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玻丽;秦世玉;王晓萌;孙晋虎
目的:应用鼻咽纤维镜( NPF)客观评价广西壮语腭裂患儿术后腭咽闭合情况,分析腭咽闭合不全率( RVPI)和检测语音清晰度( SI),观察腭裂术后语音改善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腭裂治疗水平。方法选择3~6岁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腭裂儿童20例,男10例,女10例,于术后3、6个月分别进行NPF检查,记录静止时腭咽状态和发a、e、i、o、u、w音时腭咽闭合情况,并进行语音清晰度对比分析。结果患儿发a、e、i、o、u、w音时,术后6个月的RVPI较3个月时明显降低( P<0.05)。术前与术后的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SI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腭裂患儿手术后经系统的语音训练,有效的人工干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均有一定改善。
作者:李玻丽;秦世玉;王晓萌;孙晋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前,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逐渐上升,侵袭性肺曲霉病( IPA)已日渐成为严重免疫受损者,如接受器官移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长期应用、肿瘤化疗或患有慢性粒细胞减少症、白血病、HIV感染及其他急危重病的患者死亡的主要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而IPA的确诊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表现、免疫状态、职业史等及各项实验诊断方法检测等。由于传统检查手段的局限性使IPA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或过度治疗,增加了IPA的病死率。因此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是治疗IPA的关键,为此,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关于IPA早期诊断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提高临床诊断IPA感染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段世焕(综述);秦志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前临床对多种胆道疾病多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该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满意。但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逆行性胆道感染带给患者身心痛苦,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胆道感染进行积极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雷(综述);谭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该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8例患者术中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84例,无血管压迫而仅见蛛网膜粘连4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80例,疼痛减轻7例,无效1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一例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恶心、呕吐及眩晕8例,面部感觉麻木8例,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耳漏1例。无死亡及致残患者。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作者:刘若平;肖泉;庞刚;徐柯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2012-02~2013-02收治的195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治愈92例,有效74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85.1%。治疗后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的收缩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P<0.01),疲劳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具有安全、无痛、无创等优点,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小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 HP )的效果。方法将2012-05~2014-05住院治疗的72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4.44%(34/36),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56%(2/36),对照组为11.11%(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序贯疗法根治HP感染,疗效优于传统三联疗法,可选择为本地区根治HP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闭伟文;潘其重;陆日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4-01~2014-12新生儿血培养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率为6.2%(280/4512)。280份标本共检出29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212株,占71.9%(212/295),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59.0%(174/295);革兰阴性杆菌69株,占23.4%(69/295);其他病原菌14株,占4.7%(14/295)。 CNS对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为60.0%~10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西地酸、呋喃妥因、米诺环素耐药率低,为0.0%~15.8%。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耐药率高,为79.5%~97.4%。结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以CNS为主,CNS及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超群;陈翔;李文君;黄海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左旋肉碱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名正常人及36例MM患者(初诊21例,复发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含或不含蒽环类的方案化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浆左旋肉碱水平。结果无论初诊或复发患者的血浆左旋肉碱水平均低于正常人,化疗前复发患者组血浆左旋肉碱水平低于初治患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后1 d及1周患者的血浆左旋肉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含有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可明显降低血浆左旋肉碱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化疗可导致MM患者的血浆左旋肉碱水平低下,化疗过程中补充左旋肉碱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力;马娜;李永敢;莫文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牙周治疗对2型糖尿病( 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 CP)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T2 DM合并CP患者6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牙周治疗,对照组仅授予口腔卫生教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及血糖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较,干预组的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GB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P均<0.05);空腹血糖(FBG)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牙周治疗对T2DM合并CP患者PD、PLI、GBI及HbA1 c下降具有显著作用,但对FBG作用不明显。
作者:徐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使用同一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表分别在2007年、2012年调查南宁市某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22.8%、14.4%、4.2%和2.7%;现在吸烟率、过去12个月饮酒率、中心性肥胖率、肥胖率分别为23.1%、22.0%、60.8%和9.8%。2012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23.2%、19.4%、8.3%和2.8%。现在吸烟率、过去12个月饮酒率、中心性肥胖率、肥胖率分别为17.5%、19.4%、68.1%和16.8%。与2007年相比,2012年高脂血症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4.536,P=0.033和χ2=7.280,P=0.007)。中心性肥胖率、肥胖率呈上升趋势(χ2=5.655,P=0.017和χ2=10.858,P =0.001)。现在吸烟率呈下降趋势(χ2=4.779,P=0.029)。高血压和脑卒中患病率、过去12个月饮酒率变化不大(χ2=0.018、0.017、0.989,P=0.892、0.898、0.320)。结论5年间,南宁市某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显著上升,现在吸烟率稍有下降,应采取控制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针对性的“吃动两平衡”行为干预措施,重点控制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的发生;继续加大控烟、限酒等宣传力度,减缓慢性病危险因素的上升速度。
