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效果观察

余成栋

关键词:混合痔, 多模式镇痛, 围手术期, 疗效
摘要:为了探讨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估多模式镇痛方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肛肠科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术前疾病介绍、心理疏导、疼痛知识教育;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技巧、复方亚甲蓝混合液于肛周皮下及结扎基底部点状注射;术后2h常规肌内注射氯诺昔康及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药协定方局部超声波熏洗坐浴及红外线理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模式.观察2组视觉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术后4、8、12、24、48、72、96h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4、8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方法能有效控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早日康复.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吻合器治疗内痔的研究进展

    自Payne等[1]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概念至今,外科治疗的理念已经迈入微创化时代.MIS是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整体概念,终目的是“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小的手术切口、轻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少的瘢痕愈合”[2].痔病的微创治疗并非某种术式,而是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体现在治疗方法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操作过程及术后治疗中.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术式尤为重要[3].本文就近年来吻合器治疗痔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珊珊;王业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

    为了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238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治疗组(119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对照组(119例)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差异.观察2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显示,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水肿、康复时间、远期复发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PPH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混合痔近期疗效优越的一种微创手术,但其远期复发率较高.

    作者:刘文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次性灌肠器临床效果观察

    肠道准备是腹部肠道术前准备的关键,术前灌肠是肠道准备的常用手段,术前肠道准备工作多而繁琐.我院选用成都普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灌肠器做术前肠道准备工作,并与肥皂水灌肠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安辉;杨向东;贺平;袁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1例

    患者男,55岁,农民.因腰臀部疼痛1个月,伴排尿困难、大便失禁10d.于2015年10月23日收住我科.伴有2型糖尿病和腰椎间盘脱出.10 d前出现排尿困难、大便失禁.腰臀部麻木、疼痛,活动不便,偶感双下肢放射痛,伴排尿困难、大便失禁.脊柱:腰骶部两侧不对称,右侧微高突,有淤青,无压痛、叩击痛.

    作者:高培峻;张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胶圈套扎法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内痔的疗效对比观察

    为了观察胶圈套扎法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科2014年8月至2015年02月收治的78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对照组采用内痔硬化剂注射术,比较2组术后疼痛评分、治愈率、肛门坠胀、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显示,术后疼痛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坠胀等并发症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内痔胶圈套扎术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连少雄;张义;邹智勇;冯彬;伍桂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治疗五更泄46例疗效观察

    五更泄又称“肾泄”,是中医“泄泻病”中的一种常见分型.我科应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该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6年.中医辨证均为肝胆郁热证.

    作者:雒福东;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茧症1例报告

    患者男,39岁.因阑尾切除术后,反复肠梗阻15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全腹软,略膨隆,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05g/L,C反应蛋白28.360mg/L,血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片、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脾脏轻度肿大,前列腺增生,肠管轻度扩张.小肠造影示:上消化道及小肠充盈及通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倪平;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脱垂性痔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脱垂性痔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2.1)分,痔脱垂评分平均为(1.5±0.7)分,肛门坠胀评分为(0.7±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能够减轻患者痔脱垂、肛门坠胀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赵高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使用抗生素手术根治肛周脓肿60例疗效观察

    肛周脓肿多数需在局麻、骶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脓肿切开、挂线治疗,术后多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我们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一次性手术根治低位肛周脓肿60例,疗效确切,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肛周脓肿120例.其中,男72例,年龄16~70岁,平均38.8岁;女48例,年龄17~58岁,平均34.5岁.病程3~14 d,平均4.8d.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均确诊为低位肛周脓肿,排除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排除年老体弱、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病症.

    作者:谭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肛痛宁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自制肛痛宁熏洗剂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6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采用肛痛宁熏洗坐浴;对照组70例选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止痛消肿、肛门坠胀、便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中药肛痛宁熏洗剂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加快创面修复,疗效确切.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功能性便秘定义及分型的研究现状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便秘类型.女性与男性患者比例约3.5:1,6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为15%~20%.美国、英国和加拿大10 %~15%的人群受到便秘的困扰,亚洲地区患病率约14%[1-5].随着临床对功能性便秘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其定义和分型等基础理论存在分歧.因此,进一步规范功能性便秘的定义和分型对于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泽旭;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痔并发睾丸不全扭转1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4年就诊.诊断: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腰俞穴麻醉下行直肠黏膜套扎术和外剥内扎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5 h后,患者突发睾丸剧烈胀痛,大汗淋漓.患者病情:无明显诱因突然右侧睾丸剧烈胀痛,自觉右侧睾丸位置上移;既往无睾丸疼痛及其他病史.查体:阴囊部位未见肿胀、皮色未见改变、皮温不高,右侧睾丸有触痛,位置较左侧有所上移.

    作者:侯长城;王月月;王栩芮;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痔瘘术后大出血3例原因及治疗分析

    痔瘘术后并发大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对3例痔瘘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经急诊处理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23~75岁,平均45岁.3例患者均在术后数小时出现肛门下坠感,随后排出大量鲜血便,伴休克表现.

    作者:秦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四步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出血50例疗效观察

    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四步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出血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肛肠病》ZY/T001.7-1994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4岁.病史1~30年.其中混合痔之内痔Ⅱ期7例,Ⅲ期40例,Ⅳ期3例.50例中,一次出血约20 mL 5例,一次出血约50 mL 10例,一次出血>50 mL且不高于500 mL者20例,一次出血≥500 mL 15例.合并脑梗塞病史16例,心肌梗塞病史8例;高血压病2~3级18例.

    作者:张金恩;刘俊利;张相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150例临床观察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对150例中重度混合痔住院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男96例,女54例;年龄25~71岁,平均45.6岁.病程3~33年.诊断均符合Salvati分类法的Ⅲ~Ⅳ期内痔.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中,37例有外痔切除史,10例有内痔结扎史.治疗过程中,对63例外痔严重者加行了外剥内扎术.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肠康1号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肠康1号保留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36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用肠康1号保留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2个疗程(16 d).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混悬液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16 d).结果显示,治疗组68例,治愈56例,有效10例,治愈率82.4%,总有效率97.1%.对照组68例,治愈33例,有效27例,治愈率48.5%,总有效率88.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肠康1号保留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UC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姣;贾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了提高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了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6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传统手术基础上应用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手术切开治疗.术后观察创面大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创面小,愈合时间短;传统术式术后切口开放,创面大,愈合时间长.结果表明,浮线引流加缝合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党红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波加中药熏蒸及灌肠治疗肛窦炎疗效观察

    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采用微波治疗联合中药肛周熏蒸及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80例肛窦炎患者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20~70岁,平均44.6岁.病程6个月至6年.

    作者:张中华;李莲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5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组)440例,外剥内扎术(对照组)410例.对照2组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30 d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在术后30 d临床疗效、术后尿潴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操作简单,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饶佳;张兵;汪建;牟奇蓉;吴涛;刘光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的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方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加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清洗及换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0 d总有效率96.6%(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52/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出血时间和肛门坠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对于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简便、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常平;陈小品;沈常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