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伦
为了观察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脱垂性痔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脱垂性痔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2.1)分,痔脱垂评分平均为(1.5±0.7)分,肛门坠胀评分为(0.7±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能够减轻患者痔脱垂、肛门坠胀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赵高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三联疗法(止痛如神汤内服外用、牛黄痔清栓纳肛和光子治疗仪照射)治疗肛窦炎98例,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肛窦炎患者98例.其中,男41例,女57例;年龄18~73岁,平均46岁;病程1个月至3年.
作者:王传海;王彩蕾;惠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便秘是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根据我国北京、西安等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发病率为11.5%[1],而且便秘与结肠癌、心、脑血管及老年性痴呆等发生有关.我国结合国内外对便秘概念、病因、神经胃肠病理机制认识研究的新进展,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13,武汉)[2],以指导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慢性便秘.近年来有关便秘的临床药物治疗报道较多,但其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就便秘的中西药物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筱君;李金合;张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女,34岁.因10年前围产期便秘,排便时间延迟,便后剧痛,便新鲜血液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于2009年7月21日入院.入院后查体脉搏72次/min,血压120/80 mmHg.心尖搏动无弥散,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min,节律整齐,心音有力.腹部无阳性征象.肛门检查:胸膝位12点肛缘哨兵痔,大小约2 cm×2.5 cm,呈结缔样增生,柔韧,皮肤与黏膜纵裂深达肌层下,裂口灰暗,肛门痉挛,指诊剧烈疼痛仅入一指,指套染新鲜血液,直肠上端未及异常.辅助检查胸腹心肺未见病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不偏.
作者:戴正平;杨乾;孙志礼;王平;王淑娟;黄岁鱼;邹云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为主要、为复杂.许多细菌对健康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肠道菌.新的研究表明,结构异常的肠道菌群很可能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的直接诱因.
作者:李金顺;胡伯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探讨多切口挂浮线置管引流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疗效,我们采用多切口挂浮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43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单侧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男33例,女10例;年龄16~65岁,平均(24.25±3.62)岁;病程2~7d,平均(3.14±1.62)d.对照组男35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24.14±4.25)岁;病程2~8d,平均(3.21±1.87)d.
作者:杜刚毅;樊红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肛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部位疣状增生形成赘生物.近年来,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欢;席作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方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加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清洗及换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0 d总有效率96.6%(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52/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出血时间和肛门坠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对于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简便、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常平;陈小品;沈常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5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组)440例,外剥内扎术(对照组)410例.对照2组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30 d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在术后30 d临床疗效、术后尿潴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操作简单,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饶佳;张兵;汪建;牟奇蓉;吴涛;刘光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提高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了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6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传统手术基础上应用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手术切开治疗.术后观察创面大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创面小,愈合时间短;传统术式术后切口开放,创面大,愈合时间长.结果表明,浮线引流加缝合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党红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238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治疗组(119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对照组(119例)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差异.观察2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结果显示,2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水肿、康复时间、远期复发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PPH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混合痔近期疗效优越的一种微创手术,但其远期复发率较高.
作者:刘文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主要是结肠动力低下、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所致[1].是以排便困难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在功能性便秘中为常见,约占功能性便秘的45.5%[2].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本文就慢传输型便秘中医药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傅军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五更泄又称“肾泄”,是中医“泄泻病”中的一种常见分型.我科应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该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6年.中医辨证均为肝胆郁热证.
作者:雒福东;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采用口服自拟中药方剂加耳穴压豆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获得较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60例.其中,男75例,女8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2~32年.顽固性排便障碍持续2年以上,无便意或便意差,平均每周自主排便的次数小于3次.经结肠运输试验确认有结肠慢传输改变.
作者:李松恒;黄龙秀;杨向东;魏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肛周脓肿多数需在局麻、骶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脓肿切开、挂线治疗,术后多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我们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一次性手术根治低位肛周脓肿60例,疗效确切,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肛周脓肿120例.其中,男72例,年龄16~70岁,平均38.8岁;女48例,年龄17~58岁,平均34.5岁.病程3~14 d,平均4.8d.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均确诊为低位肛周脓肿,排除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排除年老体弱、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病症.
作者:谭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1年4月至2015年04月,我科采用大肠水疗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20年.治疗方法:首先给予大肠水疗.水温调节至38℃~42℃.再将流量阀门暂时关闭,将流量调节阀调整到适中位置,设定定时器时间后打开运行开关,整机进入水疗工作状态.水疗结束后间隔3h再进行保留灌肠.灌肠液组成:奥硝唑100 ml、庆大霉素16万U、654-2注射液10 mg.1次/d保留灌肠.
作者:李莲英;王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采用微波治疗联合中药肛周熏蒸及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80例肛窦炎患者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20~70岁,平均44.6岁.病程6个月至6年.
作者:张中华;李莲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观察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环状混台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PH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PPH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降低了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刚;朱晔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患者男,39岁.因阑尾切除术后,反复肠梗阻15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全腹软,略膨隆,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05g/L,C反应蛋白28.360mg/L,血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片、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胆囊结石,脾脏轻度肿大,前列腺增生,肠管轻度扩张.小肠造影示:上消化道及小肠充盈及通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倪平;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观察肠康1号保留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36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用肠康1号保留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2个疗程(16 d).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混悬液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16 d).结果显示,治疗组68例,治愈56例,有效10例,治愈率82.4%,总有效率97.1%.对照组68例,治愈33例,有效27例,治愈率48.5%,总有效率88.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肠康1号保留灌肠配合穴位艾灸治疗UC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姣;贾彤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