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油茶皂苷对LO2和HK-2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谭珍媛;梁秋云;黄慧学;蒋利和

关键词:油茶皂苷, LO2, HK-2, 细胞毒性
摘要: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QS)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2和HK-2细胞,采用MTT法评价SQS对LO2和HK-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影响,并检测细胞裂解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的SQS均可明显抑制LO2和HK-2细胞增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在50.0~200.0 mg/L范围内,SQS能明显提高L02和HK-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P<0.05或P<0.01),显著降低SOD的活力和增加MDA的含量(P<0.01).结论:SQS对LO2和HK-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氧化损伤而实现.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梅花针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座疮48例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5例,改善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43.75%;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18例,改善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花针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型痤疮疗效肯定.

    作者:韦斌;蒋祖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治疗组予“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穴取四神聪、安眠(双)、印堂、涌泉(双);常规针组予常规针刺法,西药组予口服舒乐安定法治疗.针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疗程为23 d.采用斯匹格(Spiegel)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三组均能改善失眠,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5.0%,常规针刺组为87.5%,西药组为75.0%,治疗组优于常规针刺组、西药组.结论:“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韦良玉;徐艳青;赵利华;谭丽进;石雄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患者白睛血管变化规律观察

    目的:探讨白睛胃脘区表面血管变化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慢性胃炎患者50例(观察组),并设既往无慢性胃炎及胃脘痛病史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试者白睛胃脘区血管形态改变,并计算白睛胃脘区血管颜色色差值.结果:观察组白睛胃脘区血管颜色色差值为90.08±11.58 NBS,对照组为33.68±4.28 NB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白睛胃脘区血管形态学改变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睛胃脘区表面血管变化与慢性胃炎具有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白晴胃脘区可呈现血管增粗、“树杈样”改变.

    作者:陈双彪;宁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血瘀证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瘀证与神经元损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调查、证候量化评分、损伤程度(GCS评分)分级,抽取外周血酶免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出现频次为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血瘀气虚>瘀阻清窍>规范外的其他证型>肝肾亏虚;轻型患者中气滞血瘀证为多见,中型患者中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血瘀气虚证较多,重型患者中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瘀阻清窍证位列前三;血瘀相关证型占84.21%.血瘀证患者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均高于非血瘀证患者,NSE含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患者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较轻、中型患者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提示损伤程度与血瘀证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呈正相关(P<0.01).血瘀证不同证候类型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以血瘀实证为主.血瘀证证候积分越高,颅脑损伤病情越重,NSE含量水平越高.

    作者:吕军影;阙铁生;黄李平;潘宇政;杨欢欢;吴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油茶皂苷对LO2和HK-2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QS)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2和HK-2细胞,采用MTT法评价SQS对LO2和HK-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影响,并检测细胞裂解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的SQS均可明显抑制LO2和HK-2细胞增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在50.0~200.0 mg/L范围内,SQS能明显提高L02和HK-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P<0.05或P<0.01),显著降低SOD的活力和增加MDA的含量(P<0.01).结论:SQS对LO2和HK-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氧化损伤而实现.

    作者:谭珍媛;梁秋云;黄慧学;蒋利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用益气补肾方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用益气补肾方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探讨益气补肾中药对艾滋病患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例艾滋病患者采用益气补肾方(主要由黄芪、鹿角胶、党参、茯苓、白术、黑蚂蚁、绞股蓝、甘草等组成)治疗,同时合用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CD4+T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并评价免疫重建有效率.结果:2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乏力、纳呆、腹泻、气短、自汗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免疫重建有效12例,无效8例,免疫重建有效率为60%;CD4+T细胞计数明显上升,由治疗前149.3±67.8 cells/μl上升为201.0±79.5 cells/μ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方能够明显提高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的CD4叮细胞绝对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作者:赵霞;谢正兰;李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肾舒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10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益肾舒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20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益肾舒郁汤)102例和对照组(口服氟西汀)103例,疗程为8周.所有病例于入组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及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HAMD量表(24项)评测症状改善情况;并按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测药物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2%,两组疗效相当(P>0.05).氟西汀治疗早期出现躯体疲乏、震颤、口干、出汗、便秘、排尿困难等副反应,中药治疗组较之副反应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中药益肾舒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耀;张凤婵;宁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刺血拔罐疗法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疗法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按摩和牵引治疗,对照组加服扶他林片,治疗组采用壮医刺血拔罐疗法(穴取委中、肾俞、命门、阿是穴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疗法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作者:陶真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祛瘀方配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予一般饮食调护,对照组单纯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0.2 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六项(TC,TG,LDL-C,HDL-C,ApoA及Apo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76.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LDL-C、ApoB、ApoA、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DL-C值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除ApoA、ApoB、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拟化痰祛瘀方配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梁泉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近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仍有相应受压所表现出的相应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症状,或术后出现的腰腿痛及下肢的瘦胀麻木,或术后出现单独的腰痛及下肢局部的麻痛等术后症状之统称[1].关于如何处理这一术后综合征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近年有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非手术治疗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杨威;陆延;周红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升降散临床新用进展

