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浩;郑相涛;赵一瑾
目的 建立从石蜡包埋的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病理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的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从10例儿童T-LBL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PCR反应扩增后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并确定致病位点,所获得的致病突变采用Sanger测序法测序确认,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10例石蜡包埋T-LBL组织标本中均成功提取到基因组DNA,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开展全外显子测序测序均检测到致病突变;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经Sanger测序法验证,证实致病突变确实存在,且与Sanger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全外显子测序测序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的儿童T-LBL病理标本的致病突变.
作者:姚新原;温贤浩;宪莹;朱进;肖剑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肝血管瘤是常见病,目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其自发破裂的概率低,但一旦破裂有致命危险,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显著的优势在肝血管瘤治疗中被临床与患者广泛接受,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尚存争议,临床治疗中否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治疗方式的选择未有统一指南,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物浓度的控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估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就目前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存在的几点分歧进行综述.
作者:虞晓龙;李建柯;石红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食管引流型喉罩又称为双管喉罩,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食管引流型喉罩包括Proseal喉罩、在Proseal喉罩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Supreme喉罩、无套囊的I-gel喉罩和SLIPA喉罩.相比普通喉罩,食管引流型喉罩对通气罩进行了改进,并增加了对胃肠道起到密封和引流作用的引流管.作为第3代喉罩,其密闭性更强,可调整性更高,防误吸能力更好.随着食管引流型喉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大大提高,其临床应用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麻醉医生的青睐.
作者:潘晓燕;王益敏;梁飞;邓海洪;林建国;肖晓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肺癌是全球几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于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首位.小细胞肺癌是肺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易转移、预后不良等特征.而临床上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仍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等综合治疗.虽然,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敏感,但80%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及几乎所有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都会发生肿瘤复发及进展,且化疗的毒副作用大.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癌症的诊治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其中生物治疗方法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免疫治疗,特别是研究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达到抗癌的作用.本文旨在阐述小细胞肺癌生物学研究及其治疗进展.
作者:苏晓芳;郭凌宏;黄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GATA3结合蛋白(GATA3)、特异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和乳腺珠蛋白(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探讨GATA3在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4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替代多基因分子检测,把乳腺癌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A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B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C型);三阴(D型),每型各16例.使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TA3、GCDFP15和MGB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利用H-score评分(0~300):计算染色程度(0~3+)和染色范围(0%~100%),设定H-score评分得分界值≥50作为阳性结果评定3种抗体在替代分子分型的敏感性.结果 GATA3在A型和B型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ATA3在C型和D型的敏感性与其它两种抗体相比未显其优越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的表达程度不同:在A型和B型显示高表达;在C型和D型显示中、低表达;而GCDFP15和MGB在替代分子分型中表达程度无差异.GATA3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表达显示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26>0.75,而GCDFP15的Kappa值为0.492<0.75,MGB的Kappa值为0.593<0.75,显示一般的一致性.结论 GATA3在原发和配对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表达有很好的一致性,GATA3在乳腺癌替代分子分型中敏感性有差异:GATA3在A型和B型显示高表达和高敏感,GATA3在C型显示中度表达和敏感,在三阴癌显示低表达和低敏感性.应重新评估GATA3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尤其是三阴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文钦;杨宇琼;卢善明;朱文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结直肠癌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居于前列,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虽然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但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仍然不佳,因此需要深入理解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竞争内源性RNA理论的提出加深了对肿瘤形成机制的理解.竞争内源性RNA理论认为假基因转录本、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mRNA能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它们拥有编码蛋白mRNA相同microRNA反应元件,能竞争结合microRNA的结合位点,影响功能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近来大量研究表明竞争性内源性RNA分子在结直肠癌恶性行为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梳理,本文目的 在于将这些在结直肠癌中研究的竞争性内源性RNA分子进行归类,并阐述这些分子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作者:段巧斌;俞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本文报告1例左肾动脉IIC类变异.患者术前行腹部增强CT扫描,发现其左肾动脉走行存在变异.肾动脉变异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然而在肾脏疾病的外科治疗中,解剖变异的发生却易引起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术前对肾动脉走形及变异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减少泌尿外科手术的术中损伤、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镱;陈新华;陈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β-HCG、VEGF、PAPP-A联合经阴道三维彩超在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诊断和临床效率评价.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和排除条件的32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同质性原则随机抽选32例正常宫内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人员血清中β-HCG、VEGF、PAPP-A的差异,并通过计算实验组β-HCG、VEGF、PAPP-A的百分位数(P85、P15)作为诊断切割值,通过计算切割值单独、两者联合、三者联合、三者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变化来评价不同诊断方式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率.结果 实验组中β-HCG、PAPP-A浓度明显降低,分别为:3064.43±916.87 U/L、102.55±26.30μg/L,而VEGF浓度则明显升高,浓度为:487.02±128.98 pg/mL;对照组中β-HCG、PAPP-A浓度差分别为:8532.84±1281.97 U/L、193.24±51.77μg/L,VEGF浓度为:116.77±60.71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实验组中β-HCG、PAPP-A百分位数P85值,以及VEGF的百分位数P15值作为诊断切割值,确定妊娠8周后血清β-HCG低于4026.02 U/L、PAPP-A低于132.28μg/L、VEGF高于347.94 pg/mL作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和正常宫内妊娠的界限值.当以上述指标单独作为输卵管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时,其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9.88%、70.71%、73.29%.当任意两者进行联合诊断时,符合率分别为85.03%、84.89%、86.10%.3者联合进行诊断时符合率达91.87%.而同时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时,诊断的符合率提高至97.88%.结论 β-HCG、VEGF、PAPP-A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输卵管异位妊娠诊断的参考指标,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时可以获取满意的诊断符合率及诊断效率,值得临床工作中的广泛推广和常规化使用.
