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在肛肠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近况

彭明沙;李清;曹子康;曾伟;李东平

关键词:中医药, 肛肠病, 术后镇痛, 综述
摘要:疼痛是肛肠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疾病恢复的症状,例如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进一步恶性循环可出现排便困难、尿潴留、创口不愈等;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对换药抵抗等,从而影响机体的康复.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35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疗效与可行性,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的患者资料,观察手术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显示,(1)分化良好型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28例,分化不良型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7例;伴有脉管瘤栓3例,无脉管瘤栓32例.(2)T0期8例,T1期16例,T2期6例,T3期5例.(3)随访5年以上,复发3例,均行Miles术;5年生存率为91.43%(32/35).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后结合放、化疗,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何亚光;武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rolift网片联合PPH治疗后盆腔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Prolift网片联合PPH治疗后盆腔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25例后盆腔功能障碍患者行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同时应用Prolift网片行后盆腔重建.术后随访18~26个月,观察治愈率、有效率、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本组25例患者中,治愈22例(88.0%),好转3例(12.0%),有效率为100%.术后无感染,无网片侵蚀、排斥反应,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分离等并发症.随访18~2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Prolift网片联合PPH治疗后盆腔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PH与传统Milligan-Morgan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期疗效对比

    为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Milligan-Morgan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期疗效,回顾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行PPH的75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资料(PPH组),并与同期行传统Milligan-Morgan术的75例患者(Milligan-Morgan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PH组在术后是否需镇痛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Milligan-Morgan组,P<0.05;而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肛门狭窄、创面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Milligan-Morgan术相比,PPH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患者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柴瑞;邓高里;屠世良;董全进;郑伯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5例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剖宫产原因为活跃期延长6例,第二产程延长4例,重度妊高症2例,社会因素3例;肠梗阻发生于术后(3.12±1.01)d;均有中重度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0例,腹泻5例;肠鸣音减弱13例,肠鸣音消失l例,肠鸣音正常1例;轻度低钾、低钠血症2例;X线腹部平片均可见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扩张,直径(8.12±0.39)cm,无明显液气平面;1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肠管进行电子结肠镜减压后症状缓解.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具有自身临床特点,及时诊断治疗患者预后较好,避免产程延长、手术操作轻柔、术后适当早活动可减少其发生.

    作者:陈根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克痒舒洗液在肛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为探讨克痒舒洗液熏洗坐浴在肛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8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青鹏软膏外涂、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痒舒洗液熏洗坐浴,每天2次,7d为一疗程,4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为62.5%(25/4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87.5%(35/40).治疗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克痒舒洗液熏洗坐浴可促进肛周湿疹患者皮疹、瘙痒及渗出症状的消退,而且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安全无刺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连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体会

    直肠阴道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2006~2011年我院收治直肠阴道瘘患者12例,全部经手术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40岁,平均23岁.致病原因:肛周脓肿炎症感染5例,先天发育不良6例,外伤1例.肛门括约肌功能均良好.瘘口距齿状线的距离为1~5cm,平均2.3cm.

    作者:王芳增;刘翠杨;王建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联术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

    三联术即内痔硬化注射术加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电脑多功能治疗仪外痔切除术,三者联合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安凤芝;路素英;石丽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结肠造口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结肠造口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实施直肠癌结肠造口手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健康教育内容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评分、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确保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吕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为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主要生命体征、心理状态以及人工肛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心率、呼吸、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围手术期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任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进腰麻穿刺法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是肛肠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镇痛完全、起效迅速、肌松充分等优点,在基层或专科医院应用比较普遍.但普通的腰麻术后易发生头痛的并发症.我们改进传统腰麻的穿刺方法用于肛肠科手术,以降低患者术后头痛和腰背痛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杰;叶芳;应佩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拟行手术治疗的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围手术期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输液量、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童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龙血竭对DSS诱导UC大鼠血小板活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为探讨龙血竭灌胃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本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E 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E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龙血竭治疗组;通过DSS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A、B组予生理盐水(4ml/只)灌胃,C、D、E组分别予600mg/kg、1200mg/kg、2400mg/kg龙血竭混悬液(4ml/只)灌胃,每天1次,连续7d;对比治疗后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D;给药7d后在麻醉下取血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血小板因子4(PF4)的表达情况,并处死大鼠,观察组织学损伤(HI)情况.结果显示,治疗7d后,C~E组DAI、HI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C~E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浆中PAF、PF4含量均明显低于B组,P <0.05;C~E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浆中PAF、PF4含量仍高于A组,P<0.05.结果表明,龙血竭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UC大鼠的DAI和HI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有关.

    作者:雒福东;唐学贵;李敏;吴至久;孔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和疗效的影响

    为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遵医行为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将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遵医行为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UC患者的遵医行为,并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章幼岚;袁虹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骶神经电刺激(SNES)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RP)的临床疗效,对32例FARP患者给予SNES治疗,隔日治疗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结果显示,经1个疗程SNES治疗,治愈1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结果表明,SNES治疗FARP疗效确切.

    作者:刘卫;刘峰;王志民;辛学知;张崇建;韩月娇;田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位肛周脓肿单纯应用抗生素延误治疗2例

    [例1]患者男,40岁.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肿痛,于当地医院肛肠科就诊,初诊为肛周脓肿而用抗生素治疗,第4天肛门疼痛加剧,行抽脓处理,同时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症状缓解;第7天患者肛门疼痛再次加剧,行第二次抽脓处理,继续抗生素输液治疗,患者疼痛未能缓解.

    作者:叶龙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

    为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将2012年5~11月收入院行剖宫产的1344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72名,一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及按摩等(早期护理干预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时间、正常饮食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早期护理干预组产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时间、正常饮食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产妇剖宫产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早进食、早排气、早排便,并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龚莲青;黄金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美沙拉嗪栓联合除疤膏治疗顽固性肛门坠胀疼痛1例

    患者男,58岁.因顽固性肛门坠胀疼痛入院.1年前行混合痔切扎术,术后出现肛门坠胀疼痛,平卧位疼痛轻微,活动时疼痛明显,排便异常.1年来患者经中药口服、保留灌肠、静脉输液抗感染、微波理疗等方法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

    作者:孙广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Roy适应模式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探讨Roy适应模式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Miles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Roy适应模式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HAM-D因子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Roy适应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娇;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药在肛肠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近况

    疼痛是肛肠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疾病恢复的症状,例如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进一步恶性循环可出现排便困难、尿潴留、创口不愈等;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对换药抵抗等,从而影响机体的康复.

    作者:彭明沙;李清;曹子康;曾伟;李东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痔腺康内腔仪在肛窦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1~2012年,我院对123例肛窦炎患者采用痔腺康内腔仪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3例患者中,男36例,女87例;年龄36~82岁.临床表现为肛内疼痛不适,肛门坠胀,排便时疼痛加剧.肛门坠胀或疼痛病程7d至18个月.

    作者:张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