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菁
自2004年起,我们采用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8~96岁;发病时间1d至52年.患者均为直肠全层脱垂,6例脱出直肠<5.0cm,直径4.0~6.8cm;22例脱出直肠6.9~10.0cm,直径5.2~10.0cm;2例脱出直肠11.2~15.0cm,直径4.8~6.0cm.1例合并黏膜下血管畸形及失血性重度贫血,1例偶发并急性嵌顿.
作者:胡明;郑若;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门诊120例痔急性发作期孕产妇应用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结果显示,显效10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结果表明,孕产妇痔急性发作以水肿、疼痛为主要症状,中药液、高渗盐水交替湿敷配合休息和饮食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孕产妇痔急性发作时的痛苦,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
作者:唐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耳穴压豆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将123例肛肠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前训练床上排尿、术后有效止痛、改变体位等传统的护理方法预防术后尿潴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时间和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11.7%和4.8%(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自行排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0)h vs (5.4±1.3)h,P<0.05].结果表明,采用耳穴压豆能有效促进排尿,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黄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评价肛疾洗方熏洗在肛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将235例肛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同种疾病采用相同方法治疗后加熏洗.治疗组采用肛疾洗方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1∶8 000PP液熏洗治疗,两组均使用药物熏蒸治疗仪(DC-200型)熏洗.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8%和80.0%(P<0.05).结果表明,肛疾洗方熏洗能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消肿,促进创面愈合的良好作用.
作者:詹锋;黎洁;钟有芳;姚荣根;李建荣;袁琴美;王绍臣;徐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亚甲蓝注射加小针刀治疗肛门瘙痒症8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20~61岁;病程0.5~20年.单纯性肛门瘙痒51例,合并阴囊及会阴部瘙痒3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38例,继发性肛门瘙痒43例.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如痔、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严格控制血糖,治疗寄生虫病,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爽等.(1)亚甲蓝注射:1%亚甲蓝溶液2ml,加2%利多卡因5ml、0.75%的布比卡因5ml、盐酸肾上腺素适量,加生理盐水至20ml,于6点位病变区边缘进针,沿病变皮损区均匀点状皮内注射,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2)小针刀:右手持小针刀仍从进针处刺入皮肤,深达皮下组织.在左手食指引导下,小针刀先向肛门左上侧倾斜,并潜行缓慢切割肛周皮下组织呈扇形面.向外超过瘙痒区2cm,向内达肛缘,向前达会阴部.
作者:贺新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将国产弧形切割缝合器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35~78岁,平均54.6岁;病程0.5~90个月,平均8.2个月.肿瘤下缘距离齿状线4.0cm 5例,5.0cm 7例,6.0cm 4例.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4例,绒毛状腺癌1例,黏膜腺癌1例.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6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
作者:张志强;刘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经阴道补片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女性;年龄38~65岁,平均48.6岁;病史3~27年,平均8.6年.经产妇的生育史为1~4胎.直肠指诊扪及直肠前壁远端明显薄弱,突向阴道处呈囊袋状.排粪造影证实直肠前突中度(16~30mm)6例,重度(≥31mm) 17例;12例合并痔、肛裂、直肠黏膜内脱垂等其他肛肠疾病.
作者:刘国伟;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自拟三子加术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选择90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三子加术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滋脾丸、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按疗程服用,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48h、72h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75.6%)(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结肠传输功能和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仅有轻微胃肠道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果表明,自拟三子加术汤治疗STC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李新民;陈俊生;刘洪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研究术前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为减少直肠癌术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法将90例拟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访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施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躁动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术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降低直肠癌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姚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肛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55d至3岁;病程2周至2年.均为低位肛瘘,其中10例有1个外口,1例有2个外口.外口距肛缘0.5~2cm,内口均位于相对应的肛窦处.
作者:王蕾;王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评估乙状结肠镜常规检查肛肠疾病的价值,回顾性分析10年来11 841例乙状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肛肠疾病年龄多在30~70岁,症状以便血、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为主,其中直肠癌占一定比例,以60岁以上者较多,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对肛肠病患者行乙状结肠镜常规检查非常重要.
作者:刘兴盛;谭琳玲;朱勇;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光子治疗仪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将28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140例(术后4d开始采用光子治疗仪照射创面)和对照组140例(术后常规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治疗疼痛及水肿并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93.8%和62.5%.结果表明,光子治疗仪照射创面可缩短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疼痛及水肿.
作者:杨继闽;邱胜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健康教育在肛肠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治疗的影响,对120例肛肠病住院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术后出血1例,尿潴留6例;出院后随访,复发3例,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平均住院天数为14d.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在肛肠病患者的防病、治病、康复中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7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身心得到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1例,女7例;年龄35~81岁.78例中,术后并发造口坏死1例,造口黏膜水肿1例,造口周围皮肤炎症4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狭窄1例,造口出血1例,造口旁疝2例,有不同程度腹泻或便秘21例,其他2例,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陶国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小儿直肠脱垂21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10个月至8岁;病程1周至10个月.Ⅰ度直肠脱垂18例,Ⅱ度直肠脱垂3例.治疗方法:脱垂直肠回纳后,口服中药升举汤(自拟方)加减:黄芪15g,白术6g,陈皮3g,升麻3g,柴胡3g,党参6g,炙甘草2g,当归5g,枳壳5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法:中气虚甚者加大黄芪用量,寒气盛者加肉桂;直肠反复脱垂、回纳次数多者加大升麻用量,再加石榴皮以固涩.针灸:取俯卧位,取穴长强、足三里、提肛穴、大肠俞,其中提肛穴位于肛门两侧(即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中点).针刺时向同侧腹股沟方向刺入1~1.5寸,均给予强刺激不留针.每天用艾条悬灸百会穴,以温热为度,每次15~20min,早晚各1~2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d.
作者:应土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临床表现除脱出和便血等症状外,排便困难也是一个明显症状.为了减少因术后产生便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防止因便秘引起的诸多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我们于2009~2010年采用悬吊加固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2例,男27例,女55例;年龄26~71岁,平均48岁;病程8~36年.内痔Ⅱ期21例,Ⅲ期48例,Ⅳ期13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均通过排粪造影确诊.
作者:李文杰;吴为明;卿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易引起直肠损伤,导致放射性直肠炎.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笔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5例;年龄37~66岁,平均56.3岁.其中宫颈癌12例,膀胱癌4例,前列腺癌2例,直肠癌6例,全部病例接受放疗总量在35~70GY,病程在3个月内.
作者:常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的疗效,选择符合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冯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与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外剥内扎侧切术相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提高直肠脱垂的疗效,采用直肠黏膜袖状切除肠壁折叠术加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18例,结果治愈率100%.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具有切除脱垂肠段彻底,感染几率低,疼痛不明显,愈合时间短,对直肠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周宓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