作者:周芳华;周吉;叶琳;江珊;杨建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筛查情况。方法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对2011-01~2014-11共2160例孕妇进行胎儿肢体畸形筛查,并与引产或分娩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5例,检出率为0.23%,包括足部畸形1例,残肢畸形1例,软骨发育不全1例,成骨发育不全1例,手部畸形1例;后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胎儿畸形共6例,超声检查漏检1例,漏诊的病例为少趾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能及时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耐药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将62例2~3级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负压引流+抗菌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抗菌药治疗,两组均按照接触性隔离实施各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葡萄球菌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敏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吡肟敏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使用智能负压仪实施伤口引流能有效控制和清除传染源,提高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可有效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农月稠;黄秀禄;谭小燕;钟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系统地观察及探讨经直肠超声( TRUS)及超声引导下穿刺对前列腺肿大病变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及前列腺癌( PCa)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及临床分期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拟诊为PCa患者进行检查,然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方法为系统6点加可疑结节处穿刺法;与血清PSA及病理结果对照;并将前列腺癌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 PPBCs)、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病理证实413例中PCa 149例,前列腺增生171例,增生并炎症44例,增生并上皮内瘤( PIN)、非典型增生( AAH)共49例。前列腺癌与临床( Whitmore-Jewett法) A、B、C、D分期对照有一定的临床分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不同PCa临床分期的TRUS声像图特点:血清PSA、PPBCs及Gleason评分三者分别与PCa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前列腺病变尤其是前列腺癌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PSA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病变诊断水平。
作者:贺琰;王小燕;凌冰;黄向红;农美芬;廖明珠;董小圆;韦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1990-01~2014-09公开发表的有关两种治疗方法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82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362例,开腹组320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与开腹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 P=0.000)、肠蠕动恢复时间短( P=0.002)、住院时间短(P=0.000),术后主要并发症如切口感染(P=0.000)、肺部感染(P=0.04)、术后肠梗阻(P=0.03)发生率低,而在手术时间(P=0.37)、腹腔脓肿(P=0.57)、术后死亡率(P=0.34)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作者:孙欣;郭建昇;贾文斌;李文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停经36+4周,腹痛2 h”于2014-02-1310:30收入院。2014-02-138:30患者于下楼过程中突然出现右中腹部疼痛,为胀痛感,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疼痛无明显规律,无阴道流血、流液,伴恶心、呕吐,呕吐2次,均为胃内容物,共约300 ml,大小便正常。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为2013-06-01,预产期时间为2014-03-08。孕周已核实,定期进行产检,未发现母儿明显异常。 G1 P0,本次妊娠为第1次,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入院查体:急性面容,体温37.5℃,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8/72 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与孕周符合,腹软,右中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产检:宫高34 cm,腹围94 cm,头先露,已入盆,胎心率143次/min,激惹宫缩。骨盆外测量:24 cm-27 cm-19 cm-8.5 cm。肛查:宫颈管长1 cm,居中,质中,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行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7%,红细胞计数5.1×1012/L,血红蛋白132 g/L,血小板计数325×109/L;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无异常。 B超显示宫内单活胎,头位,胎儿相当于孕35周大小,泌尿系统及阑尾区未见异常。入院诊断:(1)孕1产0孕36+4周头位待产;(2)先兆流产。因患者孕36+4周,近足月,胎儿出生后存活率较高,入院后等待,不保胎,于2014-02-14患者腹痛好转,2014-02-15晚饭后18:51左右,患者再次突然出现腹痛,为右中腹部,疼痛逐渐加重,查体:右侧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宫角蒂部压痛明显。考虑患者孕36+4周,近足月,胎儿出生后存活率较高,遂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后取得同意,行剖宫产术+腹腔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卵巢增大,约7 cm ×7 cm ×6 cm,右侧附件呈紫黑色,蒂部细长,扭转约1.5 w,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行右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出血坏死,与临床诊断相符。患者娩出新生儿健康,术后经抗炎、止血治疗6d后痊愈出院。
作者: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改良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腰椎管狭窄患者150例,均分为两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测量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角度、后椎体高度等指标。采用Denis和Frankel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对照组仅提高0.9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44.9±11.4)%增加到(57.3±7.1)%,对照组仅由(45.1±11.5)%增加到(53.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保存神经功能和椎骨完整性。
作者:徐碧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系统综合分析注射用环磷酰胺溶解配制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助溶方法快捷配制注射用环磷酰胺提供参考思路和策略。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等有关环磷酰胺溶解配制的文献资料,对涉及到影响环磷酰胺配制溶解速度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8篇文献,2篇涉及环磷酰胺配制溶解速度与温度及分子运动相关,2篇与温度相关,1篇与分子运动相关,1篇与溶剂量相关,2篇与压力相关。结论影响注射用环磷酰胺溶解配制的因素有温度、溶剂量、压力及分子运动等,其中探讨温度影响因素及分子运动影响因素的多,加温或加快分子运动助溶是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作者:邱想英;曾玉婷;冯国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MED)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01~2013-11在该院骨科进行MED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围手术期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满意度、遵医行为情况,以及出院时、术后6个月Macnab疗效评定等指标。结果整体护理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满意度、遵医行为情况以及出院时、术后6个月Macnab疗效评定等指标均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在MED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蒙壮丽;石泽锋;李宏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住该院脑梗死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各73例,分别采用依达拉奉、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个疗程后,联合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79.29±21.03) vs (69.24±18.15)]、生活能力评分[(59.42±18.03) vs (30.24±12.38)]均优于依达拉奉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心脏术后转入ICU行机械通气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丙泊酚组35例。以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根据镇静目标对镇静、镇痛药物作剂量调节。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 MAP)下降、躁动或谵妄、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均控制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少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在镇静目标范围内MAP下降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躁动或谵妄发生率为14.3%,低于丙泊酚组的40.0%(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镇静安全有效,可降低躁动或谵妄发生率。
作者:张友华;吕光宇;张磊;蔡天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