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血胶囊治疗内痔出血疗效观察

姜厚德

关键词:止血胶囊, 治疗, 内痔出血, 民间验方, 纤维瘤, 静脉瘤, 自制, 血管, 喷射, 年龄
摘要:我们采用民间验方自制止血胶囊治疗内痔出血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7~63岁;病程1~44年.Ⅰ期内痔出血39例,Ⅱ期14例,Ⅲ期4例,Ⅳ期2例.血管肿型23例,静脉瘤型24例,纤维瘤型13例.便时呈喷射状出血22例,大量滴血38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坐浴液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比较

    我们对464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应用50%硫酸镁和1:5 000PP液坐浴,观察两种药液坐浴对肛缘水肿的疗效. 临床资料:本组464例,男213例,女251例;年龄17~74岁;中位年龄42.5岁.均为混合痔,痔核嵌顿急诊手术103例.病史0.5~30年,第1次手术328例,2次手术94例,3次手术42例.经常便秘438例.233例女性为孕育后出现痔.手术切除1处104例,2处284例,3处66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作者:董玉海;王胜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医学治痔八法临床应用探讨

    中医学对痔的内治法有着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挖掘和整理中医学这一宝贵财富,笔者将中医痔的内治法归纳为8大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宗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混合痔5种疗法疗效比较

    对603例混合痔采用高频电容场痔核疗法(HCPT)、内扎外切、单扎微波、痔根断、枯切疗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HCPT疗法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疗程短、费用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治疗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付彦春;陈作东;高杨;皮保春;高兴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西瓜霜促进肛肠病术后创口愈合疗效观察

    将西瓜霜用于肛肠病术后创口换药,能加速创口愈合,缩短疗程.

    作者:杨小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止血胶囊治疗内痔出血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民间验方自制止血胶囊治疗内痔出血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17~63岁;病程1~44年.Ⅰ期内痔出血39例,Ⅱ期14例,Ⅲ期4例,Ⅳ期2例.血管肿型23例,静脉瘤型24例,纤维瘤型13例.便时呈喷射状出血22例,大量滴血38例.

    作者:姜厚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蒲公英消痔栓治疗肛门病215例

    我院采用蒲公英消痔栓治疗肛门病215例,男140例,女75例;年龄15~74岁.其中内痔115列,外痔17例,混合痔32例,肛裂43例,肛窦炎8例.

    作者:周华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内外痔分别处理治疗环状混合痔758例

    我院自1987年以来,针对环状混合痔的不同情况,采用内外痔核分别处理,在结扎后的内痔内注入明矾液,并适当切断内括约肌的方法进行治疗,经758例观察,疗效较好.

    作者:顾和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剥内扎加一期缝合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外剥内扎加一期缝合术治疗混合痔200例,其中1999年7月以后的100例为实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9岁;病程2~30年.1999年7月以前的100例为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0~67岁;病程1~25年.两组每例患者痔核均在2个以上.

    作者:陈英;汤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局麻状态下直肠颈部动脉搏动频数的研究

    对Ⅰ度内痔23例、Ⅱ度20例、Ⅲ度24例病人直肠颈部动脉搏动频数进行测定,Ⅰ度、Ⅱ度痔患者直肠颈部动脉搏动频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说明内痔Ⅰ度、Ⅱ度存在着动脉高压,而Ⅲ度内痔则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肛垫动脉调节障碍所致痔动脉高压是痔发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百羽;刘福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内痔套扎术后大出血

    以CH-82负压套扎器套扎内痔6264个,并发大出血17例,肛门镜下局部注射立止血一次止血成功.

    作者:马鸿远;周秦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Klippel-Trenaunary综合征1例

    患者男,28岁.因间断性便血20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8岁时曾因便血在当地医院行内痔注射术,15岁时在当地医院做混合痔手术,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10岁和21岁时在外院行右侧大腿血管瘤手术.入院检查:肢端肥大症面容,右大腿前侧有手术瘢痕,右腿跛行,呈马蹄足内翻,右大腿和小腿周径比左大腿和小腿周径大3.0cm,四肢骨与软组织肥大.专科检查:可见环状混合痔,直肠指诊可触及粘膜有条索状感,指套染有粘液血迹.电子肠镜检查:进镜30cm以下直肠乙状结肠粘膜见有明显扩张突起、盘绕的曲张静脉,呈暗紫色或紫红色,进镜30~45cm肠粘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进镜45~55cm粘膜下仍可见曲张之静脉.该患者有血管瘤、静脉曲张和骨与软组织肥大三联征及马蹄足内翻,直肠出血,故诊为Klippel-Trenaunary综合征.

