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和亚甲蓝用于痔术后镇痛40例

陈烁;周传宏;龚银银

关键词:痔, 罗哌卡因, 亚甲蓝, 镇痛
摘要:为了探讨以岁哌卡因和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对痔术后镇痛的效果,将80例混合痔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以罗哌卡因和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观察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85% vs 0,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亚甲蓝复方注射液镇痛效果肯定,是一种长效低毒的局麻药.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肛肠病4例举隅

    活络效灵丹方是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方剂,由四味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所组成.主治四肢、全身各处疼痛,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要功效.肛肠疾病多数与血脉、血行相关,故我们在肛肠疾病中应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女,37岁.肛门部有异物肿块隆起,剧烈疼痛,无便血,大便硬结.取膝胸位:肛门3、5点位见蚕豆大小炎性外痔,充血红肿,触痛明显.诊断为炎性外痔.处方:苦参10g,当归10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麻黄10g,生石膏30g,杏仁10g,炙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熏洗,一剂效,二剂愈.

    作者:赵林;姜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自拟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将混合痔术后并发肛缘水肿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液熏洗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7% vs 73.7%,P<0.05).结果表明,中药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是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根香;任列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4例

    为观察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4例.结果显示,本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晶晶;闫海金;牛婧;罗碧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小儿直肠脱垂

    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小儿直肠脱垂21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10个月至8岁;病程1周至10个月.Ⅰ度直肠脱垂18例,Ⅱ度直肠脱垂3例.治疗方法:脱垂直肠回纳后,口服中药升举汤(自拟方)加减:黄芪15g,白术6g,陈皮3g,升麻3g,柴胡3g,党参6g,炙甘草2g,当归5g,枳壳5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法:中气虚甚者加大黄芪用量,寒气盛者加肉桂;直肠反复脱垂、回纳次数多者加大升麻用量,再加石榴皮以固涩.针灸:取俯卧位,取穴长强、足三里、提肛穴、大肠俞,其中提肛穴位于肛门两侧(即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中点).针刺时向同侧腹股沟方向刺入1~1.5寸,均给予强刺激不留针.每天用艾条悬灸百会穴,以温热为度,每次15~20min,早晚各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d.

    作者:应土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的应用

    为评价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应用的价值,选择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的患者350例为治疗组,同期痔术后仅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2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防治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

    作者:刘绍林;肖俊;涂序聘;邓志刚;刘爱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PH和经阴道修补术治疗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比较

    为评价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常用的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OOC 44例女性患者资料,其中PPH治疗25例,经阴道直肠前壁修补治疗19例,随访3个月至1年,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指标.结果显示,PPH治愈17例,好转5例,治愈率68.0%,有效率88.0%;修补术治愈10例,好转4例,治愈率52.6%,有效率73.7%(P>0.05).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PH操作简便、创伤小,对治疗女性OOC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赵艇;高春芳;张剑锋;魏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

    自2004年起,我们采用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8~96岁;发病时间1d至52年.患者均为直肠全层脱垂,6例脱出直肠<5.0cm,直径4.0~6.8cm;22例脱出直肠6.9~10.0cm,直径5.2~10.0cm;2例脱出直肠11.2~15.0cm,直径4.8~6.0cm.1例合并黏膜下血管畸形及失血性重度贫血,1例偶发并急性嵌顿.

    作者:胡明;郑若;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三子加术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自拟三子加术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选择9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三子加术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滋脾丸、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按疗程服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48h、72h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75.6%)(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和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仅有轻微胃肠道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果表明,自拟三子加术汤治疗STC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李新民;陈俊生;刘洪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联术治疗直肠脱垂3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联术即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消痔灵注射术及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4~82岁,平均52.5岁;病程2~32年.直肠脱出长度6~14cm.Ⅰ度直肠脱垂11例,Ⅱ度直肠脱垂18例,Ⅲ度直肠脱垂9例.

