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78例临床观察

南文仕;南星星

关键词:肛周脓肿, 切开引流, 临床观察
摘要:为探讨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78例肛周脓肿采用切开引流法治疗,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显示,低位肛周脓肿均一次治愈,治愈率lOO%,平均治愈时间18.5d.高化肛周脓肿一次治愈10例.治愈率90.9%,平均治愈时间19.8d.术后随访1~4年无复发.结果表明,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只要方法得当、引流充分,同样会取得满意疗效.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肠肿瘤244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对244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44例中临床表现为腹痛88例,腹部肿块99例,出血32例.肠梗阻2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肿瘤位于十二指肠20例,空肠126例,同肠98例,术前诊断符合率52%,恶性肿瘤163例根治切除率为54.6%(89/163),其中150例获随访,死亡82例,平均存活(36士16)个月.结果表明,辅助检查对小肠肿瘤诊断符合率低,患者膝胸位和侧卧位腹部检查发现可移动性腹部肿块是诊断小肠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由于受检查手段的限制早期诊断极其困难,医师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永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地震灾区42例症状性便秘临床分析

    汶川地震后我院第三医疗队参加地震医疗救援,其中诊治症状性便秘4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粪便呈十硬球状,或有排便小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辅助排便,患者上述两种以上症状若同时存在,即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42例便秘患者,其中男30例,占71.4%,女12例,占28.6%;年龄9~67岁,平均28岁.

    作者:朱飒飒;康宁;周建丽;张晓霞;陈静;张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应用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试验组),用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出血、切u皮瓣水肿、切口愈合、肛门管径大小、皮赘残留等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28例,1例切口皮瓣严重水肿再次行局部修整后延迟愈合.1例出现肛门狭窄行肛门松解术后治愈,无大出血病例,平均治疗时间(6.2±1.1)d;对照组治愈24例,2例大出血,11例皮瓣水肿经局部热敷和坐浴后3例严重者行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肛管狭窄行肛门松解扩肛后治愈,平均治疗时间(7.0士0.3)d.结果表明,外切内注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与后遗症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刘芳;牛超;陈红霞;唐学贵;杜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24例临床观察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选取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4例,用3-0肠线植入穴位,观察便次、粪便形态、排便时间等项变化.结果显示,第1、2次埋线后,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5.8%,结肠传输功能显著改善.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锦;陈庆庆;高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魄门启闭探讨

    魄门即肛门,是消化道的出口,具有排出粪便及气体的功能,其功能正常发挥是肛门部多种肌肉舒缩、神经正常传导以及大脑和排便中枢指挥协调的作用结果.然而中医对魄门功用足怎样认识的呢?下面结合古籍文献谈一下看法.

    作者:王立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瘘35例临床分析

    本院2004~2007年共收治小儿肛瘘35例,现综合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5例中全部为男性,年龄60d~14岁,平均7岁;病程40d~5年.34例为低位单纯性肛瘘,1例为低位复杂性肛瘘.

    作者:刘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养成健康行为习惯预防肛肠疾患发生

    肛肠病患者的发病和康复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就医行为等因素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建立健康行为,不仅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作者:缪勤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

    近年来我院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16~59岁;病程3个月至4年.纤维结肠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均有肠腔黏膜充血、水肿,其中有溃疡者11例(19.6%).所有病例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明显.

    作者:韩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78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78例肛周脓肿采用切开引流法治疗,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显示,低位肛周脓肿均一次治愈,治愈率lOO%,平均治愈时间18.5d.高化肛周脓肿一次治愈10例.治愈率90.9%,平均治愈时间19.8d.术后随访1~4年无复发.结果表明,切开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只要方法得当、引流充分,同样会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南文仕;南星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肠折叠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控便功能的实验研究

    观察结肠折叠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对控便功能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必要性.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行结肠折叠加再造外括约肌,对照组不行结肠折叠只再造外括约肌,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实验动物排便次数.结果显示,实验组控便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结肠折叠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起到内括约肌、直肠角、直肠壶腹等功能,对重建肛门控便功能作用较大.

    作者:田立新;张惠东;李均乐;龙云;卢敏俊;黄小庆;阙丽梅;史振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人工造口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人工造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对35例患者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基础上,采用意念想象、全身肌肉逐渐放松疗法和积极的心理疏导等措施,运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入院时患者焦虑、抑郁总发生率分别为85.7%、88.6%;出院前患者焦虑、抑郁总发生率分别为54.3%、51.4%.出院前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心理干预能改善人工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肖石梅;余吉平;王美娣;金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排粪造影在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中的应用

    排粪造影是在患者进行排便时,对其肛管随肠部作动、静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为进一步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近年我院对104例排便困难的患者行排粪造影检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凌云;李立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消痔灵高位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性便秘28例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直肠黏膜层松弛向下移动,阻塞肠管而引起排便困难.笔者采用消痔灵高位注射治疗该病2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春;邓慧敏;吕春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金玄痔科熏洗散在肛肠疾病及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

    为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在治疗肛肠疾病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将我院诊治的200例肛肠疾病及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苫黄洗液熏洗治疗,均在1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l周后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0.8%和68.8%,总治愈率分别为52.5%和33.8%(P<0.05).结果表明,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肛肠疾病及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晓明;彭梅;陈加林;徐月;郑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针刀加克泽普注射治疗陈旧性肛裂650例临床观察

    近年笔者采用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术加克泽普(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治疗陈旧性肛裂6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05例,女445例;其中20岁以下109例,21~44岁423例,45岁以上118例.病程均超过O.5年.裂口位置在截石位6点较多,占95%,其他部位占5%;合并肛乳头肥大194例.

    作者:潘沈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结直肠癌肠造口术改变了正常的排便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影响巨大.自2003年1月我院对136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肿瘤切除肠造口术,

    作者:李月华;高英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为直肠癌治疗提供理论根据.回顾性分析346例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比较各临床资料与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48例(13.9%),其中合并远处转移复发29例(8.4%);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输血与否,分化程度,病理类型,Dukes分期,CEA水平,有无淋巴转移和是否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术后局部复发相关,而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后化疗与否等与术后局部复发无关.结果表明,术后局部复发与病理分期晚、分化程度低、肿瘤位置低及复查时cEA水平高、有淋巴转移和未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有关.为预防复发宜做好首次手术,对复发病例力争早发现并给予再次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

    作者:肖建安;王青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後春散I号在肛肠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笔者将後春散I号(吉林通化昌源灼伤瘢痕研究所生产)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5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24例;年龄16~70岁;病程3个月至21年.混合痔20例,肛裂18例,肛瘘12例,肛周脓肿8例.

    作者:叶敏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扩张金属内支架治疗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临床观察

    为探讨X线电视透视联合纤维结肠镜置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左半结直肠癌梗阻的疗效,对6例左半结直肠癌梗阻患者实施该方法.6例均一次置入成功,其中4例作为过渡性治疗于5~7d后行开腹手术切除肿瘤,2例为永久性内支架姑息治疗.结果表明,金属内支架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急诊手术的治疗方法,且对肿瘤晚期、不适于外科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为永久性姑息治疗.

    作者:朱锡元;陈光兰;郭景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敷脐配合思密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

    笔者采用中药敷脐、思密达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32例,女12例;20~36岁15例,37~51岁22例,52~62岁7例;病程5个月至6年,其中1年以下者8例,1~3年30例,4~5年6例.

    作者:文小平;文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