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邢立莹;杜志;田园梦;张博强
目的:观察应急护理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应急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74±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4±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应急护理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赵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33%(5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6/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姚玉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1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对照组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术后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的膝关节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HSS评分及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10/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10/1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旋转平台型与固定平台型全膝关节假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两者治疗效果相似.
作者:隋殿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7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的64.86%(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1%,与对照组的21.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
作者:葛永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和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Bodford量表).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2/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Bodford评分为(85.52±10.23)分,与对照组的(85.05±10.5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发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作者:卫星;韩长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较低,MBI评分及SS-QO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脑卒中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谭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辽西沿海农村高血压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KD-EPI公式计算eGFR,分析患者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eGFR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总胆固醇、收缩压、年龄、女性、病程、尿蛋白和腰围(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蛋白、病程和收缩压是eGFR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辽西沿海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eGFR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尿蛋白、病程和收缩压为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林敏;邢立莹;杜志;田园梦;张博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连续3夜[术前l夜(PSG 1),术后第1夜(PSG 2),术后第2夜(PSG 3)]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包括各期睡眠的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MAP、镇静评分.结果:与PSG1作比较,PSG2和PSG3时对照组N1期睡眠效果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N3期以及REM期的时间明显减少、且其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都有明显下降、觉醒指数有大幅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G2和PSG3时间点N1期明显缩短、N2期变长,睡眠效率及其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上升,觉醒指数则有所下降(P<0.05).术后的6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髓炎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6.12±0.39)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2.08±1.37)d、肌力恢复时间为(9.46±0.67)d,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8.96±0.42)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5.47±1.34)d、肌力恢复时间为(15.62±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效果.
作者:周征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31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5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8%(148/1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8%(117/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单纯硝苯地平治疗效果.
作者:陈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APACHE-Ⅱ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APACHE-Ⅱ评分与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观察组死亡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张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管理工具在消化内镜治疗护理配合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7例消化内镜治疗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CA、头脑风暴、鱼骨图、甘特图等管理工具开展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焦虑状况、患者满意率和护理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90/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2%(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配合度分别为96.81%(91/94)和75.53%(71/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0%(77/93)和48.39%(4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9%(3/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3%(1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和护理配合度,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玉清;陈燕华;韦文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A组采用1.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B组采用10.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比较三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间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技术中,有利于改善胚胎体外发育情况,提高患者胚胎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三维步态时空和表面肌电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Bobath技术+推拿+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熏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1个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通过三维步态时空分析技术检测患儿步行能力,并测定表面肌电参数.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步长、步幅、步速、摆动相均增加,支撑相均减小,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肌电参数值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独立的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三维步态时空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更大,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张贯飞;杨青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2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FLACC评分、护理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LACC评分分别为(1.23±0.12)分、(4.41±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在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传统护理效果.
作者:安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梅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9.5%),焦虑、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乌梅丸治疗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施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全程系统护理在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Pa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系统护理在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孙玉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银屑病是由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介导的敏感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角质形成细胞是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细胞,真皮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分泌的白介素-23(IL-23)和白介素-12(IL-12),可以诱导Th17细胞活化并释放致炎的Th17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2产生大量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22(IL-22),这些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可影响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扩增.本文通过探讨银屑病相关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银屑病发病的免疫机制.
作者:米吉提·吾普尔;热孜万古丽·乌买尔;阿伊满·阿布力克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牙龋齿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性修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患儿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修复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修复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向飒;董杰;郑蕾;刘彩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产生不良反应的抗菌类西药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结果:102例患者中,女性(61.8%)多于男性(38.2%);年龄方面:>60岁的患者(44.1%)多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抗菌类西药种类:β-内酰胺类西药(66.7%)多于喹诺酮类西药(33.3%);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方式(51.0%)多于其他给药方式.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35.3%)和皮肤组织(19.6%).结论: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主要累及部位等的差异,建议可提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