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
为比较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一期根治术治疗(47例,观察组)及分期手术即先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待形成肛瘘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的肛周脓肿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10~18个月,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与分期手术相比,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更高,疗程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程涛;蒋清平;郭景泉;朱锡元;邹武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仍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筛查恶性肿瘤提供了简便、常规的方法.
作者:张东臣;俞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肛周脓肿多采用切开引流术或一期根治术治疗,术后脓腔内置凡士林纱条或胶管引流,术后每日换药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近年来,我科对35例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T型管引流,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陶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观察肛门病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行中药液熏洗的疗效,将8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进行自拟中药液熏洗,对照组术后予痔痛安搽剂溶液熏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程度和患者舒适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疼痛、出血、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而且患者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肛门病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行自拟中药液熏洗,可减轻患者疼痛、出血、水肿等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龙血竭灌胃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本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E 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E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龙血竭治疗组;通过DSS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A、B组予生理盐水(4ml/只)灌胃,C、D、E组分别予600mg/kg、1200mg/kg、2400mg/kg龙血竭混悬液(4ml/只)灌胃,每天1次,连续7d;对比治疗后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D;给药7d后在麻醉下取血检测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血小板因子4(PF4)的表达情况,并处死大鼠,观察组织学损伤(HI)情况.结果显示,治疗7d后,C~E组DAI、HI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C~E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浆中PAF、PF4含量均明显低于B组,P <0.05;C~E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血浆中PAF、PF4含量仍高于A组,P<0.05.结果表明,龙血竭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UC大鼠的DAI和HI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有关.
作者:雒福东;唐学贵;李敏;吴至久;孔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遵医行为及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将12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遵医行为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UC患者的遵医行为,并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章幼岚;袁虹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是肛肠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镇痛完全、起效迅速、肌松充分等优点,在基层或专科医院应用比较普遍.但普通的腰麻术后易发生头痛的并发症.我们改进传统腰麻的穿刺方法用于肛肠科手术,以降低患者术后头痛和腰背痛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杰;叶芳;应佩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Roy适应模式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Miles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Roy适应模式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HAM-D因子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Roy适应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娇;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1~2012年,我院对123例肛窦炎患者采用痔腺康内腔仪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3例患者中,男36例,女87例;年龄36~82岁.临床表现为肛内疼痛不适,肛门坠胀,排便时疼痛加剧.肛门坠胀或疼痛病程7d至18个月.
作者:张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5例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剖宫产原因为活跃期延长6例,第二产程延长4例,重度妊高症2例,社会因素3例;肠梗阻发生于术后(3.12±1.01)d;均有中重度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0例,腹泻5例;肠鸣音减弱13例,肠鸣音消失l例,肠鸣音正常1例;轻度低钾、低钠血症2例;X线腹部平片均可见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扩张,直径(8.12±0.39)cm,无明显液气平面;1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肠管进行电子结肠镜减压后症状缓解.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具有自身临床特点,及时诊断治疗患者预后较好,避免产程延长、手术操作轻柔、术后适当早活动可减少其发生.
作者:陈根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男,58岁.因顽固性肛门坠胀疼痛入院.1年前行混合痔切扎术,术后出现肛门坠胀疼痛,平卧位疼痛轻微,活动时疼痛明显,排便异常.1年来患者经中药口服、保留灌肠、静脉输液抗感染、微波理疗等方法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
作者:孙广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07~2012年,我科共收治直肠异物、便秘致粪便嵌顿患者16例,均经手法处理取得良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年龄5~86岁.
作者:王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拟行手术治疗的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围手术期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输液量、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童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例1]患者男,40岁.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肿痛,于当地医院肛肠科就诊,初诊为肛周脓肿而用抗生素治疗,第4天肛门疼痛加剧,行抽脓处理,同时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症状缓解;第7天患者肛门疼痛再次加剧,行第二次抽脓处理,继续抗生素输液治疗,患者疼痛未能缓解.
作者:叶龙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观察潜行侧方内括约肌离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采用潜行侧方内括约肌离断术治疗的3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3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术后均无肛门失禁、出血、感染等发生.结果表明,潜行侧方内括约肌离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纲;徐加鹤;刘凡隆;赵军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1~2012年,我科采用自制中药熏洗汤熏洗坐浴治疗痔6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6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标准.
作者:何亚琴;欧阳湘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总结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重度内痔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我科行TST治疗的32例重度内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32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表明,加强TST治疗重度内痔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出血、尿潴留、疼痛等并发症的护理,在增强患者手术信心、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丽冬;陈会林;尹和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及安全性,对50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治愈34例(68.0%),显效10例(20.0%),有效4例(8.0%),无效2例(4.0%),总有效率为96.0%.术后均无肛管直肠狭窄、肛门直肠脓肿和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严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直肠阴道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2006~2011年我院收治直肠阴道瘘患者12例,全部经手术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40岁,平均23岁.致病原因:肛周脓肿炎症感染5例,先天发育不良6例,外伤1例.肛门括约肌功能均良好.瘘口距齿状线的距离为1~5cm,平均2.3cm.
作者:王芳增;刘翠杨;王建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探讨肛周脓肿的菌群分布与药敏特点,选择350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350例患者中,检出致病菌者261例(74.57%),菌株8种2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97.44%),革兰阳性菌7株(2.56%);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的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普遍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多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果表明,肛周脓肿细菌感染菌群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敏感.
作者:赵丽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