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君
目的:对本市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心电图检查,按性别分为两组,研究观察200例老年人(男性100例,女性100例)性别与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关系.方法:本文选本市某大型社区200例60岁以上(包括60岁)老年人,根据性别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全部开展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及对比.结果:社区老年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男性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略高于女性老年人,且随着年龄增长男女心电图异常的差异逐渐减少.结论:在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老年人心脏体检工作,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减少心血管突发疾病的发生.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5月,分为2组,分别给予Wiltse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对比2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手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组术后12个月后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角相比,差异较小(P>0 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Wiltse入路治疗的价值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的价值,可以缩短治疗的时间,减少创伤.
作者:高超;成业东;冯海波;管礼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腹泻发生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重症监护室需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105)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按照临床护理操作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腹泻发生率.结果: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需肠内营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几率减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需肠内营养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朱啟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文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对30例新生儿的血液系统产生的损害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液系统检测,为常规组;然后选取3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进行血液系统的检测,通过对患儿是否贫血、血小板是否减少、白细胞改变以及患感染性并发症的人数这几个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组中新生儿出现贫血的人数为1例,其它均没有改变;而对照组中出现贫血的患儿有29例,占总人数的96.7%,而出现其它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数目改变和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表面新生儿如果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将会影响其血液系统,导致出现紊乱或者使患者免疫力下降造成其它血液并发症.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所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中出现病症的概率计算使的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分析研究.结论: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将会使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改变以及其它血液并发症,正常儿出现贫血的原因不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并且根据以上两组新生儿所得结果分析了解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并对此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作者:王晓丽;孙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探讨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血容量下降、透析液因素、药物因素、进食过多/过快、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等等因素,实验组患者对低血压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实施针对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透析治疗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月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究消化内科患者的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间前来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情况分为休克组和费休克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生化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来分析休克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休克组和非休克组患者的性别以及血清中的谷丙转氧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氯(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凝血酶原时问(PT)高于非休克组.白蛋白含量低于非休克组(P<O 05);高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0分、PT> 16s、白蛋白含量<30g/L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性别以及血清中ALT,AST、BUN含量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休克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高龄、凝血功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全身情况较差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针时高龄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应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异常、补充白蛋白.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水门汀材料在长期水储存条件下的理化性能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水门汀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将4种类型的水门汀材料汀制成圆片状试件,固化24h后,分别测量试件在水储存1周,1、3、6、12个月后的吸水值、溶解值和表面硬度值,并观察表面形貌,每种水门汀每个时间点各5个试件.结果:除材料D外,A在水储存6个月后出现试件碎裂,B和C试件表面在水储存12月后均出现裂纹;与固化24h后的硬度值相比仅材料B的硬度值在水储存12个月后显著降低.材料D在不同时间段的吸水值均显著低于其他3种材料,材料D在水储存1个月后、B在3个月后,C在12个月后吸水值达峰值.结论:在长期水储存过程中,酸蚀冲洗类树脂水门汀的理化性能是稳定的.
作者:王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再生障碍性患者在进行祛铁治疗后对造血恢复产生的作用.方法: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在免疫抑制疗法上,根据随时产生变化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行实施的祛铁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免疫抑制疗法.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8%、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8%、3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时刻监测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及时进行祛铁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体内铁的含量,对于患者的造血功能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胜;陈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在临床异位妊娠患者的具体诊断中,经由阴道超声诊断的自身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经由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式干预,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情况进行比对.结果:经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数据观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选择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可以得到保证,该诊断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汪海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女生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观察100例女性患者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方法:本文选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根据年龄40岁为界限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全部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及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时要慎重,必要时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及早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作者:吴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于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方法:①饮食指导;②心理护理;③阳光照射;④药物干预;⑤预防意外发生.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措施,绝大部分病人骨密度检测有所好转.其中20例症状明显改善,34例症状减轻,6例无明显好转.未见骨折,跌倒意外发生,经骨密度检测复查碍出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有积极的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海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是从牛胰腺中提取的生物制剂,辅料为甘露醇,具有抗原性,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抑制肿瘤作用,临床上适用于肝癌、胃癌、胰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也适用于免疫机能低下引起的其它疾病[1].有关注射用核糖核酸Ⅱ致速发性过敏反应的报道很少,近期我科1例病人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后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春梅;牛秀峰;赵艳;吕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给予系统教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88名,选取时段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而另44名采用系统教案法的实习生为实验组,对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健康教育能力、专题讲座、教学查房各项满意度均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系统教案法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教学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艳芳;倪超;米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中药治疗泪管堵塞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泪管堵塞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联合泪道探通+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泪道探通联合中药治疗,是治疗泪管堵塞的一种有效方法,所需要时间短,而且疗效确切,应该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结核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一年(对照组)、后一年(观察组)的结核病患者各110例,比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服药护理、巡视病房、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护理模式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李英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I与T-AI均比干预前下降评分,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手术患者术前采取标准化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更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猩红热样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猩红热样皮疹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生素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猩红热样皮疹,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燕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鼻内镜下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嗅觉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嗅觉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鼻内镜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闵晓燕;王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2016年5月-2016年11月本科对72例肾穿刺术患者进行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5~78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8例,膜性肾病10例,IgA肾病17例,紫癜性肾炎8例,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例,狼疮性肾炎10例,乙肝相关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7例.全部患者均无肾活检禁忌证.
作者:魏佳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