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张莉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探讨血栓痔发病与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的关系,对32例血栓痔(实验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诱导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标记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和CD8 标记T细胞内IL-4和IFN-γ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估计Th1/Th2细胞的漂移状态.结果显示,实验组的IL-4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实验组IL-4+含量高于IFN-γ含量(P<0.05).结果表明,血栓痔病人发病时,体内的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被激活,且以Th2细胞为主,这种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在血栓痔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义瑞;李伟;李敬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观察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对148例内痔采用痔上动脉高位结扎固定术、内痔结扎辅以中药内服、外洗坐浴和速效消炎生肌膏外敷.结果显示,148例患者一次性治愈,术后无出血、疼痛、感染,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痔上动脉高位结扎固定术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内痔效果明显,疗程短.无并发症.
作者:杨全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肛缘水肿是肛肠病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以外痔、混合痔术后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疗程.因此,分析其发生原因,更好地预防和迅速有效地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例1]男,52岁.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刺痛、坠胀,坐位及活动时加剧,伴便后出血5d.直肠指诊:肛周无异常,左侧齿状线处内纵插一坚硬异物,异物尖端碍指,触痛明显,肛门镜下见患侧黏膜红肿.局麻下扩肛,用双叶肛门镜暴露异物末端,以中弯止血钳取出一2.7cm×0.9cm×0.12cm黄白色篾片.
作者:廖映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探讨吻合器切除闭合术治疗混合痔的并发症及防治对策,回顾性分析应用该术式治疗的混合痔400例临床资料,其中Ⅱ期内痔71例.Ⅲ期内痔261例.Ⅳ期内痔68例.术后近期并发症:吻合口出血102例(22.5%),肛乳头肥大35例(8.8%),疼痛40例(10.0%),吻合钉残留27例(6.8%),肛周脓肿2例(0.5%),残留皮赘25例(6.3%).并发症全部治愈.总结了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作者:孙晓敏;柯玮;刘锡昭;倪吉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8例;低位复杂性肛瘘3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2例.外口少2个,多6个.
作者:冯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科采用LG-2000肛肠治疗仪加弧形切除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25~63岁;病程2~23年.
作者:王晓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们将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亚甲蓝混合液(简称地利布蓝长效镇痛剂)用于痔瘘术后镇痛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撤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21~73岁;病程1个月至30年.其中痔术后58例,肛瘘术后23例,肛裂术后12例,肛周脓肿术后7例.
作者:何智斌;申岳林;苟印尧;肖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我们治疗复发性肛瘘50例,现将其治疗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3例,女7例;年龄18~71岁,平均(39±11)岁;病程1个月至20年.低位单纯性肛瘘3例(6%),高位复杂性肛瘘47例(94%),其中合并肛周脓肿5例.外院手术复发者46例,本院手术复发者4例.
作者:王正亮;朱钢;苗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患看男,59岁.因便意频繁,脓血便1周于当地医院按结肠炎治疗,予四味锡类散、云南白药、庆大霉素等保留灌肠;菌必治、氢化可的松等药物静脉滴注,病情未见加重.治疗后5d突发腹痛加剧,频便鲜血,便后血不止,以急性结肠炎加重转入我院.
作者:杨爱龙;崔雅飞;阚成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安慰问题,在医学界特别是在心理学界历来是被高度重视的.本文就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安慰浅析如下.
作者:李明;范继河;辛显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评价罗哌卡因在肛肠科局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00例混合痔,肛乳头瘤、肛裂、肛瘘、肛周脓肿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随机选择使用0.2%罗哌卡因(16士2)ml或者0.5%利多卡因(16±2)ml进行局部麻醉,测量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感觉神经恢复时间、手术后镇痛时间.结果显示,两组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感觉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手术后镇痛时间,罗派卡因较利多卡因有明显延长(P<0.01);罗哌卡因5例、利多卡因3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罗哌卡因有局麻镇痛双重效应,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银山;谢川;李海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在肛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将80例肛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5%布比卡因(B组)和0.5%罗哌卡因(L组),施行腰麻加硬膜外阻滞用于肛周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率无明显差异,感觉阻滞时间L组明显长于B组.结果表明,0.5%罗哌卡因腰麻加硬膜外阻滞用于肛周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伍玉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观察半缝合法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对照组仅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缩小瘢痕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较开放术式为佳.
作者:沈云天;张波;贾瑞刚;毛宽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肛周多间隙瘘管性脓肿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16~73岁,平均42岁;病程5d至2个月,平均13d.后蹄铁型脓肿21例,前蹄铁型脓肿8例,皮下脓肿合并黏膜下脓肿4例,皮下脓肿3例.
作者:赵改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探讨中药熏洗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180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紫草油纱条换药前,两组分别采用中药和PP液熏洗坐浴,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指数、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中药熏洗可加速痔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昆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观察双氯灭痛栓对痔手术后镇痛时程的影响及副作用,将80例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镇痛组与空白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疼痛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尿潴留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镇痛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时间晚(10.68h VS 6.54h),疼痛程度轻,持续时间短(8.60h VS 12.85h),尿潴留发生率低(1/40VS 8/40).结果表明,双氯灭痛栓对痔术后患者有长时间镇痛效果,并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副作用.
作者:曹树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习惯等改变,便秘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应引起注意.本文对79例老年便秘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静;聂敏;李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四逆散合增液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11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7例,女75例;年龄27~81岁,平均53.4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5年.合并肠梗阻便秘8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5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每周大便少于.2次,无便意.部分病例可见消瘦、腹胀甚至贫血等症状,结肠运输试验示72h内排出标志物少于80%.
作者:李殿环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