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民;罗童心;宋永利;李成刚
自2011年以来,我科应用局部封闭配合中药坐浴、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肛门瘙痒症1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2例,女71例;年龄23~71岁,平均47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1.9年.药物配制:(1)封闭药物组成.291-Ⅲ号消痔液2.0~5.0ml,布比卡因2.5~5.0ml,亚甲蓝2.0~4.0ml.(2)中药坐浴.蛇床子、防风、大蒜、黄柏、五倍子、苦参各50g,白鲜皮5g,苦矾(后下)、冰片(后下)各10g,上药水煎至500~1000ml,熏洗坐浴.
作者:海燕;王占华;王爱武;胡月娥;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们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小儿肛瘘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小58d,3岁以下婴幼儿24例,14岁以下小儿12例.低位肛瘘26例(单纯性肛瘘18例,复杂性肛瘘8例),高位肛瘘10例(单纯性肛瘘8例,复杂性肛瘘2例).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氯胺酮静脉麻醉.将左手小指或食指润滑后伸入肛门内,右手持球头探针从外口或切开排脓口向直肠方向缓缓探入,直抵肛内,手指感觉探针于手指间薄弱处引出.对内口不明显者,从外口注入亚甲蓝溶液,沿亚甲蓝染色方向切开并根据染色走向探寻内口.
作者:杨士磊;王峰;韦俊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对64例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采取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1例,一次性治愈63例(98.4%),平均住院时间27d.结果表明,经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戴红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笔者采用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35~65岁,平均(54.1±1.3)岁;Ⅱ期内痔36例,Ⅲ期内痔24例.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观察痔核数量、部位及大小,用20ml注射器距齿状线上0.5cm刺入,Ⅰ期内痔针尖达黏膜下层为宜,Ⅱ、Ⅲ期内痔达痔核中心部为宜,混合痔只需注射内痔部分.针刺入后回抽无血可注入2~4ml聚桂醇注射液,以痔体呈灰白色水泡状为标准,注射后抽出针头用于棉球压迫2~3min.
作者:涂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对肛肠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将实施肛肠手术的2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以及穴位按摩等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等项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5.1%,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为3.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1%,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为9.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肛肠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率,更加安全,并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张霞;王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8例,女32例;年龄30d至59岁;病程3~10d.肛周皮下脓肿90例,括约肌间脓肿3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2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4例,低位蹄铁型脓肿10例;合并糖尿病2例.治疗方法:成人取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1岁以内的小儿取侧卧位,静脉全麻.
作者:苏维霞;曾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的疗效,将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后方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陈烁;龚银银;邱绪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并发痔在手术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入院的多发性硬化并发痔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平均住院7d,有效率100%.结果表明,对并发痔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只要术前严把手术适应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手术操作时轻、准、快,术后严格防治并发症,如减轻术后疼痛、防止创面感染,患者就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开成;王智惠;阳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TST (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又称选择式微创痔吻合器,主要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出血或伴脱垂内痔患者.我院采用TST辅助外痔切剥治疗环状混合痔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49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岁;病程1.5~30年.其中赘皮性环状混合痔39例,血栓性环状混合痔20例,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21例.
作者:贺平;吴莉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闫守月;邱进;吕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疗效,对32例Ⅱ、Ⅲ期环状内痔脱垂伴出血的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患者痔脱垂和出血症状均消失,且术后无直肠血肿、创口出血及创口感染,无肛门、直肠狭窄,也无术后痔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不失为治疗轻度环状内痔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微创、微痛及与PPH相比治疗成本低的优点.
作者:戎放;叶能红;陈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痔急性发作症状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痔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痔宁片治疗,对照观察两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便血、痔黏膜改变的时效和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两组均能显著改变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
作者:宫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索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性,将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采用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1.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果表明,小针刀结合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义;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目前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很多,如中药内服、中药熏洗、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直肠周围注射术、肛门紧缩术、直肠瘢痕固定术、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等,提肛运动在直肠脱垂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现结合1例说明如下.
作者:陈亮;梅笑玲;樊庆文;麻清;李心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在结肠镜下治疗的价值,对18例行结肠息肉摘除术后24~72h肠道出血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结果显示,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出血部位,立即于结肠镜下行注射治疗和电凝治疗可使出血停止.18例全部治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果表明,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延迟出血,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廷旭;孙庆棠;魏丽;郭进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将120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派瑞松霜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65.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保证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观测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选择50例中老年择期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手术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气道压力(PAw)、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显示,患者行CO2气腹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CO2气腹后5min、15min的HR增快,MAP、PAw、PETCO2、PaCO2均升高.结果表明,CO2气腹对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很大,因此,术中必须严密监测,备好抢救药品,对中老年合并心肺疾病者更应注意.
作者:许民;罗童心;宋永利;李成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应用厚朴排气合剂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腹胀、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随机选取肛肠病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5~72岁;其中痔术后30例,肛瘘术后10例,肛周脓肿术后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4~75岁;其中痔术后29例,肛瘘术后11例,肛周脓肿术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探讨经结肠镜活检钳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经结肠镜检查时,对直径≤0.7cm、数量≤5枚的息肉,使用活检钳进行摘除.结果显示,124例患者息肉完全摘除,经随访,除失访病例外,息肉完全消失,肠道基本恢复,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经结肠镜活检钳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易行、创伤小、摘除息肉完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闻;宁显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观察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0例.A组采用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痔核结扎线脱落时间、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周皮赘、肛门溢液、肛门舒适度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93.3% vs 83.3%,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状线加内痔注射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吴明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