作者:徐瑾;陈国斌;刘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且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切口愈合良好的患者779例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原因,探讨如何能够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加速切口愈合.结果 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88%,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应从孕期保健、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几个方面着手预防,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后,及时敞开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有利于愈合.
作者:阮冀;李占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长效奥曲肽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治疗药物,因其药理作用、药物制剂以及药品价格的特殊性,在注射操作长效奥曲肽与一般的药物注射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2012年3月起开始使用长效奥曲肽(善龙)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总结了一套长效奥曲肽注射操作方法,从用药前、中、后3个环节做好护理工作,结果显示确保了药物的疗效,本体会值得借鉴.
作者:李际敏;谢翠华;罗祥蓉;蒋娅;周琳;曹瑛;张倩;孟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回顾以往基于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方位的方法,提出更加可靠的测量工具.方法 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基于髋关节正位X线片拟合臼杯开口椭圆的新方法,并测量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臼杯的前倾角和倾斜角.由4名骨科医生完成信度实验,评价该测量方法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信度.结果 椭圆二次导数函数图可知,椭圆切线斜率的变化率在长短轴附近小,距离长短轴端点越近,所选拟合点对拟合椭圆形态的影响也小.观察者内信度表明:前倾角和倾斜角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16(95%CI:0.858~0.954)和0.948(95%CI:0.910~0.972).观察者间信度结果为:前倾角和倾斜角的组间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893(95%CI:0.821~0.941)和0.937(95%CI:0.892~0.966).结论 基于椭圆导数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方位的新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位置.
作者:李栋;苏秀云;王华琼;孙大炜;赵鹏;范德森;张健;蒋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160例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信息,将其分为冗余组和非冗余组.测量狭窄处椎管前后径、狭窄层面硬膜囊面积、马尾神经冗余相对长度等数据;记录性别、年龄、腰椎管狭窄的位置、狭窄处突起是否锐利、是否多节段狭窄等参数.统计上述变量是否与马尾神经冗余征及马尾神经冗余相对长度相关.结果 不同马尾神经冗余征的性别、年龄、腰椎管狭窄的位置、狭窄层面硬膜囊面积、狭窄处突起锐利、多节段狭窄等变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腰椎管多节段狭窄(P<0.01),不同性别、狭窄处是否突起锐利、狭窄处椎管前后径的马尾神经冗余相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尾神经冗余是一种与腰椎管狭窄相关的MRI征象,其中性别、年龄、腰椎管多节段狭窄、狭窄层面硬膜囊面积、腰椎管狭窄的位置、狭窄处锐利突起等均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田素升;孟庆鑫;李学栋;范海涛;燕桂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药物康普瑞汀磷酸钠(CA4P)对人胶质瘤细胞U87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 体外培养U87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CA4P处理,CCK8方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U8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处理后U87细胞中E-Cadherin蛋白.Path Scan对相关激活的通路进行检测.结果 CA4P能够明显抑制体外U87细胞增殖.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表明CA4P能够在体外抑制U87细胞的迁移能力,CA4P浓度为50 nmol/L和100 nmol/L能显著抑制迁移(P<0.001).不同浓度的CA4P作用细胞24 h后,E-Cadherin的蛋白水平随着CA4P的浓度增加而增高.Path Scan结果表明,细胞内信号通路Akt,Bad,SAPK/JNK,S6 ribosomal Protein被激活.结论 CA4P能够抑制人U8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可能与Akt,Bad,SAPK/JNK的上调和S6 ribosomal Protein下调有关.
