不需出户外光浴;若冬天寒冷,又可在床被褥内进行。不但不受等待适度阳光所限,而且比阳光浴效果好得多。该患者经六年实验证明从开始使用渐有收效,此后感冒病发率几乎降至零。由于强光容易被人体皮肤吸收,所以浓厚的光化作用后能使免疫力卓越增强。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标准操作程序做好骨科门诊分诊护士的培训

    目的:探讨骨科门诊分诊护士如何提高分诊效率、准确率方法:应用标准操作程序(SOP),制定并实施以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损伤程度的初步诊断结果为依据的骨科预检分诊的标准问诊流程,对分诊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实施标准问诊流程分诊后骨科预检分诊准确率达到100%,比实施前正确率提高7.75%,两者比较P<0.05;预检分诊的时间缩短了11 s(P<005);结论:SOP能提高骨科预检分诊效率,正确率。

    作者:莫少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方法。方法:将200例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4周后调查两组置管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肉眼血尿、尿盐结垢、膀胱刺激症状、腰部疼痛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使带双J管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留置双J管并发症,防止双J管漏拔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大大提高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钱文燕;王树;刘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改善妊娠高血压母婴结局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在临床中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行以优质护理所具备的母婴结局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母婴结局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袁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的综合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6例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牵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胫腓骨骨折骨牵引固定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臭氧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体会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女性外阴和粘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常见病变,是以外阴瘙痒、皮肤粘膜色素减退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包括鳞状上皮增生(SHV)、硬化性苔藓(LSV)和外阴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增生(LSCSH)三种病理类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瘙痒和鳞状上皮增生为主;硬化性苔藓则以外阴及肛门皮肤萎缩变薄变白,弹性减退致阴道口狭窄,性交困难为特征。组织学变化均发生在真皮层,以毛细血管痉挛闭塞致局部微循环或真皮浅层微小血管减少血氧供不足,使表皮发生不同程度病变;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增生为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癣两种病变同时存在,程度不一。它是一种病程长,病情顽固的妇科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其病因未明,无特效治疗方法。2007年1月-2015年1月对我院妇科门诊诊治62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应用臭氧水冲洗外阴、阴道臭氧雾化外阴、阴道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树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0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之后择期手术,观察组行尽早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尽早胆囊切除术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宋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脓毒症通常是继发于危重疾病和严重感染(脏器感染或组织感染)的临床综合症。有统计发现[1],全球每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发病率超过1800万例次,并且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死亡率达到或超过了25%。近年来,虽然抗菌药物、器官支持技术及重症监护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改进,然而,脓毒症的病死率并未得到明显降低。研究发现,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肠道损伤被认为是重要的中间病理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应激状态下,肠道黏膜缺血缺氧或液体复苏再灌注损伤,还是脓毒症时,炎症介质、免疫缺陷等对肠道黏膜的破坏,均会导致肠道黏膜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诱发脓毒症或加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向着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方向发展。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集中在保护肠道黏膜,改善胃肠道内 PH 值、早起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以及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疗法等,但由于西医治疗胃肠道损伤的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而中医学对胃肠病的病机认识深入及治疗经验丰富,因此,中医药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现将中医药对脓毒症认识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分乔;李岩涛;高海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苓桂朮甘汤加减意外治疗牛皮癣一例

    本文作者治疗慢支患者同时意外发现对患者牛皮廯有显著疗效,继而结合历代医家对牛皮廯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现代文献对牛皮廯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分析患者有效原因,同时也探讨了当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发生矛盾时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志明;张志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8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实验组患者予以瑞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在T0点时,对照组MA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而HR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另外,在T1时,对照组MAP、HR变化情况较明显;T5时,对照组MAP值比较实验组更加稳定。并且,实验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瑞芬太尼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官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阴道彩超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0例早期异位妊娠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超声征像。结果:附件区有约1.5-2.0cm的环状偏强回声包块,中心部呈液性暗区,其中13例见原始心管搏动,5例宫颈部妊娠,盆腔内无积液。50例宫外孕包块,36例测得包块边血流信号,为动脉血流频谱,呈单峰或呈双峰,颇窗增宽。14例宫外孕包块未测及明确的血流信号。结论:阴道彩超检查方便、安全、无痛苦,诊断迅速,能为异位妊娠患者及早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NRP基因突变导致遗传型Creutzfeldt-Jakob病1例报告

