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华荣;顾军;徐宏亮;倪英杰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 锁骨钩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57岁,平均33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d,术后抗生素使用不超过3d.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组20例,锁骨钩钢板组20例,分别观察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Endobutton纽扣钢板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与锁骨钩钢板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早期并发症,每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脱出,无关节再脱位发生.结论 双Endobutton技术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手术切口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目的 总结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l8例经病理证实的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或MRI),与病理对照,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11例发生于20岁以下,女性12例;病灶体积常较大,12例大径线大于3 cm;CT值约20~40 Hu,大部分密度均匀;T1WI信号较低,T2WI呈高信号,2例其内可见低信号;增强扫描早期无强化,延迟期轻度强化.结论 后纵隔神经节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通过影像学方法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王兰菁;许乙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癌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抗原适配子的筛选及其应用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适配子快速检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方法 利用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其高特异性适配子,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亲和力,终选出一条高亲和力、强特异性的适配子.枸橼酸钠还原法制备纳米金颗粒.建立基于免标记纳米金和适配子的分析方法,并对其方法进行考察.结果 通过6轮筛选得到三条NSE的高特异性、强亲和力的适配子,其中,a适配子特异性高.同时利用筛选得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a适配子和纳米金颗粒建立一种快速检测NSE抗原的方法.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为肺癌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作者:赵运旺;朱家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下肺动脉直径联合肺动脉压力值在肺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右下肺动脉直径联合肺动脉压力值在肺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49例确诊肺心病患者为肺心病组;以同期收治的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31例患者为COPD组;以及无心肺疾病的30例就诊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使用CT测量上述各组的右下肺动脉直径,心脏彩超测量肺动脉压力,比较各组的指标变化,并分析各指标与肺心病病程的关系.结果 随着肺心病病程的进展,右下肺动脉直径增大;对照组和肺心病组的主肺动脉直径及肺动脉压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心病组与COPD组、对照组组间的右下肺动脉直径肺动脉压力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下肺动脉直径/肺动脉压力值变化与肺心病病程进展程度有关,右下肺动脉直径肺动脉压力值是诊断肺心病及其进程的CT监测指标.

    作者:张冬梅;曾峰;王海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腺病毒肺炎降钙素原变化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腺病毒肺炎及非腺病毒呼吸道病毒肺炎儿童、腺病毒普通肺炎患儿及腺病毒重症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水平,了解腺病毒肺炎儿童降钙素原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小儿肺炎的患儿,先通过呼吸道病毒检测将患儿分组,检测腺病毒肺炎组及非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病毒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作两样本t检验;然后把两组降钙素原升高阳性率作X2检验;后把腺病毒肺炎组再分为普通腺病毒肺炎组及重症腺病毒肺炎组,将该两组降钙素原浓度作两样本t检验.结果 腺病毒肺炎组及非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病毒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及降钙素原升高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腺病毒肺炎患儿降钙素原浓度(t=21.772,P=0.000)及降钙素原升高阳性率(X2=313.873,P=0.000)均高于非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病毒组;普通腺病毒肺炎组及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降钙素原浓度有显著差异(t=-11.190,P=0.000),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降钙素原浓度高于普通腺病毒肺炎组.结论 腺病毒肺炎儿童血清降钙素原较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肺炎儿童明显升高,且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降钙素原浓度明显高于普通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中诊治中或应引起重视.

    作者:纪国业;林冬云;朱冬卉;廖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合手术室内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复合手术内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及介入方式治疗巨大蛇形动脉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3例复杂动脉瘤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及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复合手术室内配合情况.结果 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良好,术后无感染并发症.患者出院时GOS评分5分2例,4分l例.结论 复合手术治疗是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对术中护理配合要求高.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术中高效的器械配合、复合手术室内合理的器材布局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苟艳霞;姚艳;王刚;张军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科5例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例,4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40±23.7 min,平均出血量65±15.2 mL,无需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7.4±1.1 d.结论 对于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憩室病例,行经尿道电切术+腹腔镜下膀胱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微创治疗膀胱憩室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谢进东;徐啊白;陈烈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膜联蛋白A1蛋白在异丙酚对脓毒症大鼠肠保护作用中的机制

    目的 观察膜联蛋白A1 (Annexin A1)蛋白在异丙酚对脓毒症大鼠肠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股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脓毒症模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组、异丙酚组、脂肪乳组、内毒素+异丙酚组、内毒素+脂肪乳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1(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中AnnexinA1表达;HE染色比较各组肠组织形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IL-1β,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Annexin A1表达明显降低;脂多糖+异丙酚组IL-1β,IL-6,TNF-α表达明显降低,AnnexinA1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有明显的保护和抗炎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膜联蛋白A1蛋白相关.

    作者:陈茜;赵天云;郭小花;潘永英;刘文兴;宋兴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扩增仪对联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影响

    目的 使用两种扩增仪进行常规扩增和毛细管电泳,观察两种扩增仪对结果的影响以及有何不同.方法 运用PowerPlex试剂盒对DNA在Applied Biosystems 9700和Hema 9700两种扩增仪上进行扩增,扩增包括对血卡进行直接扩增和对提取后的DNA进行扩增,然后在Applied Biosystems 3130XL上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使用同一DNA进行5次重复试验进行扩增仪的稳定性检测;使用7种非人样本DNA进行种属特异性检测;运用不同稀释度的2800阳性标准品进行灵敏度检测;对使用两种扩增仪扩增检测后的所有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 使用两种扩增仪进行扩增检测后,其分型结果在两种扩增仪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其分型结果均稳定准确且在两种扩增仪上呈现一致性,种属特异性检测结果一致,灵敏度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两种扩增仪在进行常规扩增检测时,其结果在两种扩增仪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其结果呈现出一致性,两种扩增仪均可应用于常规扩增.

