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东臣;俞林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大肠癌, 早期诊断, 联合检侧
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仍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筛查恶性肿瘤提供了简便、常规的方法.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Prolift网片联合PPH治疗后盆腔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Prolift网片联合PPH治疗后盆腔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25例后盆腔功能障碍患者行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同时应用Prolift网片行后盆腔重建.术后随访18~26个月,观察治愈率、有效率、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本组25例患者中,治愈22例(88.0%),好转3例(12.0%),有效率为100%.术后无感染,无网片侵蚀、排斥反应,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分离等并发症.随访18~2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Prolift网片联合PPH治疗后盆腔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联术治疗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

    三联术即内痔硬化注射术加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电脑多功能治疗仪外痔切除术,三者联合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安凤芝;路素英;石丽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CO2激光治疗后7~l0d进行5-ALA-PDT,间隔7~l0d重复5-ALA-PDT治疗一次;对照组单纯给予CO2激光治疗.随访半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治疗组复发率(14.3%,4/28)明显低于对照组(60.7%,17/28),P<0.05.5-ALA-PDT治疗不良反应轻微.结果表明,5-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率低,是临床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王松挺;舒国斌;赵红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门病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行中药液熏洗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肛门病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行中药液熏洗的疗效,将8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进行自拟中药液熏洗,对照组术后予痔痛安搽剂溶液熏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程度和患者舒适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疼痛、出血、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而且患者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肛门病术后应用多功能熏洗机行自拟中药液熏洗,可减轻患者疼痛、出血、水肿等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比较

    为比较一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一期根治术治疗(47例,观察组)及分期手术即先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待形成肛瘘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的肛周脓肿患者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10~18个月,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与分期手术相比,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更高,疗程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程涛;蒋清平;郭景泉;朱锡元;邹武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进腰麻穿刺法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是肛肠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镇痛完全、起效迅速、肌松充分等优点,在基层或专科医院应用比较普遍.但普通的腰麻术后易发生头痛的并发症.我们改进传统腰麻的穿刺方法用于肛肠科手术,以降低患者术后头痛和腰背痛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杰;叶芳;应佩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肛运动和排便反射训练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提肛运动训练和排便反射训练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效果,将80例拟行保肛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造口治疗师指导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和排便反射训练,提肛运动训练从入院第2天开始,术前1天至术后2周暂停,手术2周后继续,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共12个月;排便反射训练从术后1个月开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观察组的肛门排便控便情况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排便控便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肛门排便控便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直肠大耐受容量均逐渐升高,其中观察组各指标恢复更快,术后12个月时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提肛运动训练和排便反射训练可促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华;马红丽;应晓江;李振军;周菊珍;单水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及安全性,对50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治愈34例(68.0%),显效10例(20.0%),有效4例(8.0%),无效2例(4.0%),总有效率为96.0%.术后均无肛管直肠狭窄、肛门直肠脓肿和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严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药在肛肠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近况

    疼痛是肛肠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疾病恢复的症状,例如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进一步恶性循环可出现排便困难、尿潴留、创口不愈等;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对换药抵抗等,从而影响机体的康复.

    作者:彭明沙;李清;曹子康;曾伟;李东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15例剖宫产手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剖宫产原因为活跃期延长6例,第二产程延长4例,重度妊高症2例,社会因素3例;肠梗阻发生于术后(3.12±1.01)d;均有中重度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0例,腹泻5例;肠鸣音减弱13例,肠鸣音消失l例,肠鸣音正常1例;轻度低钾、低钠血症2例;X线腹部平片均可见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扩张,直径(8.12±0.39)cm,无明显液气平面;1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肠管进行电子结肠镜减压后症状缓解.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具有自身临床特点,及时诊断治疗患者预后较好,避免产程延长、手术操作轻柔、术后适当早活动可减少其发生.

    作者:陈根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35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疗效与可行性,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的患者资料,观察手术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显示,(1)分化良好型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28例,分化不良型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7例;伴有脉管瘤栓3例,无脉管瘤栓32例.(2)T0期8例,T1期16例,T2期6例,T3期5例.(3)随访5年以上,复发3例,均行Miles术;5年生存率为91.43%(32/35).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后结合放、化疗,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何亚光;武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体会

    直肠阴道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2006~2011年我院收治直肠阴道瘘患者12例,全部经手术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40岁,平均23岁.致病原因:肛周脓肿炎症感染5例,先天发育不良6例,外伤1例.肛门括约肌功能均良好.瘘口距齿状线的距离为1~5cm,平均2.3cm.

    作者:王芳增;刘翠杨;王建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TST治疗重度内痔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为总结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重度内痔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我科行TST治疗的32例重度内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32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表明,加强TST治疗重度内痔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出血、尿潴留、疼痛等并发症的护理,在增强患者手术信心、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丽冬;陈会林;尹和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结肠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为探讨结肠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结肠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显示,肿瘤位于乙状结肠,直径5.5cm,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或转移.病理组织学形态:肿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及少数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胞质透明或弱嗜酸性,无明显异型,肿瘤血管丰富.免疫组化表现:瘤细胞HMB-45、Melan A、Vimentin阳性,SMA散在阳性,S-100、CD68、CD34、CD117、Ckpan、EMA均阴性.结果表明,结肠PEComa是十分少见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定,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切开引流术治疗妊娠中晚期孕妇肛周脓肿2例

    [例1]患者女,23岁,怀孕29周.因肛门肿胀疼痛8d入院,入院诊断为肛周脓肿.患者8d前因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肛门肿胀疼痛,无发热,每天排便1次,量可,质软成形,无脓液及异常分泌物,无便血,近2日未排便,因肛门疼痛导致排尿不畅,纳少,眠差.

    作者:李元涛;于晓凤;王立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骶神经电刺激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骶神经电刺激(SNES)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ARP)的临床疗效,对32例FARP患者给予SNES治疗,隔日治疗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结果显示,经1个疗程SNES治疗,治愈1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结果表明,SNES治疗FARP疗效确切.

    作者:刘卫;刘峰;王志民;辛学知;张崇建;韩月娇;田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拟行手术治疗的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围手术期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输液量、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童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近期疗效比较

    为比较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化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近期疗效,将6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以消痔灵、利多卡因混合液(3∶1)注射行肛垫悬吊固化术,B组行PPH,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总体疗效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A组在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出血、坠胀感、水肿程度方面明显优于B组,P <0.05或P<0.01.结果表明,消痔灵注射肛垫悬吊固化术与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程度更轻,患者恢复更快.

    作者:李胜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周脓肿术后T型管引流的临床体会

    肛周脓肿多采用切开引流术或一期根治术治疗,术后脓腔内置凡士林纱条或胶管引流,术后每日换药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近年来,我科对35例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采用T型管引流,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陶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克痒舒洗液在肛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为探讨克痒舒洗液熏洗坐浴在肛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8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青鹏软膏外涂、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痒舒洗液熏洗坐浴,每天2次,7d为一疗程,4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为62.5%(25/4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为87.5%(35/40).治疗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克痒舒洗液熏洗坐浴可促进肛周湿疹患者皮疹、瘙痒及渗出症状的消退,而且该药为纯中药制剂,安全无刺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连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