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娟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祛瘀方配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予一般饮食调护,对照组单纯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0.2 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六项(TC,TG,LDL-C,HDL-C,ApoA及Apo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76.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LDL-C、ApoB、ApoA、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DL-C值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除ApoA、ApoB、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拟化痰祛瘀方配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梁泉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祛湿汤配合黄柏煎液外敷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8例小儿湿疹患者,口服自拟祛湿汤配合黄柏煎液外敷治疗,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结果:痊愈3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66%.结论:口服自拟祛湿汤配合黄柏煎液外敷治疗小儿湿疹效果满意.
作者:胡继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肠痈内消汤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每日服肠痈内消汤1剂,药物组成:川楝子6 g,乌药6 g,桃仁10 g,牡丹皮10 g,当归10 g,香附10 g,薏苡仁25 g,茯苓10 g,黄连6 g,柴胡6 g.对照组35例,口服头孢氨苄片,每次0.5 g;甲硝唑片,每次0.4 g,均为每日3次.两组均连服15 d.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2例(61.1%),有效9例(25.0%),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37.1%),有效14例(40.0%),无效8例(22.9%),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肠痈内消汤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确切.
作者:巩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王孟英(1808~约1868),名士雄,浙江海宁人,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并称“清代温病四大家”,著有《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等书.王氏用药轻灵,疗效显著,颇受后人推崇.如曹炳章赞:“其裁方用药,无论用补用泻,皆不离运枢机,通经络,能以轻药愈重证,为自古名家所未达者”[1]399.笔者在学习王氏著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关于“不寐”的验案及论述.鉴于临床上“不寐”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故将其治疗“不寐”的经验浅析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钟有添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肥胖患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肥胖患者高脂血症238例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24 g,干姜9 g,黄芩12 g,甘草9 g,桂枝12 g,生牡蛎30 g,当归9 g,川芎6 g,赤芍15 g,茯苓30 g,白术15 g,泽泻18 g,黄芪1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轻度升高患者显效率为69.8%,中度升高患者显效率为65.5%,重度升高患者显效率为70.0%,所有患者总显效率为67.2%.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肥胖患者高脂血症疗效可靠,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
作者:冯而标;伍尚伟;黄垚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局部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毛冬青、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百部、苍术、白鲜皮各30 g)煎水熏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作者:陈智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5例,改善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43.75%;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18例,改善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花针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型痤疮疗效肯定.
作者:韦斌;蒋祖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刺血拔罐疗法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按摩和牵引治疗,对照组加服扶他林片,治疗组采用壮医刺血拔罐疗法(穴取委中、肾俞、命门、阿是穴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拔罐疗法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作者:陶真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4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邪犯肺卫证及肺脾湿热证两型,在常规隔离防控基础上加用中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5~8 g,牛蒡子5~8 g,桔梗5 g,荆芥3~5 g,竹叶3~5 g,薄荷3 g,甘草5 g,藿香3~5g,薏苡仁12~15 g等)治疗,中药每天1剂,水煎服,5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全部病例10天内均痊愈,5天内治愈37例(77.1%),好转11例(22.9%);7天内治愈46例(95.8%).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鄂晓梅;牛冬群;马伟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中医典籍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的经典专著.临床上,只识证不识病或者只知其病,却辨不出是什么证,均会延误治疗.因此,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内容及其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作深入研究、探讨和发挥,十分重要.麻杏石甘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亦有极好的疗效.现笔者结合临床体会浅析麻杏石甘汤的方义及其在儿科中的应用,不足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宋玉莹;袭雷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QS)对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2和HK-2细胞,采用MTT法评价SQS对LO2和HK-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影响,并检测细胞裂解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的SQS均可明显抑制LO2和HK-2细胞增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在50.0~200.0 mg/L范围内,SQS能明显提高L02和HK-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P<0.05或P<0.01),显著降低SOD的活力和增加MDA的含量(P<0.01).结论:SQS对LO2和HK-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氧化损伤而实现.
作者:谭珍媛;梁秋云;黄慧学;蒋利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理筋手法治疗拇指屈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以针刀治疗为主,理筋手法治疗为辅,配合中频脉冲电疗的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结合理筋手法治疗拇指屈肌腱腱鞘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耀巍;杨璐;杨皓月;廉安琪;张姝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金莲花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总黄酮,HPLC法测定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V/V,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金丝桃苷在0.04~0.5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n=6);其中茎、叶、籽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0.0279,0.3868,0.0016 mg/g.结论: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布为:叶>茎>籽,上述结果可为金莲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克南;周江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滋阴固肾止血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采用滋阴固肾止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即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固肾止血汤加减治疗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血疗效显著.
作者:徐晶;李莹;崔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应用关节穿刺联合薏苡仁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关节穿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薏苡仁汤加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穿刺联合薏苡仁汤加味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是以足跟刺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疾患,多发于中老年人.2010年1 1月~2013年10月,笔者对67例跟痛症患者进行痛点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并配合自拟中药跟痛方熏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永胜;刘明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顽固性腹水是指对限钠和使用大剂量利尿剂无效的腹水,或者行治疗性腹穿放腹水术后迅速复发[1].顽固性腹水属肝硬化的晚期表现,此病临床上难治或者不能治,其预后多差,病死率高[2].中医学认为顽固性腹水属“臌胀”范畴,其病程越长,则肝脾肾损伤越重,终阴阳气血并衰而亡.本文将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辅助治疗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石文峰;王振常;黄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凉血五根汤加味合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单纯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组40例采用凉血五根汤加味配合昆明山海棠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随访2个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7.5%,对照组愈显率为65.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凉血五根汤加味合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结节性红斑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徐亚萍;李轲;王军雄;温艳;邱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七味白术散(炒白术15 g,党参15 g,木香6 g,茯苓15 g,藿香叶10 g,葛根15 g,甘草6 g,石榴皮15 g,诃子12 g)化裁治疗;对照组服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糖尿病性腹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
作者:麻明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升降散系温病学名方,该方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后为清代医家杨栗山命名,载于《伤寒瘟疫条辨》[1],并将其列为“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备受近代中医名家蒲辅周、赵绍琴推崇.关于升降散的组成,《伤寒瘟疫条辨》云:“是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1]方中虽仅有四味药,但药少力专,疗效显著,故而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近5年升降散临床新用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毅凌;陈绩锐;黄碧玲;艾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