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周建华
为观察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4例.结果显示,本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晶晶;闫海金;牛婧;罗碧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中药运肠汤结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的疗效,将便秘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运肠汤、西沙必利、维生素B1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丸、西沙必利、维生素B1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1 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 7例,好转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5例,均继续用以上方法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结果表明,中药运肠汤结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汪世平;杨媚;刘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选择UC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不依从及依从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UC疾病知识、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否自费等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中依从70例(43.75%),不依从90例(56.25%);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UC疾病知识、病程、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否自费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OR=3.68)、UC疾病知识缺乏(OR=3.31)、经济收入低(OR=2.98)、年龄大(OR=2.65).结果表明,影响UC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复杂,应采取实施相应的措施改善依从性.
作者:陈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评价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常用的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OOC 44例女性患者资料,其中PPH治疗25例,经阴道直肠前壁修补治疗19例,随访3个月至1年,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指标.结果显示,PPH治愈17例,好转5例,治愈率68.0%,有效率88.0%;修补术治愈10例,好转4例,治愈率52.6%,有效率73.7%(P>0.05).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PH操作简便、创伤小,对治疗女性OOC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赵艇;高春芳;张剑锋;魏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将国产弧形切割缝合器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35~78岁,平均54.6岁;病程0.5~90个月,平均8.2个月.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4.0cm 5例,5.0cm 7例,6.0cm 4例.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4例,绒毛状腺癌1例,黏膜腺癌1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
作者:张志强;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与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外剥内扎侧切术相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自拟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将混合痔术后并发肛缘水肿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液熏洗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7% vs 73.7%,P<0.05).结果表明,中药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是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根香;任列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7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1例,女7例;年龄35~81岁.78例中,术后并发造口坏死1例,造口黏膜水肿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症4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出血1例,造口旁疝2例,有不同程度腹泻或便秘21例,其他2例,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陶国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门诊120例痔急性发作期孕产妇应用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结果显示,显效10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结果表明,孕产妇痔急性发作以水肿、疼痛为主要症状,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时的痛苦,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
作者:唐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活络效灵丹方是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方剂,由四味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所组成.主治四肢、全身各处疼痛,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要功效.肛肠疾病多数与血脉、血行相关,故我们在肛肠疾病中应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女,37岁.肛门部有异物肿块隆起,剧烈疼痛,无便血,大便硬结.取膝胸位:肛门3、5点位见蚕豆大小炎性外痔,充血红肿,触痛明显.诊断为炎性外痔.处方:苦参10g,当归10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麻黄10g,生石膏30g,杏仁10g,炙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熏洗,一剂效,二剂愈.
作者:赵林;姜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患者男,80岁.主因肛旁肿痛8d,加重伴肛周软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2d,于2010年7月6日入院.8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肛旁肿痛,3d前到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d出现肛周及会阴部软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查体:体温37.1℃,脉搏9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7/7.7kPa,一般情况差,嗜睡.肛周截石位1、5点距肛缘2cm有引流创面,有少量血性浆液,粪臭味,周围皮肤坏死色黑,局部有血疱,阴囊水肿,触痛不明显,波动感(+),有捻发音.血白蛋白23.3g/L,血钾2.9mmol/L,C-反应蛋白371mg/L.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人院后在腰麻下行坏死性筋膜切开清创引流术,两破溃处分别做多个放射状切口,深达筋膜,肌肉组织正常,排出约15ml奇臭稀薄脓液.以血管钳探查潜行皮缘,游离患处皮下,清除坏死组织,显露新鲜肌肉组织,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予以菲迅奇、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积极控制感染,白蛋白静脉滴注.
作者:胡春阳;李淑霞;张小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联术即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消痔灵注射术及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4~82岁,平均52.5岁;病程2~32年.直肠脱出长度6~14cm.Ⅰ度直肠脱垂11例,Ⅱ度直肠脱垂18例,Ⅲ度直肠脱垂9例.
作者:熊小利;胡有详;颉飞龙;李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55d至3岁;病程2周至2年.均为低位肛瘘,其中10例有1个外口,1例有2个外口.外口距肛缘0.5~2cm,内口均位于相对应的肛窦处.
作者:王蕾;王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自2004年起,我们采用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8~96岁;发病时间1d至52年.患者均为直肠全层脱垂,6例脱出直肠<5.0cm,直径4.0~6.8cm;22例脱出直肠6.9~10.0cm,直径5.2~10.0cm;2例脱出直肠11.2~15.0cm,直径4.8~6.0cm.1例合并黏膜下血管畸形及失血性重度贫血,1例偶发并急性嵌顿.
作者:胡明;郑若;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6~2011年,笔者采用PPH治疗混合痔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51例;年龄24~75岁;病程1~20年.治疗方法:腰麻,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检查痔核分布,注意有无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情况.采用一次性PPH吻合器,分别在3、6、9、12点皮肤与直肠黏膜交界处,用组织钳夹住,将环形肛门扩张器的内筒和外筒一起插入肛内,拔出内筒,松开组织钳后,用皮针7号线将肛门扩张器在肛周皮肤上固定,于齿状线上2.5~4.0cm做荷包缝合,荷包缝线全部潜行黏膜下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将吻合器的头端插入荷包线之上,荷包线收紧并打结,用带线器将荷包线从吻合器侧孔中引出,收紧荷包线,同时旋紧吻合器,击发后固定30s,将吻合器旋开半圈后移出,观察切除的黏膜组织的形状是否完整,检查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的部位用可吸收线缝扎止血,肛内留置凡士林纱条.
作者:郑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盆底疝的X线诊断与临床应用,通过口服与肛门内灌入硫酸钡相结合,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乙状结肠或小肠在各个时相上的不同变化,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盆底疝的100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00例盆底疝中,乙状结肠疝64例,小肠疝32例,乙状结肠疝和小肠疝同时存在4例.结果表明,盆底疝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个常见因素,目前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盆底疝的实用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吴国龙;周荣;沙旭华;余惠娟;蒋干超;裴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运用盆底表面肌电图、结肠运输试验、排粪造影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检查等方法,根据结肠动力学改变将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和混合型便秘(MC),采用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结果显示,治疗后STC、FOOC、MC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效率分别为83.8%,78.9%和80.0%.结果表明,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CF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洪;李桃琴;王吉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亚甲蓝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肛门瘙痒症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20~61岁;病程0.5~20年.单纯性肛门瘙痒51例,合并阴囊及会阴部瘙痒3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38例,继发性肛门瘙痒43例.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如痔、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治疗寄生虫病,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爽等.(1)亚甲蓝注射:1%亚甲蓝溶液2ml,加2%利多卡因5ml、0.75%的布比卡因5ml、盐酸肾上腺素适量,加生理盐水至20ml,于6点位病变区边缘进针,沿病变皮损区均匀点状皮内注射,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2)小针刀:右手持小针刀仍从进针处刺入皮肤,深达皮下组织.在左手食指引导下,小针刀先向肛门左上侧倾斜,并潜行缓慢切割肛周皮下组织呈扇形面.向外超过瘙痒区2cm,向内达肛缘,向前达会阴部.
作者:贺新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了探讨以岁哌卡因和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对痔术后镇痛的效果,将80例混合痔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以罗哌卡因和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观察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85% vs 0,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亚甲蓝复方注射液镇痛效果肯定,是一种长效低毒的局麻药.
作者:陈烁;周传宏;龚银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研究术前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为减少直肠癌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拟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访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施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躁动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术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降低直肠癌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姚菲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