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革
我们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前位挂浮线结合术后运用血栓通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复发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4例;年龄26~51岁.均为复杂性肛瘘,外口2~9个.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行骶管麻醉,麻醉成功后取右侧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首先确定内口位置、瘘道走向及主次,然后持球头探针自外口轻柔探入,寻找及确定内口及主次管道.
作者:高有峰;汤小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的疗效,对81例内痔患者于痔核注射1∶1矾藤痔注射液(矾藤痔注射液1份配2%利多卡因1ml).结果显示,治愈75例,占92.6%;有效5例,占6.2%;显效1例,占1.2%;总有效率100%.随访2周至2个月,5例出现轻度便血,其余患者均无便血或痔核脱出.结果表明,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具有效果好,疗程短,不需住院等优点.
作者:许文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自2011年以来,我们对痔伴心血管疾病患者43例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53~76岁.环状混合痔34例,肛周脓肿9例.伴冠心病25例,心律失常17例,高血压19例,心功能不全9例.平均住院时间9d,均痊愈出院,无肛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汤小秋;高有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们采用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25~71岁;病程1~20年.麻醉方法:均采用外剥内扎术.注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119.2mg加生理盐水60ml,稀释成0.2%罗哌卡因60ml,用药总量30~40ml.患者取截石位,呈扇形局部浸润麻醉,先在肛门6点位呈扇形由浅入深、由外括约肌直至肛管直肠环内注射,再分别在肛门3、9点位先从皮下逐渐到外括约肌,后进坐骨直肠窝间隙内,边进针边注药,注药前回抽有无回血现象,防止局麻药注入血管内.
作者:武恩珍;昝久彬;李培;武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8例,女32例;年龄30d至59岁;病程3~10d.肛周皮下脓肿90例,括约肌间脓肿3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2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4例,低位蹄铁型脓肿10例;合并糖尿病2例.治疗方法:成人取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1岁以内的小儿取侧卧位,静脉全麻.
作者:苏维霞;曾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在结肠镜下治疗的价值,对18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后24~72h肠道出血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结果显示,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出血部位,立即于结肠镜下行注射治疗和电凝治疗可使出血停止.18例全部治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果表明,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廷旭;孙庆棠;魏丽;郭进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闫守月;邱进;吕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应用厚朴排气合剂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腹胀、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随机选取肛肠病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5~72岁;其中痔术后30例,肛瘘术后10例,肛周脓肿术后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4~75岁;其中痔术后29例,肛瘘术后11例,肛周脓肿术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0~66岁.其中各类痔35例,肛裂11例,肛瘘12例,肛周脓肿10例.全部病例术后采用局部中药外洗换药,肛门下坠无明显缓解者.
作者:平丽红;郁俊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针对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足,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改良,以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与小切口外剥内扎及皮桥重建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显著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张增强;邢乃姣;韩松;毛葵;郑昌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回顾性分析行保肛手术与传统Miles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肛手术46例(保肛组),行传统Miles术14例(Miles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肛组在生活质量方面显著高于Miles组(P<0.05).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治疗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可行.
作者:钟英才;胡伟文;周飞渡;陈星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结肠镜单人检查在肛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1256例肛肠病患者经单人操作法进行的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显示,肛肠科就诊患者的症状以便血、便秘、腹泻、肛门坠胀、肛门肿痛、腹胀和腹痛为主,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和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2.9%(287/1256)、16.6%(208/1256)和14.3%(179/1256),其中大肠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本组检出的小年龄为40岁.结果表明,对肛肠科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单人操作法可以提高患者对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
作者:王敬源;赵彦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运脾颗粒治疗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与机制,为该药治疗便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麻仁对照组(C组)、运脾颗粒大剂量组(D组)、运脾颗粒中剂量组(E组)、运脾颗粒小剂量组(F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末次灌胃后测量肠道墨汁推进率;按放射免疫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出结肠组织匀浆中SP、VIP的含量.结果显示,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D组效果优于C组(P<0.05).运脾颗粒可明显增加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SP及VIP的含量,D、E、F组均优于C组(P<0.05),D组明显(P<0.01).结果表明,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且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中SP及VIP的含量来提高肠道传输功能.
作者:左进;甄熙奎;王炯;吴世铖;邢瑞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38~50岁.术前诊断以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例,以Ⅲ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8例.10例吻合口均有活动性出血,其中钛钉脱落出血4例,吻合口撕裂性出血1例;原发性出血2例,继发性出血8例.出血量≤200ml 1例,200~500ml 2例,500~1000ml 3例,>1000ml 4例.
作者:张金恩;谭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采用手术加中药坐浴治疗急性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9例;年龄23~55岁,平均37岁.治疗方法:(1)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暴露全部痔核,于肛缘皮肤行V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痔核向上剥离至齿状线上约0.5cm,游离痔核,钳夹、结扎并切除痔核,修剪皮赘并保留肛管皮桥,术后局部用生肌玉红膏纱条填塞,加压包扎.
作者:王伟;韩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TST (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又称选择式微创痔吻合器,主要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出血或伴脱垂内痔患者.我院采用TST辅助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49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岁;病程1.5~30年.其中赘皮性环状混合痔39例,血栓性环状混合痔20例,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21例.
作者:贺平;吴莉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对64例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采取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1例,一次性治愈63例(98.4%),平均住院时间27d.结果表明,经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戴红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并发痔在手术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入院的多发性硬化并发痔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平均住院7d,有效率100%.结果表明,对并发痔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只要术前严把手术适应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手术操作时轻、准、快,术后严格防治并发症,如减轻术后疼痛、防止创面感染,患者就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开成;王智惠;阳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消痔灵注射加高频电刀内痔切除、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165例混合痔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加高频电刀内痔切除、外痔剥离术治疗.结果显示,治愈162例,显效2例,好转1例.疗程10~18d,平均14d.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该术式费用低,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彤;钱小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负压引流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将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一期肛周脓肿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常规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复发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
作者:林洁;韩远峰;杨丽霞;赵瑞琴;左国杰;叶肖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