    作者:熊小利;胡有详;颉飞龙;李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为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与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外剥内扎侧切术相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治愈,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创口愈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培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78例护理体会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7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1例,女7例;年龄35~81岁.78例中,术后并发造口坏死1例,造口黏膜水肿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症4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出血1例,造口旁疝2例,有不同程度腹泻或便秘21例,其他2例,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陶国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排粪造影诊断盆底疝的临床应用

    为探讨盆底疝的X线诊断与临床应用,通过口服与肛门内灌入硫酸钡相结合,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乙状结肠或小肠在各个时相上的不同变化,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盆底疝的100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00例盆底疝中,乙状结肠疝64例,小肠疝32例,乙状结肠疝和小肠疝同时存在4例.结果表明,盆底疝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个常见因素,目前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盆底疝的实用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吴国龙;周荣;沙旭华;余惠娟;蒋干超;裴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探讨

    肛肠疾病手术的效果与术后换药有密切关系.因此,应重视肛肠病术后换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1 术后换药的目的保证创口清洁,引流通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进创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以保护肛门的形态,维持肛门的功能.1.1 观察创口愈合情况 肛肠病手术创口愈合与一般外科创口一样,要遵守创口愈合的规律[1],即炎症期:持续5~7d,创面坏死组织脱落,为肉芽组织生长作准备;生长增殖期(肉芽组织生长期):7~15d,创口大的由肉芽组织填补创面,为上皮生长铺平道路;愈合期:又称为上皮覆盖期,5~7d,上皮细胞由外向内生长覆盖创口,达到愈合的目的.如果创口过大,则由肉芽组织老化形成瘢痕覆盖创面愈合.

    作者:吴昭萍;马丹;邓莉;李林;陈步强;赵自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PH治疗混合痔106例

    2006~2011年,笔者采用PPH治疗混合痔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51例;年龄24~75岁;病程1~20年.治疗方法:腰麻,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检查痔核分布,注意有无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情况.采用一次性PPH吻合器,分别在3、6、9、12点皮肤与直肠黏膜交界处,用组织钳夹住,将环形肛门扩张器的内筒和外筒一起插入肛内,拔出内筒,松开组织钳后,用皮针7号线将肛门扩张器在肛周皮肤上固定,于齿状线上2.5~4.0cm做荷包缝合,荷包缝线全部潜行黏膜下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将吻合器的头端插入荷包线之上,荷包线收紧并打结,用带线器将荷包线从吻合器侧孔中引出,收紧荷包线,同时旋紧吻合器,击发后固定30s,将吻合器旋开半圈后移出,观察切除的黏膜组织的形状是否完整,检查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的部位用可吸收线缝扎止血,肛内留置凡士林纱条.

    作者:郑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痛肠镜在伴有高血压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对高血压患者肠镜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128例高血压患者(A组)采用检查前吸氧、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和阿托品复合液静脉滴注,128例高血压患者(B组)按常规法检查和治疗.结果显示,检查中A组血压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则升高;A组检查成功率100%,B组5例操作失败,成功率96%;不良反应A组明显低于B组,舒适度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果表明,无痛肠镜检查用于伴有高血压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

    作者:陈光兰;王昌雄;陈成龙;朱美萍;章玲宾;朱雅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肛肠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为探讨健康教育在肛肠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治疗的影响,对120例肛肠病住院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术后出血1例,尿潴留6例;出院后随访,复发3例,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4d.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在肛肠病患者的防病、治病、康复中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国产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笔者将国产弧形切割缝合器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35~78岁,平均54.6岁;病程0.5~90个月,平均8.2个月.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4.0cm 5例,5.0cm 7例,6.0cm 4例.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4例,绒毛状腺癌1例,黏膜腺癌1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

    作者:张志强;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排便困难40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肛肠病术后排便困难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7~71岁.排除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结肠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者.药物组成及用法:麻子仁30g,杏仁12g,枳实15g,党参1 5g,肉苁蓉30g,郁李仁30g,白术12g,白芍15g,炙甘草10g.上药加水1 000ml,浸泡30min以上,两煎共取药液400ml,早、晚饭后服用.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作者:王大伟;于爱英;李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肛疾洗方熏洗配合治疗肛门疾病的临床观察

    为评价肛疾洗方熏洗在肛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将235例肛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同种疾病采用相同方法治疗后加熏洗.治疗组采用肛疾洗方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1∶8 000PP液熏洗治疗,两组均使用药物熏蒸治疗仪(DC-200型)熏洗.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8%和80.0%(P<0.05).结果表明,肛疾洗方熏洗能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消肿,促进创面愈合的良好作用.

    作者:詹锋;黎洁;钟有芳;姚荣根;李建荣;袁琴美;王绍臣;徐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