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括约肌切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0例

李浩

关键词:内括约肌, 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术后并发症,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 乳头状瘤, 临床资料, 肠黏膜, 血栓, 选择, 外痔, 脱垂, 年龄, 内痔, 患者, 肛裂
摘要:我科对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在外剥内扎术后选择后正中位进行切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17~62岁.伴内痔脱出嵌顿,外痔部分合并大量血栓14例;伴随肛裂、乳头状瘤、直肠黏膜Ⅰ度脱垂3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肛瘘56例术后护理体会

    2005年全年我科对小儿肛瘘56例实施术后护理方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部为男性,年龄46d至5岁.均行肛瘘切除术.患儿平均住院18d,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林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内外括约肌闭式离断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118例

    我院对118例慢性肛裂患者采用内外括约肌闭式离断纵缝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50例;年龄18~60岁;病程1年内28例,1~3年62例,3年以上28例.肛裂在后位56例,前位48例,其它部位14例.合并前哨痔65例,外痔78例,肛乳头肥大32例,内痔65例,便秘98例,出血105例.

    作者:李加国;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乃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初探

    黄乃健名老中医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肛肠病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病杂志>主编,山东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其五十余年来致力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在肛肠病的中西医结合方面做出显著成绩,造诣颇深.多年来在肛肠病的研究中总结、改进和创用了一些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论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今试总结如下.

    作者:邱丽娟;耿学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诊行PPH治疗急性嵌顿痔疗效观察

    为探讨急诊行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和安全性.利用吻合器对48例急性嵌顿痔患者急诊行PPH治疗,分析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4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1min;术后即见脱出肛门外的痔核全部回缩;平均住院时间5.5d;随访3~24个月无痔核脱垂、出血症状.结果表明,急诊行PPH治疗急性嵌顿痔.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作者:刘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消风散内服加坐浴治疗肛周湿疹

    笔者以消风散为基础方加减,内服加坐浴治疗肛周湿疹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6~72岁;病程1个月至2年8例,2年以上至5年19例,5年以上11例.

    作者:马爱文;王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制探针配合骨科丝锯治疗高位肛瘘40例疗效观察

    为更准确寻找肛瘘内口,避免探针探查时造成假道,同时彻底清除瘘道管壁硬变及腐败组织,试验组采用自制探针配合骨科丝锯锯刮后,按瘘管走行于肛管直肠环上下的不同分别行切开挂线和挂线引流治疗高位肛瘘40例,并与对照组采用低切高挂术治疗40例高位肛瘘进行对照观察.两组间疼痛持续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瘢痕面积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试验组各临床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保证了术后肛门外观和括约肌功能正常.

    作者:夏玉存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3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或挂线术对30例肛周脓肿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明生;张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直肠腺瘤176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直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对1995~2007年外科治疗的176例直肠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单发腺瘤141例(80.1%).多发腺瘤35例(19.9%),其中腺瘤恶变24例(13.6Voo).在直肠镜下经肛局部切除88例(50.0%),经肛TME 1例(0.6%),经腹局部切除11例(6.3%).经腹肠段切除47例(26.7%).经腹扩大切除16例(9.1%),经骶尾部局部或肠段切除7例(4.0%),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6例(3.4%),术后复发3例(1.7%).结果表明,术前及时、准确的诊断,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方式,术后严密随访是治疗直肠腺瘤的关键.

    作者:郭志义;庞明辉;胡康;李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肠癌术后霉菌性肠炎21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7年手术治疗大肠癌98例,术后发生肠道霉菌感染21例,占20%,大大高于同期普外科其他手术霉菌性肠炎发生率.现对其发病原因、预防和护理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文学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剂量近距离放疗与辅助化疗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25例

    临床上对术后局部复发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单纯的化疗或放疗均不理想.笔者1999~2003年共收治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无法再次手术者25例.均采用大剂量近距离铱192后装放疗,同时与草酸铂加CF,5-FU方案化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华;李爱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骶尾部藏毛窦4例

    [例1]男,54岁.因肛门潮湿异味1个月就诊.肛门检查:臀间裂距肛缘8cm处见一外溃口,局部压迫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同时发现有一黑头位于外溃口中央,血管钳夹出一根长3.2cm螺旋状毛发,确诊骶尾部藏毛窦.予以局部冲洗消毒抗感染处理,7d创口完全愈合,周围无硬结,随访至今无复发.