    作者:康立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肛肠平洗剂治疗痔疮肿痛186例

    我院采用自制肛肠平洗剂治疗痔疮肿痛186例,收到明显疗效.

    作者:赵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肛管固定装置的形态基础及其对排便控制功能的作用

    为从形态学上说明肛管固定装置存在的客观性,从功能上探讨它们在排便控制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对59具小儿尸体,3例成人盆部标本解剖观察,4例新鲜小儿盆部标本做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肛管上部前壁固定于会阴体,侧壁和后壁的联合纵肌纤维在3个水平固定于盆隔;盆隔参与构成联合纵肌的纤维主要沿肛管侧壁和后壁下降并保持一定的内、外分层关系,向外下穿插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并将其分隔为7~9束,再止于肛周皮肤;在会阴体以下的肛管前壁无来自盆隔的联合纵肌组织;汇聚于肛管下端侧后壁的联合纵肌纤维向后上转折止于肛尾中缝皮肤两侧及尾骨背面,参与肛尾韧带.会阴体、肛尾韧带及肛尾中缝的皮肤对肛管前壁的固定及肛管与直肠前壁夹角的形成和维持有关;联合纵肌将肛周结构串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排便控制机制的整体同步活动.

    作者:崔龙;姜文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套扎复位法治疗嵌顿性内痔

    我科采用套扎复位法治疗急性期嵌顿性内痔,缩短了疗程.

    作者:贝敏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指法扩肛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

    采用指法扩肛,松解内括约肌,外痔剥离后同内痔一起结扎,保留齿线的手术方法,治疗环形混合痔320例,男168例,女152例;年龄27~76岁;病程1~30年.

    作者:程存涛;孙绍电;王宁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肛管灌注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肛管保留灌肠法是许多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在肛肠科应用较多.研制一种方便、价廉适用的肛管灌注器具,让患者自己应用很有必要.

    作者:王济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消痔液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疗效观察

    消痔液是以五倍子汤为基本方研制而成的外用药物,是一种既可外涂,又可直接注入肛门内的痔科用药剂型.为探讨其临床药效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了药理、毒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且毒性较低,作为临床用药是较安全的,可以长期应用.临床观察100例患者,内痔的治愈好转率为90%,外痔为97.5%,混合痔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熊腊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挤压法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血栓外痔的临床观察

    采用挤压法配合中药活血逐瘀液坐浴治疗血栓外痔35例,并与传统方法中药坐浴30例(对照1组)及手术剥离33例(对照2组)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愈率、疼痛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0.01),且随访无复发.此法操作简便、痛苦小、愈合快、疗效显著.

    作者:吴宗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肛门溢油症17例

    肛门溢油症17例,1例男性36岁,1例女性33岁,9例男孩,6例女孩;年龄3~12岁.临床表现为肛门不自主地溢油,重者臀部衣裤大面积渗湿.油液橙黄或浅黄色,便前集中外流或平时慢渗成片.于盛水的痰盂内排便,有明显的油层浮起.平时溢油,用卫生纸揩擦,有明显成片油迹.偶有热流外涌之感.专科检查:除肛周油性浸润外,皮肤无潮红,无湿疹.肛内指诊:无阳性发现.肛镜检查:除少数肛窦扩张,反光度增强外,无明显充血及其它异常发现.饮食习惯及嗜好均无明显共性,近期也不曾过多摄入油炸食品.

    作者:胡志海;程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苦地丁治疗痔疮临床疗效观察

    苦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之功效,药效学试验表明,其具有抗菌、消炎、止痛、止血和增加离体肠管平滑肌张力等作用.通过对湿热壅滞型痔疮6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