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安海伟;刘文泉;孙美玲;刘娜;张殿林
为观察围手术期双侧承山穴埋针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均接受温水坐浴、红外线照射、换药等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双侧承山穴埋针超前镇痛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首次出现平均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12h、术后第2、3天和第6天肛周皮肤水肿和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双侧承山穴埋针可以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和创面水肿情况,是一种疗效持续时间长,且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镇痛方法.
作者:钱弘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改良骶管麻醉与局部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肛门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各40例,第一组采用改良骶管麻醉,第二组采用局部麻醉.将两组术中疼痛程度、肛门括约肌松弛度、麻醉持续时间、术后尿潴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第一组在术中疼痛程度、肛门括约肌松弛度、麻醉持续时间上优于第二组,第二组在尿潴留发生率上低于第一组.结果表明,改良骶管麻醉与局部麻醉相比,在止痛效果,肛门括约肌松弛度,止痛时间上具有优越性,但尿潴留发生率高,适合肛门部疾病复杂且操作时间长的手术.局部麻醉简便易行,尿潴留发生率低,适合肛门部疾病简单,操作时间短的手术.
作者:黄洋峰;李超群;张树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果酱样大便等痢疾样症状.本病易复发,易转为慢性.
作者:张威;宋敬锋;汪志伟;于少华;宋太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02~2012年,笔者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1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6例中,男83例,女73例;年龄23~75岁.均诊断为重度环状混合痔.
作者:宫慧;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02~2008年,笔者对280例各期肛裂患者在长效麻醉下使用一次性扩肛器扩肛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2例,女168例;年龄16~60岁;病程0.5~3年.Ⅰ期肛裂93例,Ⅱ期肛裂116例,Ⅲ期肛裂71例.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并发出血的原因及对策,回顾性分析138例行P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中荷包缝合时出现血肿14例(10.1%),吻合口渗血99例(71.7%),其中活动性出血84例(60.9%),吻合后吻合口裂开1例(0.7%),术中需要缝合者90例(65.2%);大出血5例(3.6%).结果表明,PPH虽然是痔病治疗的常规手段,但必须注意防范其并发出血的发生,应积极探寻其对策,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仲超祥;胡玉超;江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提高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使之便于操作,对常规PPH进行改良,通过对320例重度混合痔的治疗及1~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改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操作方便、快捷,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王筑;梁健涛;林立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手术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对96例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低切高挂虚线对口引流与中药内服外用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有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结果显示,96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0.5~3年,全部病例无肛门变形、移位、狭窄、失禁、漏气漏液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无复发,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作者:孟德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比较外剥内扎加注射术与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9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术后总体疗效、创口愈合时间、创口疼痛、术后出血、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尿潴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总体疗效、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术后出血、尿潴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注射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比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并发症少,且手术方法操作简单.
作者:何智勇;尹剑;郭三仁;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腰麻联合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对肛肠病手术镇痛的效果,对248例肛肠病手术患者在0.375%罗哌卡因2ml腰麻下手术,术后创缘皮下及创面基底部点状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镇痛.结果显示,完全无痛89例(35.9%),Ⅰ度疼痛135例(54.4%),Ⅱ度疼痛24例(9.7%).结果表明,腰麻联合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为肛肠病手术理想的镇痛方案,达到了肛肠外科术中、术后无痛的目的,故可作为肛肠病手术首选的麻醉镇痛方案.
作者:杨冬青;任黎栋;李琴;徐国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的手术疗效,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结合肛垫双向固定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疼痛、肛缘水肿、术后出血、肛门狭窄、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结合肛垫双向固定外痔弧形切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疗法.
作者:王文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熏洗坐浴治疗急慢性肛门湿疹9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48例;年龄20~50岁;病程1周至3年.
作者:赵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大量尿液而无法自行排出的症状,是痔瘘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20%左右,而导致其发生的原因较多,防治及护理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将我院痔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采用的针对性防治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吕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PPH悬吊组、外剥内扎(MMH)悬吊组和MMH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各组系列评价指标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数、残余外痔、肛门渗液、治疗效果方面,PPH悬吊组优于MMH悬吊组及MMH组.结果表明,PPH结合悬吊术能大限度地保留齿状线,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具有手术时间短、一次性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快、痛苦小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传思;谢贻祥;郑学海;黄鸿武;吴永军;姚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将64例不能采取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联合应用2~3种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68.7%,有效率为90.6%,优于对照组(治愈率31.3%,有效率59.3%)(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微化脓性阑尾炎不愿采取手术治疗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采取手术的患者.
作者:钱灵岚;吕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58例,观察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100%,无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和后遗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直肠黏膜柱状结扎加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疗效可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永泉;谭杏珍;陶菊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超声刀电切和亚甲蓝注射对Ⅲ、Ⅳ期脱垂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PPH联合超声刀电切和亚甲蓝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PPH联合普通电刀治疗,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肛门坠胀、肛缘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1,P<0.05).结果表明,PPH联合超声刀电切和亚甲蓝注射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宋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改良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并联合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3例,女15例;年龄43~67岁,平均52岁;病程5~27年,平均12年.脱垂程度:Ⅱ度5例,Ⅲ度13例.合并直肠前突3例,混合痔7例.
作者:张志强;刘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分段分级引流术在治疗高位肛瘘中的临床效果,采用分段分级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63例,与传统挂线术治疗的63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分段分级引流术在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及术后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传统挂线术.结果表明,分段分级引流术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疗效确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卫建强;宁桂兰;闫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改善阑尾炎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的效果,将172例阑尾炎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细致护理等人性化护理措施.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7.28±5.63)分和(53.69±8.17)分(P<0.05).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生理指标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
作者:吴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