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呕吐呕吐原因很多,一般以胃肠道疾病引起较为多见,其它疾病如脑膜炎、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妊娠反应等也可引起.中医认为,呕吐是寒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寒等因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所致.
作者:郭剑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失眠,不少人习惯借助镇静催眠药.目前治疗失眠的药物很多,主要有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眠尔通、安眠酮、导眠能等,但由此惹出的问题也不少……
作者:杨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高血压脑病是高血压的一种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以脑部损害为突出,必须及时抢救.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院急救治疗.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陈国伟;蒋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硒的缺乏有时是难以觉察的,因为维生素E和含硫氨基酸等可以代替部分硒的作用.然而,当硒缺乏到不能再代偿的程度时,便会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因此,应该注意到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
作者:陈元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便秘使我老伴多年来生活不便,虽经治疗,饮食上也倍加注意,常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平时适量锻炼,可便秘还是愈加严重,十分痛苦.后经人指点,大麦炒面能治老年便秘,老伴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如法服用.说来真灵,服后第二天,大便果然通畅了.如今,老伴她天天服用一小碗大麦炒面,不仅不再服药,而且也不忌口,牛羊肉,花生瓜子等热性食物大胆吃,每天排便正常,舒畅极了.老伴见邻居便秘,将此法传授给她,也解除了多年便秘痛苦.
作者:潘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肝穿是在彩超的引导下,将穿刺针刺人肝脏,取出很小的肝脏组织,并立刻将其送检的过程.其结果可准确评价肝脏的病变情况.
作者:余松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有消息称,久煮的水不能喝.隔夜开水和经久煮的水以及保温瓶中非当天的开水中,均含有一种亚硝胺的物质,此物是强致癌物.有读者担心: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必从保温瓶中倒一杯热开水喝,岂不是天天都在喝致癌物?
作者:舒为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心血康主要成分有什么作用?答:心血康的主要成分是黄山药甾体总皂苷,是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穿龙薯蓣的根茎提取物,包括薯蓣皂苷等8种甾体皂苷.
作者:曾群英;程艳芹;曲世华;童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老伴患高血压多年,1999年夏天还圆脑出血入院,幸亏抢救及时才转危为安.后来我了解到,中风过的患者,除了采取医疗措施外,日常饮食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常年患病,老伴的身体一直很差,所以我对食疗养生方面的知识特别上心.通过习他入经验,结合自家的饮食习惯,我就常煲些粥来吃.
作者: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肠镜检查不但能够早期发现肠癌、肠息肉等疾病,还能在必要的时候对肠道疾病进行治疗.肠镜检查与胃镜检查一样,检查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否则,不但影响检企准确性,还会在检查过程中危害到被检查者的身体.
作者:李初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用药治病,当然是希望药到病除,治疗的过程也平平安安.但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无不良反应的药是没有的.药物是治病救人的良方,还是成为杀人的毒药,完全取决于您怎样使用它.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荨麻疹,是致敏因素引起的以全身或局部风团为特征的过敏性疾病.尘螨、花粉、某些食物或药物、气候变化等都可以引起荨麻疹的发生.荨麻疹经过几天或一两周至数周后停止发作者,称为急性荨麻疹.断断续续地屡次出现或加重、缓解或消失,达数月或若干年之久,称为慢性荨麻疹.荨麻疹患者应在急性期及时治疗,改变过敏体质,避免致敏原,控制病情,以免转成慢性荨麻疹.
作者:张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年龄70岁以上曾是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证之一.随着透析技术的提高,现在高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证.经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动静脉瘘管出现栓塞(透析治疗需建立的血管通路)和并发心血管疾病.要使血液透析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护理中应注意以下3点.
作者:吴绍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幽门螺旋杆菌(Hp)是目前人类感染为普遍的细菌之一,全世界约有50%的人受其感染.它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溃疡病,甚至胃癌.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Hp还与其它一些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易善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您炒菜的时候,是等到锅中油冒烟再倒菜吗?如果是的话,劝您以后不要再这样了.研究证明,油烟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丙烯醛的气体,它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极为有害.另外,丙烯醛还会使油产生极易致癌的过氧化合物.油温过高,还因蛋白质凝同过快,导致肉质老,口感差.因此,炒菜时不要等到油冒烟再放菜.可是,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大厨们做菜时,锅里的火苗都蹿起了来.这不是在误导公众吗?
作者:胡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