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莲;蔡凌云;韦松基
目的:观察毫火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2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其中治疗组21例结合经筋理论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1组21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2组20例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范围(RO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结论:毫火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肩周炎优于普通针刺和西药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岚;曾文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类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后期常可导致脊柱畸形.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且患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1].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相关[2].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2-3].但需注意的是,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肝脏、肾脏损害风险高,严重者可致胃出血、急性肾衰竭[4].而生物制剂疗效虽好,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其进一步使用[3],且生物制剂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5].
作者:魏良纲;曹春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黄帝内经》云:“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而脑为髓之海,其气与肾相通,手足三阳、足厥阴和手少阴之脉皆上于头.故六淫外感,七情内伤和精气亏虚,髓海不足,经络脏腑气逆,邪遏清阳,皆可致头痛.在外感六淫之中,尤以风寒之邪易侵袭人体.赵永烈等[1]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纪青山教授[2]运用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头痛,以温经通络为主,疏散风寒,使气血通达,以达通则不痛之效.
作者:罗嗣祺;曹奕;刘亚运;王振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由于地域与传统习惯的限制,中药尤其是民族药存在着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同名异物是导致品种混乱的主要因素,容易引起临床混淆和误用.壮药白花九里明是壮族民间常用药材,但现在的文献书籍出现了两种植物来源,并且都是同科属近缘种,非常容易混淆.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对白花九里明的植物来源进行考究,为甄别白花九里明真伪、避免临床及生产用药的谬误提供参考.
作者:宁小清;谈远锋;蒋祖玲;黄薏霏;韦威;张文涛;那袭雪;周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不寐”范畴,《黄帝内经》中亦有“目不暝”“不得眠”等称谓.陈以国教授系主任医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师承名医杨介宾教授,从医30余载,对失眠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与方法.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恩师运用交感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荆晴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给予美洛昔康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及功能训练联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内服方药(淫羊藿、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独活各9 g,杜仲、续断、骨碎补各15 g)和外洗方药(三叉苦、海风藤、穿破石、宽筋藤、白背风、香茅各50 g)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祛风湿除痹类中药配伍内外合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刘宇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芍药草乌茯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痛风的70例患者,予自拟芍药草乌茯苓汤(白芍50 g,炙甘草10~20 g,制草乌10~20 g,土茯苓30 g,茯苓20 g,车前草30 g,绵萆薜30 g,白术10 g,红花10 g,牛膝10~20 g,桃仁10 g,泽兰10 g,威灵仙10 g)治疗,采用中药配方颗粒中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6个疗程.结果:显效48例(68.57%),有效22例(31.4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自拟芍药草乌茯苓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姚廷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双术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每日3次,每次1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双术汤(苍术15 g,白术15g,党参15 g,厚朴10 g,茯苓15 g,苏梗10 g,姜半夏10 g,陈皮10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鸡内金15 g,石斛15 g,丹参15 g,牛膝15 g,甘草6 g)化裁治疗.中药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胃脘部疼痛、烧心、反酸或嗳气、恶心或呕吐)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加味双术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
作者:邵文慧;林才志;胡乃强;韩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两组均予控制血压、血糖治疗,其中脑出血患者予降颅压、脱水治疗,脑梗死患者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营养脑细胞及康复训练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安神解郁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6.1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神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贵荣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东教授在四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经络辨证理论及针灸治疗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采撷东教授对腧穴的一些认识,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石程;周亮;鲍春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就诊于儿科门诊诊断为迁延性肺炎的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予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减轻和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肺部湿啰音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时加用活血化瘀药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许文婷;王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阴道微生态指由女性阴道及其固有微生物组成的微环境,是女性下生殖道的生理屏障.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对防治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至关重要,故成为近年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其发病是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进展的后果.构建阴道微生态稳态,对防止HPV持续性感染,阻断CIN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佳琪;曾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汤联合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血热型白疙临床疗效.方法:60例血热型白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维生素C注射液2.5 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清热凉血汤加减(玄参、赤芍、槐花、生地黄、紫草、牡丹皮、鸡血藤、白花蛇舌草、乌梅、白茅根、甘草)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PASI(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下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血热型白疕可提高疗效.
