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目的:观察应急护理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应急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74±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4±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应急护理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赵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患儿就诊日期单、双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①比较两组退热、脓点消退耗时;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③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脓点消退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7%(4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能获得较好的消炎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丽洋;王晓东;张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均明显高于二者联合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曾碧珍;钟彩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辽西沿海农村高血压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KD-EPI公式计算eGFR,分析患者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eGFR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总胆固醇、收缩压、年龄、女性、病程、尿蛋白和腰围(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病程和收缩压是eGFR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辽西沿海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eGFR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尿蛋白、病程和收缩压为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林敏;邢立莹;杜志;田园梦;张博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全程系统护理在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a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系统护理在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孙玉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培菲康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的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4/36),与对照组的16.7%(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效果优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效果.
作者:尹松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共53枚病灶)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统计良恶性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影像学特征.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是66.67%(14/21)、96.88%(31/32)和84.91%(45/53).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光滑,无强化或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呈毛刺分叶、模糊、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良性肿瘤中,Ⅰ型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III型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体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对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科医护人员94人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我科开始实施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情况、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标本未采集、标本容器选择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均明显早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5.83%(92/9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46%(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能有效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有利于提升医护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董凤梅;马晓娜;师海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APACHE-Ⅱ评分与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观察组死亡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31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5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8%(148/1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8%(117/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单纯硝苯地平治疗效果.
作者:陈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连续3夜[术前l夜(PSG 1),术后第1夜(PSG 2),术后第2夜(PSG 3)]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包括各期睡眠的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MAP、镇静评分.结果:与PSG1作比较,PSG2和PSG3时对照组N1期睡眠效果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N3期以及REM期的时间明显减少、且其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都有明显下降、觉醒指数有大幅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G2和PSG3时间点N1期明显缩短、N2期变长,睡眠效率及其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上升,觉醒指数则有所下降(P<0.05).术后的6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管理工具在消化内镜治疗护理配合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7例消化内镜治疗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CA、头脑风暴、鱼骨图、甘特图等管理工具开展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焦虑状况、患者满意率和护理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90/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2%(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配合度分别为96.81%(91/94)和75.53%(71/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0%(77/93)和48.39%(4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9%(3/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3%(1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和护理配合度,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玉清;陈燕华;韦文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3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6/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姚玉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惊厥应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用药控制时间、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自用药开始至惊厥发作停止时间为(22.38±10.3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08±10.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P及HR、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相比,咪达唑仑注射液应用于新生儿惊厥治疗,可有效控制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可为临床上选择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新生儿惊厥提供参考.
作者:李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 d、4 d、6 d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天PCT阳性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3±0.9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81±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在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樊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牙体牙髓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效果.
作者:王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髓炎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6.12±0.39)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2.08±1.37)d、肌力恢复时间为(9.46±0.67)d,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8.96±0.42)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5.47±1.34)d、肌力恢复时间为(15.62±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效果.
作者:周征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产生不良反应的抗菌类西药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结果:102例患者中,女性(61.8%)多于男性(38.2%);年龄方面:>60岁的患者(44.1%)多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抗菌类西药种类:β-内酰胺类西药(66.7%)多于喹诺酮类西药(33.3%);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方式(51.0%)多于其他给药方式.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35.3%)和皮肤组织(19.6%).结论: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主要累及部位等的差异,建议可提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LVEF、LVEDD、LVES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MLHFQ量表).结果:护理前,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BNP水平、MLHF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吴小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住院编号分为两组,编号是奇数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是偶数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两组疗程均2周,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硬度指标均显著上升,血沉显著减慢(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治疗效果.
作者:祁萌;夏昱;李攀攀;刘永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