    升降散系温病学名方,该方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后为清代医家杨栗山命名,载于《伤寒瘟疫条辨》[1],并将其列为“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备受近代中医名家蒲辅周、赵绍琴推崇.关于升降散的组成,《伤寒瘟疫条辨》云:“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1]方中虽仅有四味药,但药少力专,疗效显著,故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近5年升降散临床新用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毅凌;陈绩锐;黄碧玲;艾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吕永慧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总结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本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Eaden等[1]的Meta分析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10年发病率为2%,20年发病率为8%,30年发病率为18%.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将本病归为“久痢”范畴.吕永慧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对消化内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笔者有幸跟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康宜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48例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4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邪犯肺卫证及肺脾湿热证两型,在常规隔离防控基础上加用中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5~8 g,牛蒡子5~8 g,桔梗5 g,荆芥3~5 g,竹叶3~5 g,薄荷3 g,甘草5 g,藿香3~5g,薏苡仁12~15 g等)治疗,中药每天1剂,水煎服,5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全部病例10天内均痊愈,5天内治愈37例(77.1%),好转11例(22.9%);7天内治愈46例(95.8%).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鄂晓梅;牛冬群;马伟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王孟英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王孟英(1808~约1868),名士雄,浙江海宁人,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并称“清代温病四大家”,著有《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等书.王氏用药轻灵,疗效显著,颇受后人推崇.如曹炳章赞:“其裁方用药,无论用补用泻,皆不离运枢机,通经络,能以轻药愈重证,为自古名家所未达者”[1]399.笔者在学习王氏著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关于“不寐”的验案及论述.鉴于临床上“不寐”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故将其治疗“不寐”的经验浅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钟有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受压后微循环的改善情况.方法: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观察活血方对脊髓型颈椎病动物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脊髓微血管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活血方组脊髓微血管面积、脊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活血方能促进脊髓VEGF的表达及血管的增生,改善脊髓细胞微循环,增加脊髓血液供应,具有保护脊髓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锋;黄有荣;崔伟;罗世东;韦坚;黄民锋;鲍杰;王辉;闫素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凉血五根汤加味合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凉血五根汤加味合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单纯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组40例采用凉血五根汤加味配合昆明山海棠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随访2个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7.5%,对照组愈显率为65.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凉血五根汤加味合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结节性红斑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徐亚萍;李轲;王军雄;温艳;邱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用天蚣散灌肠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天蚣散灌肠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根据血β-HCG和盆腔包块直径,在口服米非司酮或甲氨喋呤的同时运用中药灌肠方天蚣散保留灌肠,连续10d.结果:治疗成功率为88.6%,随访输卵管通畅率为71.8%,再次妊娠率为62.8%.结论:加用天蚣散灌肠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在输卵管再通、再孕方面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戴海青;张艳丽;陈姚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麻杏石甘汤在儿科中的应用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中医典籍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的经典专著.临床上,只识证不识病或者只知其病,却辨不出是什么证,均会延误治疗.因此,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内容及其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作深入研究、探讨和发挥,十分重要.麻杏石甘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亦有极好的疗效.现笔者结合临床体会浅析麻杏石甘汤的方义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不足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宋玉莹;袭雷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滋阴固肾止血汤治疗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阴固肾止血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滋阴固肾止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即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固肾止血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血疗效显著.

    作者:徐晶;李莹;崔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拟肠痈内消汤治疗慢性阑尾炎36例

    目的:观察自拟肠痈内消汤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每日服肠痈内消汤1剂,药物组成:川楝子6 g,乌药6 g,桃仁10 g,牡丹皮10 g,当归10 g,香附10 g,薏苡仁25 g,茯苓10 g,黄连6 g,柴胡6 g.对照组35例,口服头孢氨苄片,每次0.5 g;甲硝唑片,每次0.4 g,均为每日3次.两组均连服15 d.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2例(61.1%),有效9例(25.0%),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37.1%),有效14例(40.0%),无效8例(22.9%),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肠痈内消汤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确切.

    作者:巩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