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余文芳;宋雷英;裴熹
直肠前突(rectocele,RC)又名直肠膨出[1],实际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疝,多合并其它类型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及肛门疾病.对直肠前突的治疗,症状较轻者建议其先行保守治疗,若严格规范的保守治疗不见缓解者,则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1].
作者:陈小朝;杨向东;贺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评价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百克瑞)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6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别应用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试验组)和红油膏纱布(对照组)换药,并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创缘反应、创面渗出、肉芽组织新鲜度、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和治疗费用,并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创缘反应、创面渗出在2次换药后优于对照组(P<0.05),肉芽组织新鲜度评分换药5次后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为(22.03±5.91)d,对照组为(26.2±6.07)d(P<0.05).每个患者平均总治疗费用试验组比对照组低514元.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百克瑞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环直径为1.25~2 cm.结果表明,百克瑞生物酶纱布创面敷料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可减轻创缘反应、减少创面液体渗出、改善肉芽组织新鲜度,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安全性高.
作者:李国栋;寇玉明;张书信;荆涛;贾山;秦澎湃;黄晋江;马鑫;陈志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将108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分为保留LCA组69例及不保留LCA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末端回肠造口及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108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末端回肠造口、吻合口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安全可行,可以有效保障近端结肠血运,减少行末端回肠造口的机会,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作者:王力;唐彬;毛岳峰;张全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14年1~12月,笔者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中,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6±5.1)岁;平均病程(4.5±4.2)年.对照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1±5.3)岁;平均病程(4.3±3.4)年.所有患者经钡剂灌肠、排粪造影、肛门镜检查确诊为直肠黏膜内脱垂.
作者:李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探讨直肠癌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9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9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1例,其中术中、术后大出血3例,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4例,尿潴留4例,肠梗阻4例,造口结肠回缩、坏死1例,腹壁切口疝2例.结果表明,直肠癌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常见,有些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并发症的防治至关重要.
作者:侯春光;潘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14年1~12月,笔者收治粪嵌塞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0~98岁;病程3~14 d.直肠指诊可扪及结石样或胶泥样粪块,肛门直肠镜检查可见大量粪块.25例患者主诉为肛门部坠胀不适10例,腹泻6例,经常有少量稀粪便或黏液从肛门中流出、肛门失禁者4例,下腹痛、腹胀者4例,小便不畅、排尿困难者1例.
作者:蒋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自拟方清肛汤口服治疗无阳性体征肛门坠胀患者的疗效,将56例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给予不同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痔疮宁栓纳肛、温水坐浴、便秘者加用乳果糖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清肛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后肛门坠胀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坠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两组患者肛门坠胀情况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自拟清肛汤加减口服治疗肛门坠胀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任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断管过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断管过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0±2.3)d,对照组为(22±2.5)d,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94.1%,对照组治愈率88.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断管过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轻对肛门功能的损伤.
作者:甘从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51岁.因“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便血1年”入院.患者诉不自主气体和稀便排出.患者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异常.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肛门居中,肛门前侧至阴道口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缺如,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会阴深浅横肌及阴道括约肌全部断裂,局部有广泛的瘢痕形成.肛缘不规则赘皮增生.直肠指诊:肛门无收缩力,直肠黏膜脱出肛外3~4cm,肛门直肠下段未扪及异常肿块及息肉,指套退出无血染.肛镜下直肠黏膜松弛,3、7、11点位痔区黏膜充血隆起.入院诊断为直肠黏膜脱垂,混合痔,陈旧性会阴撕裂伤,肛门失禁.
作者:洪敦明;廖行忠;王芳;张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采用艾灸治疗肛门病术后尿潴留9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0例,女30例;年龄20~52岁,平均36岁.其中混合痔术后35例,肛裂术后20例,肛周脓肿术后25例,肛瘘术后10例,术前均无引起排尿障碍的器质性疾病.
作者:张一;李东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探讨治疗内痔的新方法,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研制了新型电动注套器,将注射疗法与胶圈套扎疗法融为一体.将36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采用电动注套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内痔套扎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近期疗效及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出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无即时性出血,近期治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继发性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电动注套器治疗Ⅱ、Ⅲ期内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刘黎明;李金顺;李洪湘;丁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将72例高位蹄铁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及肛门功能状况等.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评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挂线法勒断肛尾韧带治疗高位蹄铁型肛瘘安全,效果好.