    作者:高有峰;汤小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肛门病手术采用骶麻加长效止痛剂237例临床观察

    自2006年1月始,我科在肛门病手术237例中采用骶管麻醉,术后采用长效止痛剂,经l临床观察止痛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士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骶尾部藏毛窦1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骶尾部分泌物溢出1年入院.1年前出现肛门后感骶尾部肿胀疼痛,后自行破溃溢脓,反复发作,分泌物旱淡黄色或深黄色,偶有带血,污染内裤.入院查体:膝胸位见骶尾部后正中线上12点位距肛缘约4.5cm处有一窦口,直径约0.5cm,周围轻度潮湿;同时8.5cm处可见3个呈线状排列的皮肤隐凹,各相距0.5cm,周围体毛浓密.

    作者:杨向东;屈景辉;谢敏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Skp2、Cullin-1 的表达及意义

    为了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Cullin-1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结直肠癌和32例结直肠黏膜异型增生组织中Skp2、Cullin-1的表达.结果显示,Skp2蛋Lq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轻度异型增生及中重度异型增生结直肠黏膜、早期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3%、30.8%、58.3%、61.0%;Skp2蛋白在轻度异型增生结直肠黏膜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早期结直肠癌及进展期结直肠癌(P<0.05).Cul-lin-1 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轻度异型增生及中重度异型增生结直肠黏膜、早期结直肠癌、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5.8%、53.8%、41.7%、70.7%.结直肠黏膜组织中重度异型增生组中Cullin-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轻度异型增生组(P<0.05).结直肠癌中Cullin-1表达与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Skp2的表达与Cullin-1的表达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Skp2、Cullin-1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监测癌前病变进展及结直肠黏膜早期癌变的有用指标.

    作者:徐继业;米建强;杨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改良纵切横缝并扩肛术治疗肛裂156例

    笔者近年采用改良纵切横缝并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1例,女95例;年龄18~59岁,平均36.7岁;病程3个月至30年,平均6.9年.肛裂在后位103例,前位37例,前后位皆有16例.伴有哨兵痔121例,肛乳头肥大76例,混合痔72例,反复便秘133例,潜行瘘管46例.

    作者:郭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妥布霉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32岁.大便时肛门疼痛、带血来院就诊,门诊以肛裂、混合痔于2008年3月15日收入院.人院查体:无药物过敏史,各种辅助榆查均正常,于16日上午.在腰麻下行肛裂松解、混合痔切扎术.

    作者:刘士英;刘林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内痔表面伴发尖锐湿疣2例

    [例1]女,46岁.因便鲜血,肛管有刺痒感2个月就诊.专科检查见肛周皮肤正常,增加腹压见在3,7,11点处肛内分别有一约花生米大小暗红色黏膜隆起脱出肛外,齿状线清晰,表面有针尖样出血点,并可见多个散在大小如米粒状,呈棘刺样淡红色疣状物.

    作者:张宽立;张玉恒;侯晓凯;李东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90例临床分析

    探讨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90例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合抗感染及胰岛素应用,均获痊愈,无并发症.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清除坏死病灶,充分引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抗生素,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学莉;林赛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分段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混合痔的疗效,将123例嵌顿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分段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分段外剥内凝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顾百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PPH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33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PPH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对33例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女性患者实施PPH治疗.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内复查排粪造影20例,未发现直肠前突征象.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治愈28例(84.8%),好转4例(12.1%),无效1例(3.0%),总有效率97.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PPH用于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作者:冷蔚;李蜀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