作者:时鹏;刘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连建伟教授行医四十余载,博古通今,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随连老学习,受益匪浅.笔者侍诊时观察到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或伴糜烂或伴肠化生等患者,辨证为脾胃虚弱兼有郁证者居多,连老多采用培元解郁法治疗此类病证,屡获良效.现将连老应用培元解郁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漏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臭灵丹黄酮(CLD)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臭灵丹黄酮低、中、高剂量组.臭灵丹黄酮各剂量组于造模前连续7d灌胃给予CLD,于后一次给药后2h,通过滴鼻LPS建立小鼠ALI模型,造模6h及24 h后分别处死动物,测定肺湿/干重比值(W/D)、肺泡灌洗液(BALF)中NO和总蛋白的含量、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观察肺部组织学的病理变化.结果:臭灵丹黄酮可以显著降低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W/D,降低BALF中NO和总蛋白的含量,降低肺组织中MPO的水平,升高肺组织中SOD的含量,减轻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支气管腔炎性细胞和渗出物.结论:臭灵丹黄酮对LPS所致ALI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中炎症介质和减轻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薛满;金正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考略广西著名壮医覃保霖所著医书《陶针疗法》.方法:对现存版本和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考证,对作者及学术内容进行讨论.结果:该书对壮医陶针的源流、治疗原理和原则、刺激手法、常用的治疗部位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归纳,简要实用,取穴独特.结论:该书突出壮医针灸用穴和针刺手法特点,是壮医针灸学的重要著作.
作者:莫清莲;戴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服益气行血络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络通汤,中药处方:生黄芪30 g,当归15 g,川芎10 g,三七粉2 g(冲服)、鸡血藤15 g,僵蚕10 g,地龙10 g,路路通20 g,赤芍12 g,生地黄12 g,炒白术12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2次.两组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加服益气行血络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肯定.
作者:王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表明,己糖醇类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以及实体瘤有效,特别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尤其有效[1].匈牙利Vargha等[2]在1955年首次以糖为烷化剂的载体,合成了甘露醇芥盐酸(Mannomustine,BCM),BCM对淋巴瘤与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由此便开始了烷化剂多元醇的研究,通过将甘露醇芥的氮芥基以其他基团取代可得到二溴甘露醇(Dibro-momannitol,DBM),于1959年成功合成DBM.
作者:吴余燕;邓超澄;林坤河;汤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MN)的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膜性肾病”为篇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排除西医药物、单味中药处方及中药提取物.提取入选文献的中药复方组方内容,对中药名称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建立中药复方药物构成数据库.应用R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中药复方的药物使用频数、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统计量化分析.结果:170首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复方中,出现配伍频数较高的中药为黄芪、茯苓、白术、党参、丹参、当归、山药、山茱萸等;出现频数极低且不常用的中药为鬼箭羽、胡芦巴、虎耳草等.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出17条有意义的配伍关联,提示黄芪、茯苓、白术等为配伍核心药物,常与淫羊藿、山茱萸、山药、泽泻等中药配伍.结论:数据挖掘技术提示益气健脾等治疗原则是中药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主要组方配伍规律,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可为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邓静;Linghui Zeng;黄国东;唐咸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解毒”“补虚”是壮医学的治疗原则,有关“毒”的论说是壮医药理论中颇有特色的内容,壮医认为“毒”可分为有形之毒和无形之毒,有形之毒如毒蛇虫豸、痧瘴蛊毒之类;无形之毒如暑气、伏热、秽气之类,一般将疫疠时病之毒归入痧瘴蛊毒等有形之毒[1].壮族地区地处瘴雾潮湿之地,易产生瘴毒,“瘴毒”为患之甚,在一些地方志中有记载,如唐·刘恂《岭表录异》提到“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则提到“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
作者:李克明;唐汉庆;赵玉峰;王露瑶;赵秋华;林朝文;黄秀峰;韦荣耀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