作者:秦朝阳;刘显宾;郑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移管挂线配合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移管挂线配合胶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治愈率及复发率,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及肛门括约肌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直肠静息压、肛管长收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移管挂线配合胶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住院天数,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刘作龙;邹国军;戴必霞;邹敏;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外剥内扎术配合加压缝合皮桥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13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加压缝合法处理环状混合痔皮桥上的赘皮组织,其中有17.7%的患者术后皮桥上残留皮赘,一次手术切除,治愈率为100%,无肛管狭窄或肛门失禁等后遗症.对照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如皮肤残留的赘皮组织较多,采用横行切除、对合切口全层缝合法处理,其中有45.3%的患者术后皮桥上残留皮赘,一次手术切除,治愈率为100%,术后出现轻度肛管狭窄4例.结果表明,外剥内扎术配合加压缝合皮桥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
作者:保勇;胡新亚;杨三选;张成靖;黄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痔炎宝颗粒口服防治肛门病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将100例行肛门病开放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痔炎宝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炎宝颗粒冲服对肛门病术后肛门疼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袁晟;薛志强;郁俊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科采用局部封闭加生物反馈及心理暗示综合治疗混合痔术后慢性肛门疼痛患者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46~65岁,平均53岁;病程4个月至1年.5例有手术前肛门胀痛不适症状,均是手术后肛门出现反复疼痛不适,经过药物治疗无效而就诊.检查:体形均较瘦,精神不佳,失眠多梦,脾气烦躁,情绪不稳,顾虑重重,话语较多.肛门检查:手术创面恢复正常,肛门镜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检未发现肿物,偶能触及局部疼痛,但症状轻微,定位不清.辅助检查:7例常规检查均无异常.本组7例均通过疼痛点药物封闭加生物反馈及心理暗示治疗.
作者:朱天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肛肠疾病中的疼痛主要是指以肛管、直肠、结肠疼痛为主的一种症状,以肛门疼痛为主.了解肛肠疾病疼痛形成的原因,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1 疼痛的表现1)不同疾病可出现不同性质的疼痛,其表现也有所不同.肛裂、血栓外痔、肛窦炎可有局部刺痛;肛瘘、肛周脓肿可见肛门周围肿胀疼痛(其中脓肿部位不同,所产生的肿痛程度不同,其伴随症状也不尽相同);炎性外痔可出现肛缘皮肤的肿痛;混合痔嵌顿可出现肛门剧烈疼痛;肛门坠痛主要见于直肠炎、直肠黏膜内脱垂;肛窦炎肛门坠痛时轻时重.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观察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采用综合术式,即齿状线上方隆起痔组织纵横结扎或缝扎,齿状线下方隆起痔组织纵横切缝或带小皮瓣切缝,行放射状V形减压主切口,部分切断内括约肌,多点放射状线形切口相结合为一体治疗混合痔116例,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5~18 d.随访0.5~3年,均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近期、远期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沈常平;刁永峰;周馨洁;夏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探讨外切整形联合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回顾性分析行外切整形联合PPH治疗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40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5d,创口愈合平均时间13.5 d,术后皮缘水肿发生率5.0%(2/40),尿潴留发生率2.5%(1/40).术后3d疼痛评分:第1天6.1分,第2天3.2分,第3天1.8分.随访12个月,发现便血2例,痔脱出1例,无肛门失禁及控便不良、肛门狭窄、肛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表明,外切整形联合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整形修复了肛门外形,减少了并发症,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王涛;杨熊飞;张维胜;王晓英;杜斌斌;冯丽莉;吕耀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PPH结合硬化剂注射和肛门紧缩术治疗Ⅱ度直肠脱垂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40~50岁;病程10~15年.均为Ⅱ度直肠脱垂,直肠脱出长度3~8cm,肛门功能均较好,能有效的控制排便,但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松弛,括约肌持续收缩乏力,轻轻牵拉肛门均有黏膜外翻,其中1例伴有肛周皮肤严重湿疹.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