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SP和VIP含量的影响

左进;甄熙奎;王炯;吴世铖;邢瑞林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 运脾颗粒, 小鼠,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摘要:为观察运脾颗粒对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运脾颗粒治疗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与机制,为该药治疗便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复合造模法建立小鼠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麻仁对照组(C组)、运脾颗粒大剂量组(D组)、运脾颗粒中剂量组(E组)、运脾颗粒小剂量组(F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末次灌胃后测量肠道墨汁推进率;按放射免疫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出结肠组织匀浆中SP、VIP的含量.结果显示,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D组效果优于C组(P<0.05).运脾颗粒可明显增加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SP及VIP的含量,D、E、F组均优于C组(P<0.05),D组明显(P<0.01).结果表明,运脾颗粒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且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中SP及VIP的含量来提高肠道传输功能.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CO2气腹对中老年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为保证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观测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选择50例中老年择期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手术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气道压力(PAw)、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显示,患者行CO2气腹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CO2气腹后5min、15min的HR增快,MAP、PAw、PETCO2、PaCO2均升高.结果表明,CO2气腹对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很大,因此,术中必须严密监测,备好抢救药品,对中老年合并心肺疾病者更应注意.

    作者:许民;罗童心;宋永利;李成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患者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分析

    为探讨对肛肠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将实施肛肠手术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穴位按摩等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等项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5.1%,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1%,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为9.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肛肠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更加安全,并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张霞;王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加中药坐浴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35例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采用手术加中药坐浴治疗急性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9例;年龄23~55岁,平均37岁.治疗方法:(1)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暴露全部痔核,于肛缘皮肤行V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痔核向上剥离至齿状线上约0.5cm,游离痔核,钳夹、结扎并切除痔核,修剪皮赘并保留肛管皮桥,术后局部用生肌玉红膏纱条填塞,加压包扎.

    作者:王伟;韩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TST辅助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TST (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又称选择式微创痔吻合器,主要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出血或伴脱垂内痔患者.我院采用TST辅助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49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岁;病程1.5~30年.其中赘皮性环状混合痔39例,血栓性环状混合痔20例,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21例.

    作者:贺平;吴莉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46例临床分析

    为观察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回顾性分析行保肛手术与传统Miles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肛手术46例(保肛组),行传统Miles术14例(Miles组),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肛组在生活质量方面显著高于Miles组(P<0.05).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治疗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可行.

    作者:钟英才;胡伟文;周飞渡;陈星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痔急性发作症状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痔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痔宁片治疗,对照观察两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便血、痔黏膜改变的时效和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两组均能显著改变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

    作者:宫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手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86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18例;年龄21~74岁;发病时间1~8d.发病因素:疲劳过度46例,饮酒、过食辛辣食物15例,便秘努责12例,剧烈咳嗽5例,妊娠产后8例.治疗方法:人院当天或次日行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麻或骶麻.

    作者:钱亚军;郑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81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的疗效,对81例内痔患者于痔核注射1∶1矾藤痔注射液(矾藤痔注射液1份配2%利多卡因1ml).结果显示,治愈75例,占92.6%;有效5例,占6.2%;显效1例,占1.2%;总有效率100%.随访2周至2个月,5例出现轻度便血,其余患者均无便血或痔核脱出.结果表明,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具有效果好,疗程短,不需住院等优点.

    作者:许文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18例

    为探讨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在结肠镜下治疗的价值,对18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后24~72h肠道出血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结果显示,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出血部位,立即于结肠镜下行注射治疗和电凝治疗可使出血停止.18例全部治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果表明,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廷旭;孙庆棠;魏丽;郭进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0例.A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痔核结扎线脱落时间、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溢液、肛门舒适度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93.3% vs 83.3%,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吴明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柳氮磺吡啶配合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中西药配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与保留灌肠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 vs 54.3%,P<0.05);对两组42例治愈患者追踪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7% vs 73.3%,P<0.05).结果表明,柳氮磺吡啶配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单纯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郭文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疗效,对32例Ⅱ、Ⅲ期环状内痔脱垂伴出血的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患者痔脱垂和出血症状均消失,且术后无直肠血肿、创口出血及创口感染,无肛门、直肠狭窄,也无术后痔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不失为治疗轻度环状内痔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微创、微痛及与PPH相比治疗成本低的优点.

    作者:戎放;叶能红;陈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为探索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性,将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采用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1.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果表明,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义;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0~66岁.其中各类痔35例,肛裂11例,肛瘘12例,肛周脓肿10例.全部病例术后采用局部中药外洗换药,肛门下坠无明显缓解者.

    作者:平丽红;郁俊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

    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38~50岁.术前诊断以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例,以Ⅲ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8例.10例吻合口均有活动性出血,其中钛钉脱落出血4例,吻合口撕裂性出血1例;原发性出血2例,继发性出血8例.出血量≤200ml 1例,200~500ml 2例,500~1000ml 3例,>1000ml 4例.

    作者:张金恩;谭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缝扎治疗环状混合痔81例

    近年来,我们选择性应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缝扎术、保留齿状线区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41岁;病史14个月至25年.其中环状血栓性外痔69例,炎性外痔12例;Ⅱ期内痔25例,Ⅲ期内痔56例;有3个及3个以上内痔者48例,3个母痔均较大伴脱出者45例,无其他并发症.

    作者:孙成安;夏安平;项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提肛运动在治疗直肠脱垂中的应用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目前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很多,如中药内服、中药熏洗、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直肠周围注射术、肛门紧缩术、直肠瘢痕固定术、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等,提肛运动在直肠脱垂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现结合1例说明如下.

    作者:陈亮;梅笑玲;樊庆文;麻清;李心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进展

    直肠前突(rectocele,RC)是指排便时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突向阴道,引起的一系列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严重者需手助排便,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便秘”、“脾约”的范畴.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手术效果较好,本文主要对RC的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系统回顾.

    作者:张志红;于永铎;叶艳;王欣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厚朴排气合剂口服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我院应用厚朴排气合剂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腹胀、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随机选取肛肠病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5~72岁;其中痔术后30例,肛瘘术后10例,肛周脓肿术后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4~75岁;其中痔术后29例,肛瘘术后11例,肛周脓肿术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化脓性汗腺炎1例

    患者男,62岁.肛旁及臀部皮肤色黑质硬,破溃口反复流脓水20余年,伴排便困难1年.病理活组织检查:瘘口急慢性炎症伴上皮瘤样增生,皮下纤维组织瘤样增生.应用抗生素治疗1周.电子肠镜检查:结肠慢性炎症.彩超检查:肛门部多发脓肿并脓栓形成.专科检查:截石位见以肛门口为中心,肛周皮肤呈双手五指分开状,半径超过20cm,皮肤黑色,发黑处皮肤质硬,触之有麻木感.黑色皮肤处散在溃口20余个,且有分布不均沟壑状突起.按压左侧肛旁组织,远端溃口处有脓液流出,呈稀薄状,无异味.远端溃口及黑硬皮肤前至阴囊根部,左右两侧均距肛门13~15cm.后位距肛门约2cm.

    作者:张双;王明明;白立峰;齐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