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瘀毒清治疗羟基脲所致皮肤顽固性溃疡8例报道

古学奎;李文晞

关键词:皮肤溃疡, 瘀毒清, 羟基脲
摘要:羟基脲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常使用的药物之一,其具有显效快、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骨髓抑制轻且易恢复等优点.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遗症48例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9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后遗症具有较好疗效,药源广,治疗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白行官;肖华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法及温阳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干预效应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各25例,另设西药对照组25例,三组均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气虚血瘀组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阳虚水泛组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对比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的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后Ang-Ⅱ、TNF-α、IL-6均显著降低(P<0.05),EF%、FS%值均显著增高(P<0.05),气虚血瘀组、阳虚水泛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更明显,而气虚血瘀组与阳虚水泛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抑制Ang-Ⅱ、TNF-α、IL-6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清华;邢俊娥;何新兵;张振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服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ET-1和NO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1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O含量,治疗2周后,评价加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对ET-1和NO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T-1、NO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苗延良;孙春银;陈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瘀毒清治疗羟基脲所致皮肤顽固性溃疡8例报道

    羟基脲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常使用的药物之一,其具有显效快、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骨髓抑制轻且易恢复等优点.

    作者:古学奎;李文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拟温阳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调冲、理气活血、软坚散结为主的温阳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自拟温阳消癖汤;对照组60例,口服构椽酸他莫昔芬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随访并记录各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总有效率82.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后复发率治疗组为3.4%(2/59),对照组为15.5%(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低.

    作者:莫小勤;李廷冠;邓柏杨;潘志欣;胡永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补肾壮阳法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肾虚阳痿22例

    阳痿是指成年男性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性生活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和器质性两类.

    作者:覃国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皮肤瘙痒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外用软膏剂和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皮肤瘙痒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蔡翔;陈金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医宏观辨证的微观解读

    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于其产生和发展是在农业和手工业社会基础上的,没有条件如同西医学那样以技术实验手段来认识人体和疾病,这使得中医理论思维集中于形神一体上,而临床思维则着眼于宏观辨证,由此,中西医学在不同的认识思维指导下,对人体和疾病的描述有了侧重和差异,本质上来说,应该认为是源于中医学(东方思维)和西医学(西方思维)两种思维的差异,这如同东西方审美观存在的差异一样,这也符合认识论的要求,个性和共性,异同并存.

    作者:韦祎;唐汉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水针配合手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目的:探讨腰椎问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水针配合手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结果:治愈2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陈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用自拟化瘀止血利水汤治疗脑出血68例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止血利水汤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化瘀止血利水汤加味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3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6例,稍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基本治愈8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8例,稍进步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7.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化瘀止血利水汤加味治疗脑出血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林沛;黄永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滇桂艾纳香研究概况

    滇桂艾纳香又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来源于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Bl.)DC.]的干燥全草,主要产于广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常见生于林边、山坡灌丛或密林中[1].

    作者:姜建萍;陈晨;陈美安;尤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蓝青强教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验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成功分离出一种螺旋样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Hp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70%左右[1].

    作者:覃洁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运用伏气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探讨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以下简称ROU)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以口腔反复出现黏膜破损、充血水肿和疼痛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一般是一处或多处溃疡分布在口腔内各个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淋巴肿大等表现.因其发病因为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神经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

    作者:林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200例

    五味消毒饮方出<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疗疮.四肢开放性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感染也是难处理的问题之一.

    作者:温东栋;陈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地方医学史研究概况

    地方历史是国情研究、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地方医学史属于地方史的范畴,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戴铭;黄政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拟四合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8例

    目的:观察自拟四合一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四合一方(四君子汤、失笑散、丹参饮、炙鳖甲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纳差、便溏)明显改善(P<0.01或P<0.05);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总有效率高,达100%;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次之,分别为98.65%、88.89%和66.67%:胃黏膜轻度萎缩者疗效好,中度次之,重度差.结论:自拟四合一方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林才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方扶芳藤合剂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扶芳藤合剂(FFH)对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以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模型,测定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形成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进行比较,分别观察FFH对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结果:FFH可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碳廓清指数;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加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与CTX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FFH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作者:田元春;马儒清;伍小燕;李勇文;黄举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马玲老师运用靳三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经验

    马玲为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近30年,现为南宁市针灸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她学术上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临床上精研杂症,针药并举,尤其在针灸方面,依靠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以及娴熟的针刺手法,为大量患者解除病痛,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特别是近年来运用靳三针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仁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中风后失语60例

    目的:观察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6天,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1.43%.结论:针刺加脉冲电针治疗中风后失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梁洁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北部湾之情,濒湖山人之志——读《广西海洋药物》

    由广西中医学院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邓家刚教授编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海洋药物>放在案头已有些时日了,近日忙中偷闲,端详着淡雅秀丽的封面,赏析着图文并茂的内文,仿佛品尝一道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作者:秦华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