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景森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IL-8、hs-CRP、TNF-α)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血清HBV-DNA定量.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HBV-DNA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ALT、ALB、TBIL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可明显降低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HBV-DNA定量,改善ALT、ALB、TBIL肝功指标.

    作者:姚克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NIHSS评分和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世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脑瘫患儿家庭康复与第一照料者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脑瘫患儿家庭康复与第一照料者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10例0~3岁脑瘫患儿及其第一照料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家庭康复完成情况及第一照料者社会支持度情况.结果:①家庭康复的完成情况与第一照料者在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主观支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家庭康复完成情况与所有社会支持维度和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社会支持利用度正相关更显著(P<0.01);第一照料者为患儿父母时,家庭康复完成情况与所有社会支持维度和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相关(P<0.01);第一照料者为患儿祖辈时,家庭康复完成情况与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和支持总分无相关性(P>0.05),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开展与第一照料者社会支持程度存在相关性.

    作者:顾丽慧;沈敏;徐纯鑫;陈秀华;戴燕琼;牛秀莲;严隽陶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损伤患者失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损伤患者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脑损伤失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等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组间在失语指数(AQ)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损伤失语患者开展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清Gal-3、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Gal-3、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和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患者的血清Gal-3、NT-pro-BNP水平及LVEF,分析CHF患者中血清Gal-3、NT-pro-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CHF患者血清Gal-3、NT-pro-BNP水平均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发生者血清Gal-3、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者,LVEF明显低于未发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CHF患者血清Gal-3与LVEF呈负相关(r=-0.653,P<0.05),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1,P<0.05).结论:血清Gal-3、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可以反映CHF的严重程度,可将这两个指标应用于临床早期对CHF的诊断和治疗中.

    作者:邓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可疑肺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早期肺癌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的CT征象;比较早期肺癌患者中腺癌和鳞癌患者的CT征象;比较不同腺癌类型患者的CT征象.结果:以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为95.31%(61/64),灵敏度为95.74%(45/47),特异度为94.12%(16/17),阳性预测值为97.83%(45/46),阴性预测值为88.89%(16/18);早期肺癌患者边缘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的磨玻璃影发生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磨玻璃影类型及边缘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爱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品管圈活动在儿童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儿童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活动前组和活动后组各50例,活动前组给予常规护理,活动后组在活动前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儿在儿童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敷贴非计划性更换率、导管移位率、导管感染率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组敷贴计划外更换率为16.0%,明显低于活动前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组的导管感染率(0.0)明显低于活动前组的10.0%;活动后组的导管移位率6.0%明显低于活动前组的20.0%(P<0.05);活动后组患儿家长满意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活动前组的78.0%(39/50)(P<0.05).结论:儿童中心静脉置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

    作者:陈黎静;张立;孙玮宗;陆群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的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39%(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好,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髋关节恢复速度.

    作者:王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胸外科手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4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心脏手术患者,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240例心脏手术患者中,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为8.33%(20/240),且感染率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而明显升高(P<0.05);颈内静脉导管感染率为10.71%(15/140),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的5.00%(5/100)(P<0.05);三腔导管感染率为15.56%(14/90),明显高于双腔导管的4.00%(6/150)(P<0.05).结论:置管时间、置管部位与导管种类均是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寻找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徐黎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波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MWA)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W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治疗前后CD8+、CD4+水平、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6%(4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0%(30/53),复发率为1.89%(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

    作者:刘彦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Roy适应模式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究Roy适应模式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7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oy适应模式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自护能力(ESCA)评分,比较两组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0%(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2%(1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7.10%(6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5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可显著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及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宋桢存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结局与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健康结局与其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老年CHF患者及其300例照料者作为观察对象,随访1年,采用CHF PRO量表评估患者的健康结局,采用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问卷对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与老年CHF患者健康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PRO总分为(160.49±27.33)分,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问卷总分为(56.30±7.35)分,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均是CHF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与患者健康结局呈高度正相关(r=0.568,P<0.01),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对患者健康结局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β=0.611,P<0.01),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可单独解释患者健康结局30.3%的变异量.结论:家庭照顾者疾病管理行为是老年CHF患者健康结局的预测因素.

    作者:潘泳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PCI的开展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择期PCI治疗,观察组行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和95.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但急诊PCI手术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优于择期PCI治疗.

    作者:刘翔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牵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牵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观察组用牵引+关节松动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手指麻木、局部僵硬、活动受限、颈棘突旁压痛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牵引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王元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瓣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老年心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行机械瓣膜置换术,观察组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LVEDD)、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瓣膜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

    作者:刘罡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择取高血压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朱兆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1例线粒体脑肌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分析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启动高钾血症护理,同时给予饮食管理、视力下降护理、癫痫护理、活动训练及出院指导.患者血钾很快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减轻,终好转出院.

    作者:张天愉;蒋紫娟;曹峰;朱慧敏;管丽;李媛媛;周倩;高洁;赵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及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评分,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RBANS量表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临床分型、病程,有无职业、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RBANS总分及5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者仅视觉广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RBANS量表总分及言语功能、注意、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住院次数患者言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视觉广度呈负相关(P<0.05),学历与即刻记忆、注意、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住院次数与言语功能、注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住院次数、学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作者:葛传惠;宋红涛;曹迎春;赵婷婷;李淑彦;窦丽丽;翟长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在重症急性肾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肾衰患者78例,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血尿素氮等指标,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0.27±5.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1±8.24)分(P<0.05).结论:积极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进行施治,可取得比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更显著的成效,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死亡的风险.

    作者:赵亮;侯超;胡少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音乐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率、肺功能指标水平及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喘息、气促、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能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改善肺功能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和家长满意度.

    作者:董百灵;石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