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30例疗效观察

陈烁;龚银银;邱绪文

关键词:肛裂, 手术, 疗效观察
摘要:为探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的疗效,将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后方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手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86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嵌顿性混合痔8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18例;年龄21~74岁;发病时间1~8d.发病因素:疲劳过度46例,饮酒、过食辛辣食物15例,便秘努责12例,剧烈咳嗽5例,妊娠产后8例.治疗方法:人院当天或次日行手术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麻或骶麻.

    作者:钱亚军;郑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结肠镜活检钳治疗大肠息肉124例

    为探讨经结肠镜活检钳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经结肠镜检查时,对直径≤0.7cm、数量≤5枚的息肉,使用活检钳进行摘除.结果显示,124例患者息肉完全摘除,经随访,除失访病例外,息肉完全消失,肠道基本恢复,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经结肠镜活检钳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易行、创伤小、摘除息肉完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闻;宁显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3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的疗效,将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后方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自内向外内括约肌侧方切开术治疗肛裂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陈烁;龚银银;邱绪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疗效观察

    针对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足,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改良,以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与小切口外剥内扎及皮桥重建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显著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张增强;邢乃姣;韩松;毛葵;郑昌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0~66岁.其中各类痔35例,肛裂11例,肛瘘12例,肛周脓肿10例.全部病例术后采用局部中药外洗换药,肛门下坠无明显缓解者.

    作者:平丽红;郁俊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64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对64例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采取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1例,一次性治愈63例(98.4%),平均住院时间27d.结果表明,经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戴红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主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淋巴道转移是其常见的扩散方式.有关肿瘤血管发育和新生的调节机制颇受重视,然而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分离纯化技术的提高及特有分子标志的发现,肿瘤淋巴管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本文就淋巴管的生成及其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结合近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振军;应晓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闫守月;邱进;吕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PH加皮桥减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8例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方法,采用PPH加皮桥减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8例(治疗组),并与单纯PPH治疗的环状混合痔28例(对照组)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肛门水肿、肛门残留皮赘或痔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PPH加皮桥减压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在峰;刘士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在肛周深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们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深部肛周脓肿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26岁.单发肛周脓肿8例,蹄铁型肛周脓肿1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的混合性团块,边界清晰,壁较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例.

    作者:尚云龙;曹军英;王大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发性硬化并发痔的手术治疗

    为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并发痔在手术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入院的多发性硬化并发痔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平均住院7d,有效率100%.结果表明,对并发痔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只要术前严把手术适应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手术操作时轻、准、快,术后严格防治并发症,如减轻术后疼痛、防止创面感染,患者就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开成;王智惠;阳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小儿肛瘘36例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小儿肛瘘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小58d,3岁以下婴幼儿24例,14岁以下小儿12例.低位肛瘘26例(单纯性肛瘘18例,复杂性肛瘘8例),高位肛瘘10例(单纯性肛瘘8例,复杂性肛瘘2例).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氯胺酮静脉麻醉.将左手小指或食指润滑后伸入肛门内,右手持球头探针从外口或切开排脓口向直肠方向缓缓探入,直抵肛内,手指感觉探针于手指间薄弱处引出.对内口不明显者,从外口注入亚甲蓝溶液,沿亚甲蓝染色方向切开并根据染色走向探寻内口.

    作者:杨士磊;王峰;韦俊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纯PPH和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痔切除术预防与控制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将242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单纯PPH组57例和PPH结合痔切除术组185例.结果显示,PPH结合痔切除术组在术后出血、痔核脱垂等方面优于PPH组.结果表明,采用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只要规范手术操作就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进展

    直肠前突(rectocele,RC)是指排便时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突向阴道,引起的一系列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严重者需手助排便,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便秘”、“脾约”的范畴.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手术效果较好,本文主要对RC的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系统回顾.

    作者:张志红;于永铎;叶艳;王欣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为观察负压引流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将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一期肛周脓肿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常规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复发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

    作者:林洁;韩远峰;杨丽霞;赵瑞琴;左国杰;叶肖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痔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自2011年以来,我们对痔伴心血管疾病患者43例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53~76岁.环状混合痔34例,肛周脓肿9例.伴冠心病25例,心律失常17例,高血压19例,心功能不全9例.平均住院时间9d,均痊愈出院,无肛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汤小秋;高有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

    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38~50岁.术前诊断以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例,以Ⅲ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8例.10例吻合口均有活动性出血,其中钛钉脱落出血4例,吻合口撕裂性出血1例;原发性出血2例,继发性出血8例.出血量≤200ml 1例,200~500ml 2例,500~1000ml 3例,>1000ml 4例.

    作者:张金恩;谭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痔急性发作症状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痔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痔宁片治疗,对照观察两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便血、痔黏膜改变的时效和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两组均能显著改变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

    作者:宫毅;杨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注电切外剥术治疗混合痔165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消痔灵注射加高频电刀内痔切除、外痔剥离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165例混合痔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加高频电刀内痔切除、外痔剥离术治疗.结果显示,治愈162例,显效2例,好转1例.疗程10~18d,平均14d.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该术式费用低,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彤;钱小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81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的疗效,对81例内痔患者于痔核注射1∶1矾藤痔注射液(矾藤痔注射液1份配2%利多卡因1ml).结果显示,治愈75例,占92.6%;有效5例,占6.2%;显效1例,占1.2%;总有效率100%.随访2周至2个月,5例出现轻度便血,其余患者均无便血或痔核脱出.结果表明,矾藤痔注射液注射治疗内痔具有效果好,疗程短,不需住院等优点.

    作者:许文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