    作者:吴小芳;陆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联合经会阴与经直肠腔内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肛周感染性病变

    目的 探讨联合经会阴及经直肠腔内高频多普勒超声对肛周感染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55例肛周感染性病变患者(包括49例肛周脓肿及6例肛瘘患者)先行经会阴超声检查,后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探头,观察病灶位置、毗邻结构关系及超声特征,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经会阴超声确诊肛周脓肿48例,肛瘘4例,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后检查可多检出肛周脓肿4例,肛瘘2例,并可对各病灶进行准确定位、Parks分型,清晰显示病灶超声特征.结论 联合经会阴及经直肠腔内高频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肛周感染性病变的解剖定位及周围毗邻结构,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黄建;王锋润;肖善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介入栓塞术中灌注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子宫疤痕妊娠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中灌注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55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甲氨蝶呤组30例,卡铂组25例,甲氨蝶呤组介入栓塞术中灌注甲氨蝶呤+术后24 h术后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卡铂组介入栓塞术中灌注卡铂+术后24 h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结果 甲氨蝶呤组与卡铂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93±1.74 d、6.48±1.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卡铂组患者血β-HCG值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31.27±7.29 d、27.44±6.68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卡铂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5、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4).结论 介入栓塞术中灌注卡铂,能缩短住院时间以及缩短血p-HCG值降至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

    作者:卢斌;徐美芳;刘淮;黄齐香;刘丹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髋部骨髓水肿综合征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髋部骨髓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经临床、MRI及x线3~6个月随访证实13例髋部骨髓水肿综合征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13例MRI检查,5例x线检查.结果 13例髋部骨髓水肿综合征中,右髋8例,左髋5例;病变累及股骨头、股骨颈10例;累及股骨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3例;MRI表现:T1WI低信号13例;T2WI稍高信号或高信号12例,等信号l例;13例STIR或PDW-SPAIR均为高信号;4例关节腔少量积液,呈长T1长T2信号;X线表现:5例股骨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质密度减低;所有病例骨皮质和股骨头外形完整,周围软组织结构正常.结论 熟悉并掌握髋部骨髓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陈超;尹阳;李娜;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科护士焦虑原因和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急诊科护士焦虑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以促进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焦虑原因有:易发生护患纠纷;家庭角色缺失;工作强度大易发生差错;睡眠质量差;职业效能下降.采取对策:管理者合理选择护士;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冲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重视自身调节;提高待遇等.认为管理者要合理选择急诊护士,注重护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急诊护士应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中的矛盾,注意维护自己良好的心态.

    作者:汪洁;曾海燕;罗秋英;黄金花;吴慕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是一组遗传性疾病,虽然它们具有共同的临床特征,但它们也有各自的临床表现,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容易导致临床误诊或漏诊.虽然这组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遗传学改变及基因异常往往是其根源所在,故一旦考虑这组疾病,建议行相关遗传学及基因检测,如果有条件可同时辅助其他检查手段如端粒酶长度等.虽然这组疾病的发病率不高,但随着下一代基因测序检测手段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也为准确诊断疾病提供了有利帮助.造血干细胞移植往往是根治这组疾病的唯一手段,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有其局限性及治疗相关的风险,需根据病情而定.本文将从疾病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这一组疾病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医师能更加深入认识这组疾病,并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

    作者:温贤浩;宪莹;于洁;徐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57岁,平均33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d,术后抗生素使用不超过3d.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双Endobutton纽扣钢板组20例,锁骨钩钢板组20例,分别观察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 Endobutton纽扣钢板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与锁骨钩钢板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早期并发症,每位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脱出,无关节再脱位发生.结论 双Endobutton技术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手术切口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华荣;顾军;徐宏亮;倪英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外科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方法及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内固定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7例我院脊柱骨科与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颈椎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13例行肿瘤切除及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组),14行单纯肿瘤切除手术(无内固定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前和术后随访时按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疗效评定标准17分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复查颈椎X线平片及颈椎MRI,了解手术对颈椎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内固定对其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1~56个月随访,平均29.7个月,除2例复发外,其余患者术后根性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反射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11.7分升高至末次随访时14.9分(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有出现鹅颈畸形的现象.结论 无论是否行内固定,颈椎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高飞;薛旭凯;江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融切术与扁桃体剥离术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扁桃体剥离术(传统手术组)和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并根据年龄段再次分2组.分析4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传统手术组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组中低龄组与高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较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作者:李荧;赵宏辉;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验组)及60例同期来我院行体检的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两组观察对象均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同时实施腹部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卵泡数目、卵巢体积、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以及两组观察对象的卵泡数目、卵巢体积、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取阴道超声进行诊断,能较为直观、清晰显示卵巢特征,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谢素瑛;翟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1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3例中12例病变呈弥漫性分布,1例呈局限性分布.其多层螺旋CT表现:(1)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无融合趋势13例;(2)小气道的支气管扩张12例,合并有黏液栓3例;(3)小斑片状实变影8例、小空洞影2例,肺间质纤维化3例;(4)有副鼻窦炎病史11例,常累及上颌窦;(5)DPB治疗前后CT变化,经治疗1~3个月后复查,病变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 DPB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DPB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悦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3例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和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结果 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提高射频消融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蒋居毅;刘天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于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严重的贫血、感染、出血为临床表现的重度骨髓衰竭性疾病.SA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SAA的认识已从宏观微观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对SAA病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T细胞亚群的异常、负性调控因子水平的改变、细胞凋亡等,现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聂玲辉;伍志勇;朱晓光;商建青;陈宝田;朱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