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夏昱;李攀攀;刘永芳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细胞水平、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细胞水平PLT上升水平(46.7±7.4)g/L、HGB上升水平(26.6±4.9)g/L均高于于对照组的PLT上升水平(19.4±3.6)g/L、HGB上升水平(13.4±2.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3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22/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0/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45/45);观察组复发率为68.9%(3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40/45);观察组生存率为28.9%(1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单纯CAG方案治疗.
作者:周金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共53枚病灶)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统计良恶性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影像学特征.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是66.67%(14/21)、96.88%(31/32)和84.91%(45/53).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光滑,无强化或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呈毛刺分叶、模糊、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良性肿瘤中,Ⅰ型发生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III型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体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A组采用1.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观察B组采用10.0 nmol浓度褪黑素治疗,比较三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间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应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殖技术中,有利于改善胚胎体外发育情况,提高患者胚胎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髓炎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综合指标方面,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6.12±0.39)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2.08±1.37)d、肌力恢复时间为(9.46±0.67)d,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为(8.96±0.42)d、独立下地行走时间为(15.47±1.34)d、肌力恢复时间为(15.62±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效果.
作者:周征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以结局为导向的疼痛护理管理在老年开腹手术后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68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结局为导向的疼痛护理.比较术后4 h、12 h、24 h、48 h和72 h两组疼痛量化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和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疼痛量化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在术后12 h高,术后72 h低,且术后4 h、12 h、24 h、48 h和72 h,观察组疼痛量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结局为导向的疼痛护理在老年开腹手术后的实践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感,促进恢复,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张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镇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连续3夜[术前l夜(PSG 1),术后第1夜(PSG 2),术后第2夜(PSG 3)]对两组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包括各期睡眠的分布、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MAP、镇静评分.结果:与PSG1作比较,PSG2和PSG3时对照组N1期睡眠效果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N3期以及REM期的时间明显减少、且其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都有明显下降、觉醒指数有大幅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G2和PSG3时间点N1期明显缩短、N2期变长,睡眠效率及其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上升,觉醒指数则有所下降(P<0.05).术后的6 h、24 h以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和24 h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不仅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气虚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型子宫脱垂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艾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盆底肌肉强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两组盆底肌肉强度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6,P=0.000).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气虚型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效.
作者:姜佰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住院编号分为两组,编号是奇数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是偶数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两组疗程均2周,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硬度指标均显著上升,血沉显著减慢(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氟桂利嗪治疗效果.
作者:祁萌;夏昱;李攀攀;刘永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患儿就诊日期单、双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①比较两组退热、脓点消退耗时;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③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脓点消退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7%(4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能获得较好的消炎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丽洋;王晓东;张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7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的64.86%(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1%,与对照组的21.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
作者:葛永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声带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支撑喉镜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7.77±2.1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33±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联合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支撑喉镜,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夏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产生不良反应的抗菌类西药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结果:102例患者中,女性(61.8%)多于男性(38.2%);年龄方面:>60岁的患者(44.1%)多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抗菌类西药种类:β-内酰胺类西药(66.7%)多于喹诺酮类西药(33.3%);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方式(51.0%)多于其他给药方式.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35.3%)和皮肤组织(19.6%).结论:抗菌类西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不良反应主要累及部位等的差异,建议可提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许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乳牙龋齿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修复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性修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患儿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修复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修复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向飒;董杰;郑蕾;刘彩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应急护理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应急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74±1.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4±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应急护理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赵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 d、4 d、6 d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天PCT阳性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23±0.9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81±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在脑积水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樊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本文从医院中药房信息化管理实施入手,从信息化管理模式组成,实施内容和效果等几方面,简要介绍医院中药房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作者:孙志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真武加麻黄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且中医辨证属阳虚水泛型合并出现利尿剂抵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真武加麻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真武汤治疗,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尿量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钾、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P-proBNP、血钾水平及尿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钠、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加麻黄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优于真武汤治疗疗效.
作者:郑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供血不足患者15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略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周、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高.
作者:陶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组)和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50.4±1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0.3±25.6)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1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渗血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肠粘连2例,肠管损伤1例,胆总管损伤1例,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朝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对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科医护人员94人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我科开始实施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情况、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标本未采集、标本容器选择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医生知晓标本检测结果时间均明显早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5.83%(92/9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46%(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验医嘱执行闭环管理能有效减少标本检验前的差错发生率,有利于提升医护工作效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董凤梅;马晓娜;师海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