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服止痛如神汤联合外用苦参洗方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

胡亚军;辛自芳

关键词:
摘要:采用《医宗金鉴》中的治痔方止痛如神汤内服,加外用自拟苦参洗方治疗混合痔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个月至10年.根据患者体征和临床表现分为Ⅳ期.Ⅰ期:轻度期(大便疼痛,肛门周围瘙痒,便时出血)32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150例临床观察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对150例中重度混合痔住院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0例,男96例,女54例;年龄25~71岁,平均45.6岁.病程3~33年.诊断均符合Salvati分类法的Ⅲ~Ⅳ期内痔.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中,37例有外痔切除史,10例有内痔结扎史.治疗过程中,对63例外痔严重者加行了外剥内扎术.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5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组)440例,外剥内扎术(对照组)410例.对照2组术后疼痛、术后尿潴留、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30 d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在术后30 d临床疗效、术后尿潴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操作简单,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

    作者:饶佳;张兵;汪建;牟奇蓉;吴涛;刘光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脱垂性痔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脱垂性痔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2±2.1)分,痔脱垂评分平均为(1.5±0.7)分,肛门坠胀评分为(0.7±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能够减轻患者痔脱垂、肛门坠胀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赵高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源性大便失禁1例

    患者男,55岁,农民.因腰臀部疼痛1个月,伴排尿困难、大便失禁10d.于2015年10月23日收住我科.伴有2型糖尿病和腰椎间盘脱出.10 d前出现排尿困难、大便失禁.腰臀部麻木、疼痛,活动不便,偶感双下肢放射痛,伴排尿困难、大便失禁.脊柱:腰骶部两侧不对称,右侧微高突,有淤青,无压痛、叩击痛.

    作者:高培峻;张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肛周湿疹的治疗现状

    肛周湿疹系非感染性炎症疾患,可辐射到臀部、会阴、阴囊等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本文就肛周湿疹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1 中药治疗本病中医称“浸淫疮”“血风疮”“风湿疹”“顽湿”等.认为本病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血虚生风生燥,风燥相结,肌肤失荣;或脏腑蕴毒,浊气下降,尿粪浸渍;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中医多从清热利湿、凉血疏风和养血疏风、健脾利湿论治.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环状混台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PH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PPH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外痔切除切口减压联合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明显降低了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刚;朱晔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了提高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了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6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传统手术基础上应用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手术切开治疗.术后观察创面大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浮线引流加缝合法创面小,愈合时间短;传统术式术后切口开放,创面大,愈合时间长.结果表明,浮线引流加缝合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党红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波加中药熏蒸及灌肠治疗肛窦炎疗效观察

    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采用微波治疗联合中药肛周熏蒸及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80例肛窦炎患者中,男35例,女45例;年龄20~70岁,平均44.6岁.病程6个月至6年.

    作者:张中华;李莲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期内痔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Ⅱ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应用一次性痔疮套扎器对70例Ⅱ期内痔患者施行套扎痔核本体的套扎术.结果显示,术后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症状完全消除,以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症状消除者为54例(96.4%).术后并发症中肛门坠胀感14例(12.3%),术后疼痛7例(5.6%),术后肛缘水肿2例(2.8%),术后迟发性大出血1例(1.4%).术后回访患者满意者57例(81.4%),基本满意12例(17.2%),不满意1例(1.4%).结果表明,RPH套扎Ⅱ期内痔的痔核本体,能够改善Ⅱ期内痔患者的便血、脱出等临床症状,且操作简便,在正确操作及熟练掌握套扎位置的情况下,无明显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金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亚甲蓝注射配合中西药治疗肛门瘙痒症115例

    近年来,我院采用亚甲蓝长效制剂肛周皮下注射配合中西药联合治疗肛门瘙痒症115例,疗效满意,结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0-2015年我院收治肛门瘙痒症患者115例.其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其中抓痕血痂渗出20例,皮肤皲裂43例,肛门皮肤增厚及苔癣样改变52例.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肛门瘙痒症.

    作者:黄恒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肛痛宁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自制肛痛宁熏洗剂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6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采用肛痛宁熏洗坐浴;对照组70例选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止痛消肿、肛门坠胀、便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中药肛痛宁熏洗剂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加快创面修复,疗效确切.

    作者:张永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治疗五更泄46例疗效观察

    五更泄又称“肾泄”,是中医“泄泻病”中的一种常见分型.我科应用葛根芩连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该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6年.中医辨证均为肝胆郁热证.

    作者:雒福东;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为主要、为复杂.许多细菌对健康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肠道菌.新的研究表明,结构异常的肠道菌群很可能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的直接诱因.

    作者:李金顺;胡伯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物反馈技术在肛瘘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探讨生物反馈技术对肛瘘手术患者肛门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效果,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低位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在术前1周内和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生物反馈干预,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干预,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观察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术后未进行生物反馈干预前,其有效率和治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生物反馈干预后,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肛瘘术后患者早期进行生物反馈干预,可明显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减轻大便失禁症状,缩短恢复时间.

    作者:黄明华;叶俊华;邝应奇;谷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痔并发睾丸不全扭转1例

    患者男,30岁.因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4年就诊.诊断: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腰俞穴麻醉下行直肠黏膜套扎术和外剥内扎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5 h后,患者突发睾丸剧烈胀痛,大汗淋漓.患者病情:无明显诱因突然右侧睾丸剧烈胀痛,自觉右侧睾丸位置上移;既往无睾丸疼痛及其他病史.查体:阴囊部位未见肿胀、皮色未见改变、皮温不高,右侧睾丸有触痛,位置较左侧有所上移.

    作者:侯长城;王月月;王栩芮;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切口挂浮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

    为了探讨多切口挂浮线置管引流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疗效,我们采用多切口挂浮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43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单侧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男33例,女10例;年龄16~65岁,平均(24.25±3.62)岁;病程2~7d,平均(3.14±1.62)d.对照组男35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24.14±4.25)岁;病程2~8d,平均(3.21±1.87)d.

    作者:杜刚毅;樊红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坐浴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组应用自拟中药方熏洗坐浴,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果表明,中药熏洗坐浴能使混合痔术后创面恢复快,缓解疼痛.

    作者:郭金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雷火灸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肛肠科运用雷火灸,通过灸三阴交、中极、关元等穴位刺激其相关经络,来治疗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尿潴留,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结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我科共收治100例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住院患者.其临床症状均符合《痔病》(2005年版)中尿潴留的诊断标准.

    作者:李晶;朱成占;邓敏;陈菊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次性灌肠器临床效果观察

    肠道准备是腹部肠道术前准备的关键,术前灌肠是肠道准备的常用手段,术前肠道准备工作多而繁琐.我院选用成都普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灌肠器做术前肠道准备工作,并与肥皂水灌肠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安辉;杨向东;贺平;袁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的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方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加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清洗及换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10 d总有效率96.6%(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52/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出血时间和肛门坠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对于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简便、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常平;陈小品;沈常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