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效果观察

刘研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MARAA、MARAD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MED术,对照组行半椎板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直腿抬高角度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3%(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半椎板切除术.

    作者:梁东生;罗志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系统护理对肺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肺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呼吸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行肺癌部分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状况、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or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 MW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8±0.43)d和(15.67±3.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4±1.47)d和(20.83±5.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对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状况均可起到改善作用,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

    作者:王聪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死亡率为18.33%(22/120).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术后胆汁引流量、器官功能衰竭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术后死亡有密切的关系.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胆汁引流量、肾功能损伤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胆汁引流量、肾功能损伤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邝俊;李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和健康状况问卷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健康状况问卷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素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引起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原因,为该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患者60例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结果: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吸烟史、Killp II~IV级、多支病变等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VEF、服药依从性是保护因素(P<0.05);术后还需加强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结论:针对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减少引发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相关因素的发生,提高择期PCI术的安全性,减低术后心梗的发生.

    作者:程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锌、铅含量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锌、铅含量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弱精、少精患者73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73名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铅、锌含量及精液质量(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液量).比较两组血清铅、锌含量及精液质量,分析血清铅及锌含量与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液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精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锌含量与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液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液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弱精、少精患者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铅含量异常增高,锌和铅含量与精液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测定血清锌及铅含量评估精液质量,并通过调节微量元素含量改善精液质量.

    作者:龙迎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对照组口服避孕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程度、卵巢巧克力囊肿体积及血清CA12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和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卵巢巧克力囊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5%(1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避孕药相比,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痛经、慢性盆腔痛程度,明显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缩小卵巢巧克力囊肿体积,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曲春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血清LDH水平,结合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及TNM分期,比较不同程度浸润和转移的直肠癌患者术前LDH水平.结果:术前LDH水平在T分期、M分期不同时期和神经侵犯、脉管侵犯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LDH水平检测对评估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何昌景;杨金;杨海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兰州市老年人群对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调查

    目的:调查兰州市老年人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实际调查老年人742人,采用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预防知识问卷,调查老年人对老年期精神障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兰州市老年人群对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症状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64.8%,受教育程度高者知晓率较高.结论:兰州市老年人群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程度总体较好,但仍未达到《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中70%的目标,需进一步加大老年期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

    作者:杨小龙;霍小宁;吕红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腔镜在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超声检查疑为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宫腔镜手术组43例和超声监视下清宫术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发现的宫腔合并症、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宫腔黏连例数.结果:宫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宫腔黏连例数均少于超声监视下清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组术中发现各种宫腔合并症例数均多于超声监视下清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在安全有效的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同时能发现引起残留的宫腔结构异常,并给予相应处理,应作为治疗宫内妊娠残留的首选方法.

    作者:田树轩;孟跃进;顾晓荔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耳后和鼓室注射利多卡因辅助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不同给药途径辅助治疗耳鸣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性耳鸣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鼓室注射,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耳后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TE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计发生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1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利多卡因耳后注射辅助治疗神经性耳鸣,其临床疗效优于鼓室注射,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郭淼;闫保星;赵焱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FSH、LH和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和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Ki-67、P16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Ki-67、P16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病理组织标本中Ki-67、P16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癌前病变患者Ki-67、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Ki-67、P16蛋白表达阳性率.结果:观察组Ki-67、P16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级、有HPV感染的癌前病变患者Ki-67、P16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Ⅰ级、无HPV感染的癌前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为T3、T4的宫颈癌患者Ki-67、P16蛋白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转移患者、浸润程度为T1、T2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P16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Ki-67、P16蛋白检测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治的指标.

    作者:付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孕期保健干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孕期保健干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采用孕期保健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孕妇顺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评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健干预基础上,孕期保健干预可增加顺产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及睡眠,利于预后.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5例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患者自行选择矫治方式,并根据矫治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固定组41例和隐形组44例.固定组采用固定托槽矫治器进行治疗,隐形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隐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与固定组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矫治器固位性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形组对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性和语言发音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以获得更好的美观性、舒适度,对患者的语言发音和咀嚼功能的影响小,且矫治效果与固定矫治器相当,对符合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应优先推荐.

    作者:孙舒寒;朱凤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产检并分娩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生期一对一全程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0.00%(4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8%(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期母婴并发症3.64%(2/55)低于对照组的18.18%(10/55).结论:一对一健康全程指导应用在初产妇分娩中,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围生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王一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17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75例患者共检出1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06株(58.6%),革兰阳性菌61株(33.7%),真菌14株(7.7%).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高,均为100.0%(49/49),而对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的敏感度相对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为90.3%(28/31),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度相对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及妥布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均为100.0%(15/15),而对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敏感度相对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相对较高,为94.6%(35/37),而对复方新诺明及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性相对较高,均为86.7%(13/15),而对左氧氟沙星及万古霉素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均为40.0%(4/10),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性也相对较高,均为25.0%(1/4),对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不同菌种对同一抗生素的敏感度差异较大,因此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使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更科学、合理.

    作者:李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单独及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单独及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应用普罗布考治疗,B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C组应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三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ADL评分、血清CRP、TNF-α、IL-6、TC、TG、LDL-C、HDL-C水平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MMSE评分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C组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及血清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A组20.00%、B组20.00%和C组23.3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仕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586健康成人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新鲜尿液,所有尿液标本均于采集后2 h内,以常规镜检法、干化学法、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其中的有形成分,分析检测结果.结果:586例受试者中红细胞阳性者139例(23.72%),阴性447例(76.28%);白细胞阳性201例(34.30%),阴性385例(65.70%);管型阳性59例(10.07%),阴性527例(89.93%).以常规镜检法为金标准,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干化学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无法检出管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管型检查的灵敏度为96.61%(57/59),特异度为99.24%(523/527),准确度为98.98%(580/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中,与干化学法相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而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可检出管型阳性,为尿液成分分析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孟祥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视频通话教育在老年COPD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技术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视频通话教育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技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操作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为期1个月的视频通话教育,比较随访1、6个月时两组吸入装置操作技术完全正确的人数、吸入装置操作技术评分、肺功能改善情况及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结果: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吸入技术完全正确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装置操作技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FEV1占预计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通话教育可以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干粉吸入剂使用技术,吸入技术的改善可以使得COPD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

    作者:郭天聪;宁欣;张佳莹;倪楠;赵媛;边明艳;孟晓丹;薛运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