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组)和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50.4±1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0.3±25.6)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渗血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1例,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朝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银屑病是由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介导的敏感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角质形成细胞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细胞,真皮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分泌的白介素-23(IL-23)和白介素-12(IL-12),可以诱导Th17细胞活化并释放致炎的Th17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2产生大量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22(IL-22),这些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可影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扩增.本文通过探讨银屑病相关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银屑病发病的免疫机制.
作者:米吉提·吾普尔;热孜万古丽·乌买尔;阿伊满·阿布力克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气虚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型子宫脱垂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艾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盆底肌肉强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两组盆底肌肉强度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6,P=0.000).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气虚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效.
作者:姜佰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对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科医护人员94人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我科开始实施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情况、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标本未采集、标本容器选择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均明显早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5.83%(92/9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46%(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能有效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有利于提升医护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董凤梅;马晓娜;师海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1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对照组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术后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膝关节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HSS评分及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10/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10/1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隋殿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NT-proBNP水平、LVEF、LVEDD与LVESD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GSES量表评分和LV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LVEDD与LVES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商海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全程系统护理在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a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系统护理在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孙玉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A组采用1.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B组采用10.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比较三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间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技术中,有利于改善胚胎体外发育情况,提高患者胚胎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Bobath技术+推拿+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熏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1个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通过三维步态时空分析技术检测患儿步行能力,并测定表面肌电参数.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步长、步幅、步速、摆动相均增加,支撑相均减小,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肌电参数值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独立的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三维步态时空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更大,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张贯飞;杨青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康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出院后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Bodford量表).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Bodford评分为(85.52±10.23)分,与对照组的(85.05±10.5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作者:卫星;韩长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本文从医院中药房信息化管理实施入手,从信息化管理模式组成,实施内容和效果等几方面,简要介绍医院中药房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作者:孙志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牙体牙髓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
作者:王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在小儿全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全麻手术的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对比两组术后哭闹时间、术后疼痛情况(FLACC)、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哭闹时间明显较短,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术后第2天的FLACC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2.31%(4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音乐疗法在全麻术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荷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按摩子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7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常规以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按摩子宫等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宫颈钳夹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术后2 h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24 h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7.73%(4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GB、HCT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钳夹术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按摩子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按摩子宫治疗效果.
作者:吴秋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声带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支撑喉镜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7.77±2.1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33±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联合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支撑喉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夏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量表)、GGT、AST、ALT和TBI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GT、AST、AL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活血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效果.
作者:王宏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连续3夜[术前l夜(PSG 1),术后第1夜(PSG 2),术后第2夜(PSG 3)]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包括各期睡眠的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MAP、镇静评分.结果:与PSG1作比较,PSG2和PSG3时对照组N1期睡眠效果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N3期以及REM期的时间明显减少、且其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都有明显下降、觉醒指数有大幅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G2和PSG3时间点N1期明显缩短、N2期变长,睡眠效率及其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上升,觉醒指数则有所下降(P<0.05).术后的6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培菲康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的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4/36),与对照组的16.7%(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效果优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效果.
作者:尹松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尿道下裂患儿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行尿道下裂术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对尿道下裂术后患儿采用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赵鹏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