    目的: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朊蛋白病的一种亚型,绝大多数CJD为散发,少部分CJD可有朊蛋白编码基因PNRP基因突变引起。方法:收集一例CJD患者临床资料,在该患者中进行脑脊液14-3-3蛋白定量检测;从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联合Sanger测序对PNRP基因进行筛查。结果:本例患者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PRNP全序列测定与标准序列比对序出现E200K突变。结论:发现一例PRNP基因E200K突变导致的遗传性CJD,其临床表现与散发性CJD类似,这一结果提示在散发性CJD患者中仍应注意是否有PRNP基因突变导致CJD的可能。

    作者:田杰;王建英;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脑梗出院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后,观察在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脑梗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通过对比患者表现出的治疗依从性差异,以突出延续护理的干预价值。结果:在脑梗塞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脑梗出院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出院的脑梗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将治疗依从性显著增强,进而将脑梗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显著提高。

    作者:胡兴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献血不良反应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目的:本文则针对献血者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进行处理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减少及预防献血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望医务工作者相互交流。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献血体检工作,记录和收集献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总结。结果:通过多重手段对献血前及献血后进行预防、干涉,明显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结论:心理辅导和血液的理化认知是献血前必须了解的,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减少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吕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内科老年住院病人体位性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也称立位性低血压,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可以有临床症状或无症状,其病因复杂。且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增高而增高[1]。65岁的老年人约20%在平卧起立时可引起血压下降,75岁以上者则约30%可出现此现象[2]。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1999年3月至今,本院综合内科对发生在该科的31例出现症状的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病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针对其病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并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郭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果酸联合胶原蛋白敷料粉刺挤压术治疗寻常性痤疮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粉刺挤压后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15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皮损处均给予果酸治疗治疗,果酸治疗后第7天行粉刺挤压,外用胶原贴敷料;对照组70例,只行果酸治疗,同时外用胶原贴敷料;2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5%和4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果酸联合胶原蛋白敷料粉刺挤压术治疗寻常性痤疮能显著提高疗效,使用安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萍;吴波;刘兰;雷雯霓;方健蓉;钟家鸿;张琴;罗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人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的加剧,其中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已经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第一位置,所以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的问题。通过研究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的状况、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的实际情况,这样做能够维护并且增强老年人对日常问题实际解决能力,这么做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同时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老年人高血压用药部分作出讨论。

    作者:唐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福建省三明沙县医院健康人群TTV1-5基因群分布情况

    目的:了解福建省三明沙县医院健康人群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情况方法:准备212名健康人群健康人群者血浆。使用UTR和G1-G5群特异性巢式PCR ,检测血浆中TTV的UTR-DNA 以及5种基因群的DNA。将1-5群部分PCR阳性产物(每1群各两份)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与15种已定群别的TTV代表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统计学方法:使用卡方检验(χ2)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使用改良UTR-PCR方法测定,健康人群者TTV感染率为95.3%(212/212),(2)使用群特异性PCR检测TTV,G4群TTV感染率高,为52.0%(105/212),然后依次为G5:39.1%(79/212),G3:32.7%(66/212),G1:25.7%(52/212),G2:8.4%(17/212)。)。结论:TTV易发生混合群感染,即同一个实验对象可以检测出不同种属于不同群TTV感染。部分阳性产物所测的核酸序列与TTV病毒代表株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认为TTV分群PCR测定是一种可行的TTV感染率检测手段。

    作者:陈火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进一步对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以及不良情绪改善方面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5.7-2016.7)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44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时间段内行常规手术护理措施的常规组同2015年8月-2016年7月行优质护理的干预组二者对手术患者感染情况以及不良情绪影响情况的差异。结果:较之未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的干预组仅12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感染率仅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30/220),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情绪评分方面,干预组同样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在手术室中对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而且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情绪评分,应予重视推广。

    作者:孟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本文将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为调查对象,对其管理和使用的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患者使用特殊药品的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基础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的管理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麻醉类药品未达标数占比22.8%,精神类药品未达标数占比8.5%,医疗用毒性药品未达标数占比10.3%,放射类药品未达标数占比10.1%。结论: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优化药品采购机制。

    作者:董儒臣;高青青;张立刚;张小倩;杨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起的一类不常见的闭塞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由于静脉窦血栓发生的部位、范围、阻塞速度、发病年龄、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共同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高压症状、卒中以及脑病症状。头痛是颅内压增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

    作者:陈宣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