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清;陈燕华;韦文颖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共53枚病灶)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统计良恶性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影像学特征.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是66.67%(14/21)、96.88%(31/32)和84.91%(45/53).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光滑,无强化或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呈毛刺分叶、模糊、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良性肿瘤中,Ⅰ型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III型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体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Bodford量表).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Bodford评分为(85.52±10.23)分,与对照组的(85.05±10.5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作者:卫星;韩长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DWI与螺旋CT检测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WI与螺旋CT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WI与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记录不同b值时的肺部病变DWI诊断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变实质信号强度(SI).结果:经病理诊断,100例肺部病变患者中,恶性48例,良性52例.DWI诊断恶性46例,良性46例;CT诊断恶性42例,良性36例.DWI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2.00%(92/100)、95.93%(46/48)和88.46%(46/52),均明显高于CT诊断的78.00%(78/100)、87.50%(42/48)和69.23(36/52),DWI诊断误诊率为11.54%(6/52),明显低于CT诊断的30.77%(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漏诊率4.17%低于CT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且b值越大,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越大,b值=800 s/mm2时诊断效果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采用DWI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螺旋CT检测,而误诊率低于螺旋CT检测.
作者:田月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1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对照组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术后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膝关节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HSS评分及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10/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10/1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隋殿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31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5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8%(148/1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8%(117/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单纯硝苯地平治疗效果.
作者:陈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行尿道下裂术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对尿道下裂术后患儿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赵鹏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不同时机联合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全口龈下刮治术前0.5~1 h服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观察组则在术后1 d服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牙周指标PD、CAL、BI及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D、CAL、BI及PL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血清IL-1、IL-8、PGE2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1、IL-8、PGE2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在全口龈下刮治术后1 d予以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士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APACHE-Ⅱ评分与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观察组死亡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连续3夜[术前l夜(PSG 1),术后第1夜(PSG 2),术后第2夜(PSG 3)]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包括各期睡眠的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MAP、镇静评分.结果:与PSG1作比较,PSG2和PSG3时对照组N1期睡眠效果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N3期以及REM期的时间明显减少、且其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都有明显下降、觉醒指数有大幅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G2和PSG3时间点N1期明显缩短、N2期变长,睡眠效率及其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上升,觉醒指数则有所下降(P<0.05).术后的6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3、7 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血清TNF-α、ACTH和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卢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A组采用1.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B组采用10.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比较三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间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技术中,有利于改善胚胎体外发育情况,提高患者胚胎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气虚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型子宫脱垂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艾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盆底肌肉强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两组盆底肌肉强度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6,P=0.000).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气虚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效.
作者:姜佰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治疗效果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SA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补肾中药结合ALG/ATG、造血生长因子、雄激素及环孢素治疗,评价SAA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SAA患者CD3+HLA-DR+T、CD3+CD25+T细胞亚群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比较SAA患者CD3+HLA-DR+T、CD3+CD25+T细胞亚群不同分界点的平均值;分析SAA患者CD3+HLA-DR+T、CD3+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49/60);治疗有效患者的CD3+CD25+T水平明显高于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的CD3+HLA-DR+T、CD3+HLA-DR+T/CD3+CD25+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HLA-DR+T>7%、CD3+CD25+T>2.5%、CD3+HLA-DR+T/CD3+CD25+T>2.5%的免疫学指标平均值明显大于CD3+HLA-DR+T≤7%、CD3+CD25+T≤2.5%及CD3+HLA-DR+T/CD3+CD25+T≤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HLA-DR+T细胞比例>7%、CD3+CD25+T细胞比例>2.5%、CD3+HLA-DR+T/CD3+CD25+T细胞比例≤2.5,患者生存期较长.结论:CD3+CD25+T可用于预测SAA患者的疗效,其水平升高表明疗效较好,临床可根据CD3+HLA-DR+T、CD3+CD25+T细胞亚群免疫学指标水平评估SAA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量表)、GGT、AST、ALT和TBI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GT、AST、AL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效果.
作者:王宏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牙龋齿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性修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患儿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修复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修复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向飒;董杰;郑蕾;刘彩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较低,MBI评分及SS-QO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脑卒中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谭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2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FLACC评分、护理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LACC评分分别为(1.23±0.12)分、(4.41±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传统护理效果.
作者:安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LVEF、LVEDD、LVES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MLHFQ量表).结果:护理前,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BNP水平、MLHF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吴小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均明显高于二者联合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曾碧珍;钟彩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