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的应用

刘绍林;肖俊;涂序聘;邓志刚;刘爱珍

关键词:痔, 草木犀流浸液片, 超声雾化熏洗, 疼痛, 创口水肿
摘要:为评价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应用的价值,选择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的患者350例为治疗组,同期痔术后仅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2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防治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科常规乙状结肠镜检查11841例分析

    为评估乙状结肠镜常规检查肛肠疾病的价值,回顾性分析10年来11 841例乙状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肛肠疾病年龄多在30~70岁,症状以便血、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为主,其中直肠癌占一定比例,以60岁以上者较多,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对肛肠病患者行乙状结肠镜常规检查非常重要.

    作者:刘兴盛;谭琳玲;朱勇;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

    自2004年起,我们采用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8~96岁;发病时间1d至52年.患者均为直肠全层脱垂,6例脱出直肠<5.0cm,直径4.0~6.8cm;22例脱出直肠6.9~10.0cm,直径5.2~10.0cm;2例脱出直肠11.2~15.0cm,直径4.8~6.0cm.1例合并黏膜下血管畸形及失血性重度贫血,1例偶发并急性嵌顿.

    作者:胡明;郑若;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术前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研究术前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为减少直肠癌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拟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访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施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躁动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术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降低直肠癌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姚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期120例治疗体会

    为探讨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门诊120例痔急性发作期孕产妇应用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结果显示,显效10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结果表明,孕产妇痔急性发作以水肿、疼痛为主要症状,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时的痛苦,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

    作者:唐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78例护理体会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7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1例,女7例;年龄35~81岁.78例中,术后并发造口坏死1例,造口黏膜水肿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症4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出血1例,造口旁疝2例,有不同程度腹泻或便秘21例,其他2例,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陶国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和亚甲蓝用于痔术后镇痛40例

    为了探讨以岁哌卡因和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对痔术后镇痛的效果,将80例混合痔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以罗哌卡因和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观察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85% vs 0,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亚甲蓝复方注射液镇痛效果肯定,是一种长效低毒的局麻药.

    作者:陈烁;周传宏;龚银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63例临床分析

    为提高肛周脓肿的疗效,采用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63例,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62例,治愈率98.4%,复发1例.本组随访3个月以上,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孙长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80岁.主因肛旁肿痛8d,加重伴肛周软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2d,于2010年7月6日入院.8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肛旁肿痛,3d前到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d出现肛周及会阴部软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查体:体温37.1℃,脉搏9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7/7.7kPa,一般情况差,嗜睡.肛周截石位1、5点距肛缘2cm有引流创面,有少量血性浆液,粪臭味,周围皮肤坏死色黑,局部有血疱,阴囊水肿,触痛不明显,波动感(+),有捻发音.血白蛋白23.3g/L,血钾2.9mmol/L,C-反应蛋白371mg/L.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人院后在腰麻下行坏死性筋膜切开清创引流术,两破溃处分别做多个放射状切口,深达筋膜,肌肉组织正常,排出约15ml奇臭稀薄脓液.以血管钳探查潜行皮缘,游离患处皮下,清除坏死组织,显露新鲜肌肉组织,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予以菲迅奇、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积极控制感染,白蛋白静脉滴注.

    作者:胡春阳;李淑霞;张小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蔹油膏外敷在肛周脓肿术后的应用

    2008~2010年,我们将白蔹油膏纱条外敷用于肛周脓肿术后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6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1~56岁,平均42岁;对照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22~50岁,平均41岁.就诊时间均在发病3~10d.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术后创面大小、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亮;周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20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2例;年龄18~35岁,平均26.5岁;病程1.5~5年,平均2.8年.治疗方法:患者取折刀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将美蓝溶液自窦道口注入藏毛窦组织着色标记,取梭形切口,切口上窄下宽,钝锐结合剥离切除病变组织,应用电刀止血,切口范围要够大够深,切除范围大于病变组织外0.5cm,向下至骶尾筋膜浅层,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切口基底放置一多侧孔细硅胶引流管,外接负压吸引器,视术后引流管引出量多少,一般72h内撤掉引流管.切口行全层U字缝合,表皮层间断加强缝合.

