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宫毅;杨阳

关键词:痔, 地奥司明, 临床观察
摘要:为观察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痔急性发作症状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痔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痔宁片治疗,对照观察两组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便血、痔黏膜改变的时效和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疼痛、便血的平均起效时间、平均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7d后两组均能显著改变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但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疗效观察

    针对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不足,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方式的改良,以促进创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外剥内扎术(对照组)与小切口外剥内扎及皮桥重建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小切口外剥内扎与皮桥重建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显著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张增强;邢乃姣;韩松;毛葵;郑昌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结合血栓通治疗复杂性肛瘘复发45例

    我们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前位挂浮线结合术后运用血栓通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复发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4例;年龄26~51岁.均为复杂性肛瘘,外口2~9个.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行骶管麻醉,麻醉成功后取右侧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首先确定内口位置、瘘道走向及主次,然后持球头探针自外口轻柔探入,寻找及确定内口及主次管道.

    作者:高有峰;汤小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缝扎治疗环状混合痔81例

    近年来,我们选择性应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缝扎术、保留齿状线区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8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41岁;病史14个月至25年.其中环状血栓性外痔69例,炎性外痔12例;Ⅱ期内痔25例,Ⅲ期内痔56例;有3个及3个以上内痔者48例,3个母痔均较大伴脱出者45例,无其他并发症.

    作者:孙成安;夏安平;项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痔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自2011年以来,我们对痔伴心血管疾病患者43例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53~76岁.环状混合痔34例,肛周脓肿9例.伴冠心病25例,心律失常17例,高血压19例,心功能不全9例.平均住院时间9d,均痊愈出院,无肛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汤小秋;高有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发性硬化并发痔的手术治疗

    为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并发痔在手术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对入院的多发性硬化并发痔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平均住院7d,有效率100%.结果表明,对并发痔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只要术前严把手术适应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手术操作时轻、准、快,术后严格防治并发症,如减轻术后疼痛、防止创面感染,患者就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开成;王智惠;阳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口服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下坠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8例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0~66岁.其中各类痔35例,肛裂11例,肛瘘12例,肛周脓肿10例.全部病例术后采用局部中药外洗换药,肛门下坠无明显缓解者.

    作者:平丽红;郁俊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提肛运动在治疗直肠脱垂中的应用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目前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很多,如中药内服、中药熏洗、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直肠周围注射术、肛门紧缩术、直肠瘢痕固定术、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等,提肛运动在直肠脱垂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现结合1例说明如下.

    作者:陈亮;梅笑玲;樊庆文;麻清;李心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

    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PPH术后出血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38~50岁.术前诊断以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例,以Ⅲ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8例.10例吻合口均有活动性出血,其中钛钉脱落出血4例,吻合口撕裂性出血1例;原发性出血2例,继发性出血8例.出血量≤200ml 1例,200~500ml 2例,500~1000ml 3例,>1000ml 4例.

    作者:张金恩;谭群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原发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附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1例临床分析)

    报告1例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并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多原发性大肠癌外科治疗相关参考文献,并对1例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肠镜联合术中全结直肠探查可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准确率,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切除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表明,完整的术前检测、术中仔细探查和术后定期的随访监督是治疗多原发性大肠癌的关键.

    作者:张东臣;俞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为观察负压引流对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将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一期肛周脓肿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常规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6个月复发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戳洞负压引流和内口修补术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

    作者:林洁;韩远峰;杨丽霞;赵瑞琴;左国杰;叶肖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作者:闫守月;邱进;吕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为观察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肛门水肿、住院时间及疗效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肛门疼痛评分、肛门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内痔围扎悬吊加外痔弧形切缝术能有效治疗混合痔,相关指标优于传统痔外剥内扎术,具有创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殷文明;季利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单纯PPH和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痔切除术预防与控制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将242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单纯PPH组57例和PPH结合痔切除术组185例.结果显示,PPH结合痔切除术组在术后出血、痔核脱垂等方面优于PPH组.结果表明,采用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只要规范手术操作就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60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将120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派瑞松霜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65.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自拟方坐浴配合派瑞松霜外涂治疗肛门湿疹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肠阿米巴病、克罗恩病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常见病,肠阿米巴病与克罗恩病相对而言较少见,而三者的X线表现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难以分辨,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分述如下.1 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腹部X线透视可发现有无肠梗阻及中毒性巨结肠;膈下的游离气体是否出现,鉴定有无肠穿孔发生.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了解结肠受累范围和程度,以及回肠末段情况,有无瘘管、息肉、癌肿等并发症.X线表现如下:(1)肠管边缘及黏膜皱襞的改变,肠管边缘模糊,黏膜皱襞失去正常形态,表现为粗大的纵行条状影像、沿肠管边缘出现毛刺状改变,有假性息肉时可出现多发性圆形缺损.

    作者:郝瑞贞;朱平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64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对64例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采取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随访1年,复发1例,一次性治愈63例(98.4%),平均住院时间27d.结果表明,经Y形外切内挂线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

    作者:戴红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CO2气腹对中老年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为保证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观测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选择50例中老年择期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手术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气道压力(PAw)、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显示,患者行CO2气腹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CO2气腹后5min、15min的HR增快,MAP、PAw、PETCO2、PaCO2均升高.结果表明,CO2气腹对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很大,因此,术中必须严密监测,备好抢救药品,对中老年合并心肺疾病者更应注意.

    作者:许民;罗童心;宋永利;李成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在肛周深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们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深部肛周脓肿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19~45岁,平均26岁.单发肛周脓肿8例,蹄铁型肛周脓肿1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的混合性团块,边界清晰,壁较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部无血流信号.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例.

    作者:尚云龙;曹军英;王大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0例

    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8例,女32例;年龄30d至59岁;病程3~10d.肛周皮下脓肿90例,括约肌间脓肿3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2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4例,低位蹄铁型脓肿10例;合并糖尿病2例.治疗方法:成人取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1岁以内的小儿取侧卧位,静脉全麻.

    作者:苏维霞;曾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肛泰软膏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肛裂4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肛泰软膏局部外用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肛裂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62岁,平均31.27岁;发病时间1d至4年不等.其中后位裂口23例,前位裂口12例,前后裂口均有者3例,后位、左后位均有裂口者1例,后位、左中位均有裂口者1例.伴哨兵痔者11例,肛乳头肥大者4例,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均有者3例.40例患者中Ⅰ期肛裂6例,占15%;Ⅱ期肛裂21例,占52.5%;Ⅲ期肛裂12例,占30%;Ⅳ期肛裂1例,占2.5%.

    作者:张学军;何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