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美合剂局部注射治疗二期肛裂

薛石英

关键词:合剂, 局部, 注射治疗,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肛裂, 病程
摘要:笔者采用布美合剂局部注射治疗二期肛裂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84例;年龄10~64岁;病程3个月至5年.肛裂后中位78例,前位25例,前后位均有17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并发肛周脓肿12例分析及护理

    自血病治疗以化疗为主,由于化疗药物的霉副作用,使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肛周脓肿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6~2008年,我们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白血病化疗并发肛周脓肿1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除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云;宋述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外括约肌闭式离断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118例

    笔者采用内外括约肌闭式离断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1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50例;年龄18~60岁;病程<1年28例,1~3年62例,3年以上28例.肛裂6点位56例,12点位48例,其他部位14例.合并外痔78例,肛乳头肥大32例,内痔65例,便秘98例,出血105例,腹泻13例.

    作者:李加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与防治

    肛缘水肿是肛肠病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以外痔、混合痔术后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疗程.因此,分析其发生原因,更好地预防和迅速有效地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112例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四逆散合增液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11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7例,女75例;年龄27~81岁,平均53.4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5年.合并肠梗阻便秘8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5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每周大便少于.2次,无便意.部分病例可见消瘦、腹胀甚至贫血等症状,结肠运输试验示72h内排出标志物少于80%.

    作者:李殿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祛毒洗剂治疗痔245例

    我们采用中药祛毒洗剂熏洗治疗痔病2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2例,女53例;年龄男17~76岁,平均32.4岁;女16~65岁,平均40.9岁;病程1d至30年.

    作者:姜华;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脑肛肠治疗仪加弧形切除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54例

    我科采用LG-2000肛肠治疗仪加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25~63岁;病程2~23年.

    作者:王晓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肠间质瘤1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大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对15例大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与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C-kit、CD84、SMA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肠间质瘤发生在结肠2例(13.3%).直肠10例(66.7%),肛管3例(20.0%).良性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10例.C-kit(86.7%,13/15)、CD34(80.0%.12/15)阳性表达率较高.15例大肠间质瘤全部行手术切除.结果表明,C-kit和CD34标记物阳性是大肠间质瘤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是治疗大肠间质瘤的有效手段,术中具体情况的判断及术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作者:李建胜;莫善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外剥内扎加内痔柱状缝扎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为了提高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组6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加内痔柱状缝扎悬吊术治疗,对照组60例行M-M术.治疗组在术中术后出血、疼痛、水肿、肛门溢液及愈合时间方面有显著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术式可致肛管腔内呈现点与稍宽平面的比邻结合,有效缓解肛管的松弛程度.同时也缓解了肛门的下坠感及排便困难等问题.需要切除的肛管皮肤少,大限度地保留了肛管皮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战斌;马辉;李昆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46例

    我科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8例;低位复杂性肛瘘3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2例.外口少2个,多6个.

    作者:冯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在肛肠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

    为评价罗哌卡因在肛肠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00例混合痔,肛乳头瘤、肛裂、肛瘘、肛周脓肿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随机选择使用0.2%罗哌卡因(16士2)ml或者0.5%利多卡因(16±2)ml进行局部麻醉,测量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感觉神经恢复时间、手术后镇痛时间.结果显示,两组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感觉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手术后镇痛时间,罗派卡因较利多卡因有明显延长(P<0.01);罗哌卡因5例、利多卡因3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罗哌卡因有局麻镇痛双重效应,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银山;谢川;李海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半缝合术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观察半缝合法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对照组仅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缩小瘢痕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较开放术式为佳.

    作者:沈云天;张波;贾瑞刚;毛宽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熏洗在痔切除术后的临床运用

    为探讨中药熏洗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180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紫草油纱条换药前,两组分别采用中药和PP液熏洗坐浴,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指数、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中药熏洗可加速痔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昆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光动力疗法在尖锐湿疣中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指光敏剂在氧分子参与下被可见光激发,使氧分子激活成为活性氧自由基,选择性破坏靶组织,是近年来研究和发展的一种无创治疗新技术,用于治疗尖锐湿疣具有有效、安全、复发率低的特点.现就.PDT在治疗尖锐湿疣中的应用作以下综述.

    作者:王松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熏洗治疗孕妇痔306例

    采用中药去毒汤熏洗治疗孕妇痔3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孕妇痔306例;年龄25~35岁.

    作者:于爱芳;卢冰;辛显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议肛肠病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安慰

    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安慰问题,在医学界特别是在心理学界历来是被高度重视的.本文就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安慰浅析如下.

    作者:李明;范继河;辛显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双氯灭痛栓对痔术后疼痛时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双氯灭痛栓对痔手术后镇痛时程的影响及副作用,将80例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镇痛组与空白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疼痛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尿潴留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镇痛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时间晚(10.68h VS 6.54h),疼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8.60h VS 12.85h),尿潴留发生率低(1/40VS 8/40).结果表明,双氯灭痛栓对痔术后患者有长时间镇痛效果,并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副作用.

    作者:曹树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敬告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痔瘘术后继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回顾分析痔瘘术后继发性出血病例129例.结果显示,术前伴有基础疾病、排便不畅,术中局部应用硬化剂,术后饮食不当、过度活动、不良排便习惯与痔瘘术后继发性出血密切相关.提出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治疗基础疾病,完善肠道准备;术后注意休息,指导合理的饮食与排便.加强坐浴与换药,警惕出血先兆症状等护理对策.采用新的护理对策后,痔瘘术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Ⅰ度出血由19.6%降至5.7%.Ⅲ度出血由0.8%降至0.

    作者:叶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高位肛瘘

    高位肛瘘因其管道走向复杂,内口位置穿越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病变范围较广,所以诊断和治疗困难.现将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高位肛瘘的诊治介绍如下.

    作者:张小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肛门手术后晕厥13例

    我院曾遇到肛肠病手术后晕厥13例,现就其治疗与护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0例;年龄23~70岁.手术时间30~70min.病因:13例中,9例能量摄入不足,4例体位性低血压.

    作者:张秀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