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莲
为探讨肛周脓肿多重耐药菌(MDRMs)分布及耐药情况,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38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手术切开脓肿留取脓液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Ⅱ做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38例肛周脓肿患者中,有32例患者分离出MDRMs 43株,感染率为21.7%(32/138).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1.1%(22/43),铜绿假单胞菌占23.2%(10/43),肺炎克雷伯菌占16.3%(7/43);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孢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结果表明,肛周脓肿MDRMs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用药,有效控制其产生和传播.
作者:秦中国;张学辉;卢艳;王青;沈永杰;王宏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学认为,其属于“泄泻”“腹痛”“肠痹”“痢疾”范畴.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感,或腹泻腹痛交替出现.病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长期迁延不愈容易导致泄泻,且有癌变可能.临床治疗本病多以西药抗感染、对症处理、抑制免疫反应、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近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将采用此法治疗的UC患者疗效与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法治疗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袁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2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及渗液)、痔核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显示,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渗液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文华;杨学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便秘是产后常见的病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将给产妇的饮食睡眠、乳汁分泌及营养状况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引发痔疮,诱发心脏病和脑出血等疾病,应引起重视.临床治疗上,常采用中药汤药、按摩、针灸、耳穴、中药灌肠、穴位敷贴等法治疗产后便秘,其中以中药汤剂治疗为主.现将产后便秘的治疗方法概述如下.
作者:刘春强;谭红;肖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笔者对肛裂术后患者给予中药液熏洗坐浴,与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药坐浴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若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比较不同脓腔处理方法对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确诊为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浮线引流,对照组给予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引流,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肛门潮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浮线引流治疗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洪涛;赵莉;张庆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观察和评价降低TST荷包缝合高度治疗痔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常熟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拟行TST治疗的100例痔患者进行研究,术中将荷包缝合高度降至齿状线上1.5~2.5 cm,观察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83例(83.0%),好转17例(17.0%),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25.0 min,平均住院时间9.2d,平均住院费用10 822元.术后无一例发生尿潴留、大出血,5例排尿不畅;术后1周后肛门坠胀及疼痛轻微.术后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顽固性肛门直肠痛、直肠阴道瘘、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降低TST荷包缝合高度治疗痔病安全可行,疗效可靠,肛门功能保护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华;季利江;谷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因“肛周肿痛20余天,肛周脓肿术后3d”于2013年2月26日14:58入院.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呈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3d前于外院行肛周脓肿手术(具体治疗过程不详).术后肛周肿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伴烦躁不安,行走不便.我院以“肛周脓肿术后感染”收住院.查体:体温36.9℃,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查体合作.心肺腹检查阴性(一).专科情况:(截石位)肛周、会阴部及阴囊皮色潮红,3~5点位距肛缘约2 cm处见一约1 cm×2 cm大小的手术切口,大量脓液溢出,恶臭,切口周围见大量缝扎线及橡皮筋.
作者:杨兴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32岁.因“反复便时肛门肿物脱出4年,肛旁肿痛3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于入院后第2天上午在全麻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外剥内扎术,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术后7h患者诉小腹胀痛难忍,小便排出困难,腹部叩诊提示脐下5横指尿液充盈,予以小腹热敷及温灸后患者小便仍未排解,遂予以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各0.5mg穴位注射,用药15 min后患者出现舌强、面肌痉挛、吐字不清、四肢肌肉震颤,稍感呼吸气紧及胸闷不适.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阿托品0.5 mg肌注,补液及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药物浓度及促进药物排出,用药1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30 min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作者:李超;王兰;李思;王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PPH联合R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PPH联合RPH治疗,对照组行双PPH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但观察组术后排便困难、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形成、肛门狭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PPH联合RPH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显著,而且可有效减轻并发症,预防肛门狭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笔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严格按标准筛选后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用RevMan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选取9篇RCTs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病例4 194例(腹腔镜组2073例,开腹组2 121例).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肠梗阻发生率比开腹组低(P =0.008).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
作者:史树勋;张小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结合高位挂线术,手术切口不予特殊缝合处理.对比2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情况(Wexner评分).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均无复发.结果表明,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且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陆彩忠;王明华;张军;唐海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笔者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龙珠软膏外敷换药,以缓解创缘水肿、肛门疼痛,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12月住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27~43岁,平均36.2岁.对照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25~45岁,平均38.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白凤全;董文娟;谢敏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滋肾止泻合剂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回顾62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其中32例口服滋肾止泻合剂治疗(治疗组),3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在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镜下肠黏膜病变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滋肾安神合剂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公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调查华东地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情况,为肛肠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入户调查和集中体检法,对华东地区肛肠疾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9 939人中,肛肠疾病患病率为43.53%(8 679/19 939).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生活越紧张、越不规律,睡眠越不充足,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患病率越高;蔬菜水果摄入越多的人群患病率越低;经常摄入辛辣食物的人群患病率较高;随着吸烟、饮酒的频率增加,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结果表明,华东地区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较高,肛肠疾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工作、生活、饮食等密切相关.
作者:覃金玲;王业皇;谭静玲;夏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我科采用分型中药熏洗坐浴法治疗肛门湿疹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8~60岁;风热郁结型25例,风湿夹热型25例.
作者:陈开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改良PPH(C形切除吻合术)治疗内痔、混合痔患者3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00例患者均符合《ZY/T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其中男173例,女127例;年龄23~75岁,平均45.0岁;病程1~15年,平均8年;Ⅱ期内痔68例,Ⅲ期内痔86例,混合痔146例.主要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出,或有鲜血便.36例患者混合痔嵌顿伴炎性、血栓外痔形成.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先在内镜下植入金属支架,后在腹腔镜下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7例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资料.结果显示,37例患者术中发现肠道准备充分、肠道水肿控制良好,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7d,发生吻合口漏1例(2.7%),平均住院时间为17.5 d(15~21 d),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结果表明,双镜联合技术治疗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吻合口漏发生率低,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其需要外科医师与内镜医师共同参与,且技术要求高.
作者:徐天生;林水泉;刘明胜;高静;徐建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24岁.因“肛内出血13d,加重5h”于2015年10月30日凌晨3时急症收入院.入院查体:骑伏位,肛门3、7、11点处可见手术创面,伴鲜红色血液渗出,腹胀,轻微汗出,肛门疼痛,眼睑色苍白,伴身体乏力,小便调,纳眠欠佳.患者于2015年10月17日于济南某医院行内痔套扎并HCPT(高频电容场痔治疗术)治疗,术后48 h内先后2次出血,曾予缝合止血,效果欠佳.术后第6天出现便血,呈点滴状,量多,于手术医院复查,再次予以缝合、纱布压迫止血,出血情况有所缓解.以后每日仍有渗血,白天量少,夜间量多伴少许血块.现因肛门大出血急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2/76 mmHg;血常规:WBC 5.02× 109/L,RBC 3.80×1012/L,Hb122 g/L.
作者:傅启旭;王立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婴幼儿肛周脓肿常需手术治疗.本研究对比单纯切开引流和一次性切开挂线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40例婴幼儿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例;年龄3~12个月,其中3~6个月13例,6~12个月7例;左侧肛周脓肿12例,右侧肛周脓肿7例,后位肛周脓肿1例.对照组男20例;年龄2~18个月,其中2~6个月16例,6~12个月2例,12~18个月2例;左侧肛周脓肿14例,右侧肛周脓肿3例,肛门后脓肿2例,会阴肛门脓肿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闫伟鹏;宋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