    作者:周立青;张龙;蒲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自拟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将混合痔术后并发肛缘水肿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液熏洗坐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4.7% vs 73.7%,P<0.05).结果表明,中药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是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根香;任列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治愈,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创口愈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培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的应用

    为评价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应用的价值,选择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的患者350例为治疗组,同期痔术后仅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2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防治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

    作者:刘绍林;肖俊;涂序聘;邓志刚;刘爱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联术治疗直肠脱垂3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联术即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消痔灵注射术及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4~82岁,平均52.5岁;病程2~32年.直肠脱出长度6~14cm.Ⅰ度直肠脱垂11例,Ⅱ度直肠脱垂18例,Ⅲ度直肠脱垂9例.

    作者:熊小利;胡有详;颉飞龙;李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阴道补片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23例

    我们采用经阴道补片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女性;年龄38~65岁,平均48.6岁;病史3~27年,平均8.6年.经产妇的生育史为1~4胎.直肠指诊扪及直肠前壁远端明显薄弱,突向阴道处呈囊袋状.排粪造影证实直肠前突中度(16~30mm)6例,重度(≥31mm) 17例;12例合并痔、肛裂、直肠黏膜内脱垂等其他肛肠疾病.

    作者:刘国伟;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运用盆底表面肌电图、结肠运输试验、排粪造影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检查等方法,根据结肠动力学改变将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FOOC)和混合型便秘(MC),采用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不同类型的便秘.结果显示,治疗后STC、FOOC、MC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效率分别为83.8%,78.9%和80.0%.结果表明,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CF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洪;李桃琴;王吉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与经肛门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比较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将60例直肠前突患者分别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组)与经肛门修补术(修补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法有效率、6个月后复发率相似(P>0.05),STARR术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少,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修补术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同样有效,STARR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手术简单,疗效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作者:刘庆圣;吴丹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用ZT胶内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

    为观察医用ZT胶内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将直肠脱垂患者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医用ZT胶分层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1∶1消痔灵注射液黏膜下注射及直肠周围注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药物对患者的血液、心、肝、肾等脏器无毒副作用.医用ZT胶用量小,操作简便安全,无出血,不易感染,不破坏肛门正常解剖结构,手术中无需特殊器械,疗程短,无任何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医用ZT胶内固定术比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完全性与不完全性直肠脱垂更为理想.

    作者:王秦川;高红梅;高炳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探讨

    肛肠疾病手术的效果与术后换药有密切关系.因此,应重视肛肠病术后换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1 术后换药的目的保证创口清洁,引流通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进创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以保护肛门的形态,维持肛门的功能.1.1 观察创口愈合情况 肛肠病手术创口愈合与一般外科创口一样,要遵守创口愈合的规律[1],即炎症期:持续5~7d,创面坏死组织脱落,为肉芽组织生长作准备;生长增殖期(肉芽组织生长期):7~15d,创口大的由肉芽组织填补创面,为上皮生长铺平道路;愈合期:又称为上皮覆盖期,5~7d,上皮细胞由外向内生长覆盖创口,达到愈合的目的.如果创口过大,则由肉芽组织老化形成瘢痕覆盖创面愈合.

    作者:吴昭萍;马丹;邓莉;李林;陈步强;赵自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亚甲蓝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肛门瘙痒症81例

    笔者采用亚甲蓝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肛门瘙痒症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20~61岁;病程0.5~20年.单纯性肛门瘙痒51例,合并阴囊及会阴部瘙痒3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38例,继发性肛门瘙痒43例.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如痔、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治疗寄生虫病,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爽等.(1)亚甲蓝注射:1%亚甲蓝溶液2ml,加2%利多卡因5ml、0.75%的布比卡因5ml、盐酸肾上腺素适量,加生理盐水至20ml,于6点位病变区边缘进针,沿病变皮损区均匀点状皮内注射,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2)小针刀:右手持小针刀仍从进针处刺入皮肤,深达皮下组织.在左手食指引导下,小针刀先向肛门左上侧倾斜,并潜行缓慢切割肛周皮下组织呈扇形面.向外超过瘙痒区2cm,向内达肛缘,向前达会阴部.

    作者:贺新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