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海
为观察中药运肠汤结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的疗效,将便秘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运肠汤、西沙必利、维生素B1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丸、西沙必利、维生素B1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1 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 7例,好转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5例,均继续用以上方法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结果表明,中药运肠汤结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汪世平;杨媚;刘永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的疗效,选择符合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冯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治愈,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创口愈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培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门诊120例痔急性发作期孕产妇应用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结果显示,显效10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结果表明,孕产妇痔急性发作以水肿、疼痛为主要症状,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时的痛苦,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
作者:唐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活络效灵丹方是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方剂,由四味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所组成.主治四肢、全身各处疼痛,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要功效.肛肠疾病多数与血脉、血行相关,故我们在肛肠疾病中应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女,37岁.肛门部有异物肿块隆起,剧烈疼痛,无便血,大便硬结.取膝胸位:肛门3、5点位见蚕豆大小炎性外痔,充血红肿,触痛明显.诊断为炎性外痔.处方:苦参10g,当归10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麻黄10g,生石膏30g,杏仁10g,炙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熏洗,一剂效,二剂愈.
作者:赵林;姜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联术即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消痔灵注射术及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4~82岁,平均52.5岁;病程2~32年.直肠脱出长度6~14cm.Ⅰ度直肠脱垂11例,Ⅱ度直肠脱垂18例,Ⅲ度直肠脱垂9例.
作者:熊小利;胡有详;颉飞龙;李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光子治疗仪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28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140例(术后4d开始采用光子治疗仪照射创面)和对照组140例(术后常规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治疗疼痛及水肿并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62.5%.结果表明,光子治疗仪照射创面可缩短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疼痛及水肿.
作者:杨继闽;邱胜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经阴道补片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女性;年龄38~65岁,平均48.6岁;病史3~27年,平均8.6年.经产妇的生育史为1~4胎.直肠指诊扪及直肠前壁远端明显薄弱,突向阴道处呈囊袋状.排粪造影证实直肠前突中度(16~30mm)6例,重度(≥31mm) 17例;12例合并痔、肛裂、直肠黏膜内脱垂等其他肛肠疾病.
作者:刘国伟;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55d至3岁;病程2周至2年.均为低位肛瘘,其中10例有1个外口,1例有2个外口.外口距肛缘0.5~2cm,内口均位于相对应的肛窦处.
作者:王蕾;王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选择UC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不依从及依从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UC疾病知识、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否自费等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中依从70例(43.75%),不依从90例(56.25%);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UC疾病知识、病程、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否自费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OR=3.68)、UC疾病知识缺乏(OR=3.31)、经济收入低(OR=2.98)、年龄大(OR=2.65).结果表明,影响UC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复杂,应采取实施相应的措施改善依从性.
作者:陈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小儿直肠脱垂21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10个月至8岁;病程1周至10个月.Ⅰ度直肠脱垂18例,Ⅱ度直肠脱垂3例.治疗方法:脱垂直肠回纳后,口服中药升举汤(自拟方)加减:黄芪15g,白术6g,陈皮3g,升麻3g,柴胡3g,党参6g,炙甘草2g,当归5g,枳壳5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法:中气虚甚者加大黄芪用量,寒气盛者加肉桂;直肠反复脱垂、回纳次数多者加大升麻用量,再加石榴皮以固涩.针灸:取俯卧位,取穴长强、足三里、提肛穴、大肠俞,其中提肛穴位于肛门两侧(即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中点).针刺时向同侧腹股沟方向刺入1~1.5寸,均给予强刺激不留针.每天用艾条悬灸百会穴,以温热为度,每次15~20min,早晚各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d.
作者:应土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4例.结果显示,本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晶晶;闫海金;牛婧;罗碧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评价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应用的价值,选择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的患者350例为治疗组,同期痔术后仅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2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防治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
作者:刘绍林;肖俊;涂序聘;邓志刚;刘爱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肛肠病术后排便困难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7~71岁.排除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结肠息肉、肠结核等)所致肠道狭窄、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者.药物组成及用法:麻子仁30g,杏仁12g,枳实15g,党参1 5g,肉苁蓉30g,郁李仁30g,白术12g,白芍15g,炙甘草10g.上药加水1 000ml,浸泡30min以上,两煎共取药液400ml,早、晚饭后服用.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作者:王大伟;于爱英;李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亚甲蓝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肛门瘙痒症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20~61岁;病程0.5~20年.单纯性肛门瘙痒51例,合并阴囊及会阴部瘙痒3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38例,继发性肛门瘙痒43例.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如痔、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治疗寄生虫病,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爽等.(1)亚甲蓝注射:1%亚甲蓝溶液2ml,加2%利多卡因5ml、0.75%的布比卡因5ml、盐酸肾上腺素适量,加生理盐水至20ml,于6点位病变区边缘进针,沿病变皮损区均匀点状皮内注射,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2)小针刀:右手持小针刀仍从进针处刺入皮肤,深达皮下组织.在左手食指引导下,小针刀先向肛门左上侧倾斜,并潜行缓慢切割肛周皮下组织呈扇形面.向外超过瘙痒区2cm,向内达肛缘,向前达会阴部.
作者:贺新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7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1例,女7例;年龄35~81岁.78例中,术后并发造口坏死1例,造口黏膜水肿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症4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出血1例,造口旁疝2例,有不同程度腹泻或便秘21例,其他2例,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陶国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了提高对高血压患者肠镜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对128例高血压患者(A组)采用检查前吸氧、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和阿托品复合液静脉滴注,128例高血压患者(B组)按常规法检查和治疗.结果显示,检查中A组血压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则升高;A组检查成功率100%,B组5例操作失败,成功率96%;不良反应A组明显低于B组,舒适度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果表明,无痛肠镜检查用于伴有高血压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
作者:陈光兰;王昌雄;陈成龙;朱美萍;章玲宾;朱雅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将国产弧形切割缝合器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35~78岁,平均54.6岁;病程0.5~90个月,平均8.2个月.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4.0cm 5例,5.0cm 7例,6.0cm 4例.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4例,绒毛状腺癌1例,黏膜腺癌1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
作者:张志强;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将60例直肠前突患者分别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组)与经肛门修补术(修补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法有效率、6个月后复发率相似(P>0.05),STARR术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少,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修补术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同样有效,STARR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手术简单,疗效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作者:刘庆圣;吴丹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盆底疝的X线诊断与临床应用,通过口服与肛门内灌入硫酸钡相结合,行排粪造影检查,观察乙状结肠或小肠在各个时相上的不同变化,回顾性分析诊断为盆底疝的100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00例盆底疝中,乙状结肠疝64例,小肠疝32例,乙状结肠疝和小肠疝同时存在4例.结果表明,盆底疝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个常见因素,目前排粪造影检查是诊断盆底疝的实用方法,它能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吴国龙;周荣;沙旭华;余惠娟;蒋干超;裴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