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征
为评价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在痔术后应用的价值,选择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200超声雾化熏洗的患者350例为治疗组,同期痔术后仅以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22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术后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联合DC 200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防治术后疼痛和创口水肿.
作者:刘绍林;肖俊;涂序聘;邓志刚;刘爱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2例;年龄18~35岁,平均26.5岁;病程1.5~5年,平均2.8年.治疗方法:患者取折刀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将美蓝溶液自窦道口注入藏毛窦组织着色标记,取梭形切口,切口上窄下宽,钝锐结合剥离切除病变组织,应用电刀止血,切口范围要够大够深,切除范围大于病变组织外0.5cm,向下至骶尾筋膜浅层,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切口基底放置一多侧孔细硅胶引流管,外接负压吸引器,视术后引流管引出量多少,一般72h内撤掉引流管.切口行全层U字缝合,表皮层间断加强缝合.
作者:周立青;张龙;蒲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活络效灵丹方是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方剂,由四味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所组成.主治四肢、全身各处疼痛,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要功效.肛肠疾病多数与血脉、血行相关,故我们在肛肠疾病中应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女,37岁.肛门部有异物肿块隆起,剧烈疼痛,无便血,大便硬结.取膝胸位:肛门3、5点位见蚕豆大小炎性外痔,充血红肿,触痛明显.诊断为炎性外痔.处方:苦参10g,当归10g,丹参10g,乳香10g,没药10g,麻黄10g,生石膏30g,杏仁10g,炙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熏洗,一剂效,二剂愈.
作者:赵林;姜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的疗效,选择符合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型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冯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UC)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选择UC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不依从及依从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UC疾病知识、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否自费等差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中依从70例(43.75%),不依从90例(56.25%);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UC疾病知识、病程、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是否自费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OR=3.68)、UC疾病知识缺乏(OR=3.31)、经济收入低(OR=2.98)、年龄大(OR=2.65).结果表明,影响UC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复杂,应采取实施相应的措施改善依从性.
作者:陈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滑动皮瓣移植法在治疗重度肛裂方面的作用,将26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经3~39个月随访观察重度肛裂的治疗效果、复发几率和创口瘢痕的大小.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的治疗效果、肛裂的复发、瘢痕的大小方面都明显好于两个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滑动性皮瓣移植法治疗重度肛裂可以有效地减少肛裂术后的复发和瘢痕的形成.
作者:曾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自2004年起,我们采用改良Delorme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28~96岁;发病时间1d至52年.患者均为直肠全层脱垂,6例脱出直肠<5.0cm,直径4.0~6.8cm;22例脱出直肠6.9~10.0cm,直径5.2~10.0cm;2例脱出直肠11.2~15.0cm,直径4.8~6.0cm.1例合并黏膜下血管畸形及失血性重度贫血,1例偶发并急性嵌顿.
作者:胡明;郑若;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易引起直肠损伤,导致放射性直肠炎.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笔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5例;年龄37~66岁,平均56.3岁.其中宫颈癌12例,膀胱癌4例,前列腺癌2例,直肠癌6例,全部病例接受放疗总量在35~70GY,病程在3个月内.
作者:常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白术通便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疗效,将入选的50例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白术通便汤和麻仁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白术通便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安全,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进;董超;韩彤;韩瑞卿;亓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提高直肠脱垂的疗效,采用直肠黏膜袖状切除肠壁折叠术加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18例,结果治愈率100%.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具有切除脱垂肠段彻底,感染几率低,疼痛不明显,愈合时间短,对直肠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周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评价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常用的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OOC 44例女性患者资料,其中PPH治疗25例,经阴道直肠前壁修补治疗19例,随访3个月至1年,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指标.结果显示,PPH治愈17例,好转5例,治愈率68.0%,有效率88.0%;修补术治愈10例,好转4例,治愈率52.6%,有效率73.7%(P>0.05).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PPH操作简便、创伤小,对治疗女性OOC安全有效,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赵艇;高春芳;张剑锋;魏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耳穴压豆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将123例肛肠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术前训练床上排尿、术后有效止痛、改变体位等传统的护理方法预防术后尿潴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时间和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11.7%和4.8%(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自行排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0)h vs (5.4±1.3)h,P<0.05].结果表明,采用耳穴压豆能有效促进排尿,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黄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与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外剥内扎侧切术相比较,外剥内扎后位纵切横缝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双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6~2011年,笔者采用PPH治疗混合痔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51例;年龄24~75岁;病程1~20年.治疗方法:腰麻,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扩肛,检查痔核分布,注意有无肛裂、肛乳头肥大等情况.采用一次性PPH吻合器,分别在3、6、9、12点皮肤与直肠黏膜交界处,用组织钳夹住,将环形肛门扩张器的内筒和外筒一起插入肛内,拔出内筒,松开组织钳后,用皮针7号线将肛门扩张器在肛周皮肤上固定,于齿状线上2.5~4.0cm做荷包缝合,荷包缝线全部潜行黏膜下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将吻合器的头端插入荷包线之上,荷包线收紧并打结,用带线器将荷包线从吻合器侧孔中引出,收紧荷包线,同时旋紧吻合器,击发后固定30s,将吻合器旋开半圈后移出,观察切除的黏膜组织的形状是否完整,检查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的部位用可吸收线缝扎止血,肛内留置凡士林纱条.
作者:郑天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评估乙状结肠镜常规检查肛肠疾病的价值,回顾性分析10年来11 841例乙状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肛肠疾病年龄多在30~70岁,症状以便血、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为主,其中直肠癌占一定比例,以60岁以上者较多,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对肛肠病患者行乙状结肠镜常规检查非常重要.
作者:刘兴盛;谭琳玲;朱勇;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加后位松解术治疗.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治愈,效果良好.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具有术后疼痛轻、创口愈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培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患者男,80岁.主因肛旁肿痛8d,加重伴肛周软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2d,于2010年7月6日入院.8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肛旁肿痛,3d前到医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d出现肛周及会阴部软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查体:体温37.1℃,脉搏9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7/7.7kPa,一般情况差,嗜睡.肛周截石位1、5点距肛缘2cm有引流创面,有少量血性浆液,粪臭味,周围皮肤坏死色黑,局部有血疱,阴囊水肿,触痛不明显,波动感(+),有捻发音.血白蛋白23.3g/L,血钾2.9mmol/L,C-反应蛋白371mg/L.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人院后在腰麻下行坏死性筋膜切开清创引流术,两破溃处分别做多个放射状切口,深达筋膜,肌肉组织正常,排出约15ml奇臭稀薄脓液.以血管钳探查潜行皮缘,游离患处皮下,清除坏死组织,显露新鲜肌肉组织,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冲洗,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予以菲迅奇、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积极控制感染,白蛋白静脉滴注.
作者:胡春阳;李淑霞;张小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8~2010年,我们将白蔹油膏纱条外敷用于肛周脓肿术后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6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1~56岁,平均42岁;对照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22~50岁,平均41岁.就诊时间均在发病3~10d.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术后创面大小、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亮;周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将60例直肠前突患者分别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组)与经肛门修补术(修补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法有效率、6个月后复发率相似(P>0.05),STARR术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少,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修补术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术式治疗直肠前突同样有效,STARR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手术简单,疗效确切,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作者:刘庆圣;吴丹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观察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采用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4例.结果显示,本组总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直肠双重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晶晶;闫海金;牛婧;罗碧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