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切缝合内扎并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田文景;张鹏云;景建中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我们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缝扎术并内痔部分行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6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4例混合痔中,男64例,女60例;年龄21~6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消蕈汤口服治疗大肠息肉5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消蕈汤口服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探讨本方对不同病理类型、临床症状的大肠息肉是否具有疗效方面的差别,对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大肠息肉50例用消蕈汤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肠镜下情况等疗效指标进行判断分析.结果显示,(1)治疗后临床控制14例,显效31例,有效2例,无效3例;肠镜下息肉完全缓解21例,基本缓解23例,有效3例,无效3例.(2)治疗后评价为“有效”和“无效”的7例患者中,增生性息肉1例,绒毛状腺瘤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4例,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完全消失患者20例.结果表明,(1)治疗后患者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有效率达94%.(2)肠镜下息肉有效率达88%.(3)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与其他病理类型息肉的疗效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绒毛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的疗效较其他病理类型大肠息肉相对较差.(4)对于纳呆、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形状改变4种临床症状,具有明确治疗优势;对于嗳气、口干、便血,临床症状可部分缓解;对于腹痛、腹胀、黏液便疗效一般.

    作者:李宇栋;张书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联合牛黄痔清栓治疗肛窦炎

    为观察地奥司明片联合牛黄痔清栓治疗肛窦炎的疗效,将148例肛窦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口服地奥司明片,同时使用牛黄痔清栓纳肛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温盐水坐浴,然后给予牛黄痔清栓纳肛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1.8%,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治愈率为31.9%,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地奥司明片联合牛黄痔清栓治疗肛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柯昌松;王萍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消痔栓抗炎消肿、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消痔栓抗炎消肿、镇痛的作用机制.采用小鼠冰醋酸致痛观察消痔栓的镇痛作用,同时测定新鲜鸡蛋清致小鼠后足跖肿胀炎性组织中PGE2、NO、Pr含量.结果显示,消痔栓能显著抑制冰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明显降低新鲜鸡蛋清致小鼠后足跖肿胀炎性组织中PGE2、NO、Pr含量.结果表明,消痔栓的抗炎消肿、镇痛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炎性组织中的PGE2、NO、Pr的含量有关.

    作者:刘永杰;寇玉明;张小元;赵高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ST治疗低位直肠息肉16例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我们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低位直肠息肉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57岁.

    作者:万伟;唐艳;韩兴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PH联合HCPT治疗环状混合痔58例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采用PPH联合高频电容场痔切除术(HCPT)治疗环状混合痔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6~76岁.均有局部混合痔痔核不能完全还纳或外痔皮赘明显,其中有2例合并外痔血栓形成.

    作者:崔海龙;唐先淮;张建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效果观察

    为观察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h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情况,创缘水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缓解术后3h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减少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能显著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疗效确切.

    作者:唐海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RPH加聚桂醇注射治疗痔的临床体会

    为观察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加聚桂醇注射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应用RPH加内痔聚桂醇注射治疗28例痔患者,其中混合痔13例,内痔15例.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症状改善,无感染、大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溢液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RPH加内痔聚桂醇注射治疗痔疗效好、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李丽莉;韶建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肛管内括约肌切开断端固定术治疗肛裂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原位肛管内括约肌切开断端固定术治疗肛裂的疗效,将7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原位肛管内括约肌切开断端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创口感染率、肛门控制功能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原位肛管内括约肌切开断端固定术治疗肛裂具有术后出血少、感染率低、对肛 门外形影响小、无损伤性肛门失禁等优点.

    作者:张建余;岳中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后位挂线、支管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高位复杂性肛瘘复发率高,疗程长,痛苦大且后遗症多.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后位挂线、支管浮线引流的手术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高位复杂性肛瘘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中,男27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病程1周至10年,平均4年.

    作者:昝久斌;武恩珍;李培;武华;李艳德;贺鑫亮;刘晓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肛洗二号中药坐浴加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临床观察

    为观察肛洗二号中药坐浴加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将肛周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肛洗二号坐浴后再用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均为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后皮损形态及皮疹面积方面,各项积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洗二号中药坐浴加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皮损表现,疗效较好.

    作者:王正亮;苗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光照治疗仪局部照射配合中药坐浴在肛瘘术后的应用

    肛瘘术后创口多呈开放性且较大,炎性分泌物多,疼痛较重,创口周围水肿明显,为了促进创口能早期愈合,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恢复,我院对61例肛瘘术后患者创口采用光照治疗仪局部照射配合中药坐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红民;貟丹;席艳君;陈波;吴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低位肛瘘手术治疗进展

    低位肛瘘分为:(1)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管道并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下者;(2)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道与内口相连,肛瘘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者.肛瘘无法自愈,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根治.手术方法可分为括约肌切断手术和括约肌保留手术两大类.

    作者:李萌;党萍;吴杨;廖行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清晰结直肠镜检查系统诊断直肠癌

    由于直肠癌的部位特殊,很多直肠癌易被误诊,主要是忽视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和镜检.结直肠镜检查是降低直肠癌误诊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信诺XN-JC高清晰结直肠镜检查系统检出直肠癌患者21例,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全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将86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失禁、脓肿复发、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果表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较切开引流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治愈率高,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宏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

    患者男,30岁.因腹泻伴有脓血便反复发作6年余就诊.患者曾于2011年5月在某院做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而住院治疗,予抗生素、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口服治疗,治疗14d后,病情缓解出院,嘱继续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等药物.2012年,患者开始出现心慌、手抖、多汗症状.

    作者:伍志军;梅笑玲;张长磊;高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结肠灌洗用于急诊左半结肠一期手术48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结肠灌洗在急诊左半结肠一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48例行结肠灌洗、左半结肠一期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未实施肠造口,全部一期治愈,无吻合口漏、腹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表明,术中结肠灌洗、急诊行左半结肠一期手术具有可行性,避免了肠造口的发生,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胡金雷;周保军;鉴敬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4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50ml、锡类散6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锡类散6g保留灌肠治疗.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镜下黏膜变化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锡类散,疗效确切,方便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郝建;张永生;赵裕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胃肠间质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为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表达,对24例GISTs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24例GISTs发生部位包括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其中梭形细胞为主型16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细胞型5例.免疫组化Dog-1、CD117、CD34、Vimentin(+)、SMA、S-100部分(+)、Desmin(-).结果表明,GISTs的病理诊断必须依据肿瘤大体形态、组织学、免疫组化结果综合判断;Dog-1、CD117及CD34在GISTs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春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腰麻在肛门病手术中的应用

    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科将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腰麻用于肛门病手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0例患者ASA Ⅰ级或Ⅱ级,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2岁.身高155~180cm,体质量42~80kg,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无肝肾功能不全.其中混合痔4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35例,肛周脓肿20例,直肠黏膜重度内脱垂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徐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ST加外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加外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将5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TST加外切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跟踪随访、观察记录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加外切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白合提尼沙·阿地力;郭新明;谭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