作者:郭曼岚;刘蔚雯;勾梦壮;刘亚伟;陈腾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的CT特点,探讨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特征对其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9例277个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钙化结节的CT特点,重点观察结节钙化的大小、边缘、位置及数量.结果 纳入259例患者,年龄16~84岁(54.73±12.43岁),男性66例,女性193例.总277个钙化结节,良性钙化结节205个,占总钙化结节74.01%,恶性钙化结节72个,占总钙化结节25.99%.边缘毛糙、微小钙化(直径<2 mm)的恶性率明显高于边缘光滑、粗大结节样的钙化组(χ2=13.669~13.950,P<0.001).边缘毛糙、细颗粒微钙化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30.56%、59.72%,特异度分别为88.29%、65.36%,准确度分别为73.29%、63.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7.83%、37.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5%、82.21%.良恶性结节平均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2,P<0.001).良恶性钙化结节在位置、数量、形状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检查甲状腺结节钙化特点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有重要指导意义,微钙化、钙化结节边缘毛糙提示恶性结节,临床医生对这类结节应提高警惕并应进一步细针穿刺检查.
作者:黄玉娃;朱新进;靳仓正;陈晓枫;陈丽贤;李康倩;蔡凯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影像学检查是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诊断与监测的重要手段,多种影像学征象与HAML的组织病理、生物学行为相关,并据此可以指导治疗方案、早期评判疗效和预测预后.近年来采用CT增强、CT三维成像,功能与代谢磁共振成像技术,如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肝脏特异性MRI对比剂、磁敏感、MRA成像等,已成为HAML的影像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HAML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宗玉;马宜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局部氧疗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两个医院白内障手术术后角膜水肿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 d开始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1 d开始行局部氧疗,氧流量为5 L/min,1 h/次,2次/d.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7、14和28天中央角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7、14和28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7、14、28天内皮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14和28天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4和28天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局部氧疗可有效减轻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保留更多有功能的角膜内皮细胞,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彤彤;陈俊杰;张剑利;黄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为高原地区特有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在世居人群及长期移居高原人群中均较高,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如果不给予有效控制,将发展成慢性高原病,进而导致右心衰竭终死亡.早期筛查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并断定肺动脉高压程度有利于早期治疗,可延缓发展至慢性高原病的时间,现就目前肺动脉高压监测手段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雪莲;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医院内脑卒中患者人数也持续上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肺活动能力受限,长期卧床导致排痰功能下降,易引起肺水肿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脑卒中患者的转归与康复产生极大阻碍.本文从发病机制对脑卒中相关性肺功能障碍进行了细致全貌分析,系统阐述了其康复治疗的难点,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法,并对卒中后肺康复治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罗文浩;郑相涛;赵一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2家三甲医院6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除了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外,每日添加服用ω-3 PFUA 1000 mg,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别在服用ω-3 PFUA前,服用后2周和服用后4周检测患者氧化-LDL和Lp-PLA2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用ω-3 PFUA前Lp-PLA2和氧化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服用ω-3 PFUA 2周及4周后Lp-PLA2和氧化LDL水平与服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服用ω-3 PFUA 2周及4周后患者Lp-PLA2和氧化LDL水平均显著低于服用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Lp-PLA2水平与患者BMI呈正相关(r=0.32,P<0.05).服用ω-3 PFUA(R2=20.1%,P<0.05)和体质量指数(R2=10.3%,P<0.05)为Lp-PLA2水平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ω-3 PFUA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患者的Lp-PLA2水平,这可能是ω-3 PFUA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机制之一.
作者:蓝先旗;麦惠强;郑伟华;李明星;谭娉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维替泊芬影响肾癌769-P细胞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1、5、10μmol/L)维替泊芬处理肾癌细胞株769-P,分别采用CCK8检测维替泊芬对769-P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维替泊芬促进769-P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周期;划痕实验观察维替泊芬影响769-P细胞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维替泊芬抑制769-P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印迹法分别分析维替泊芬作用于769-P细胞后,CDK4、Bax、CyclinD1、Bcl-2、YAP、TEAD及caspase-3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 维替泊芬对769-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917μmol/L(P<0.05).维替泊芬可诱导769-P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生长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维替泊芬处理后769-P细胞迁移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亦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维替泊芬处理后769-P细胞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受影响,caspase-3被激活,Bax及CDK4表达量增加,YAP、Bcl-2、cyclinD1和TEAD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 维替泊芬具有杀伤肾癌细胞的能力,为探寻肾癌新药开拓了新方向.
作者:刘国钦;胡国强;冼玉荣;曾贵林;李姝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