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效果观察

刘研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MARAA、MARAD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电切术44例,高频电切术联合钛夹封闭术28例,黏膜下切除术18例.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患者均经手术一次性成功切除病灶,无消化道黏膜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经病理检查显示,血管瘤4例,类癌8例,脂肪瘤14例,间质瘤64例.术后半年及1年复诊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灶基底愈合情况满意,未出现残余肿瘤及癌细胞转移.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鲁昌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单独及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单独及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应用普罗布考治疗,B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C组应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三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ADL评分、血清CRP、TNF-α、IL-6、TC、TG、LDL-C、HDL-C水平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MMSE评分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C组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及血清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A组20.00%、B组20.00%和C组23.3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仕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锌、铅含量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锌、铅含量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弱精、少精患者73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73名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铅、锌含量及精液质量(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液量).比较两组血清铅、锌含量及精液质量,分析血清铅及锌含量与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液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精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锌含量与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液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铅含量与精液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弱精、少精患者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铅含量异常增高,锌和铅含量与精液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测定血清锌及铅含量评估精液质量,并通过调节微量元素含量改善精液质量.

    作者:龙迎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FSH、LH和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和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三烯酮联合腹腔镜囊肿剥脱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孕期保健干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孕期保健干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采用孕期保健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孕妇顺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评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健干预基础上,孕期保健干预可增加顺产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及睡眠,利于预后.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内动脉瘤(ICA)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IC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2.68%(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QOL)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ICA患者,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司晓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在脑小血管病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白蛋白(MAU)在脑小血管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脑小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共振表现划分为单发腔梗组(甲组)55例、多发腔梗合并脑白质病变组(乙组)45例,另选择磁共振检查结果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三组胱抑素C(cystatin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f)、尿免疫球蛋白(IgG)、尿微量白蛋白(MAU),并根据MDRD公式软件计算GFR,对比三组以上各指标水平.结果:三组血脂、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甲组、乙组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GF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MAU、IgG、Tf、α1-MG、β2-MG、胱抑素C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GFR水平明显低于甲组,MAU、IgG、Tf、α1-MG、β2-MG、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根据GFR、MAU与胱抑素C指标水平升高,确诊疾病,其中GFR、尿微量白蛋白为有效的两项评估指标.

    作者:朱中君;张莉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颈癌患者Twist、RACK-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Twist、RACK-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40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妇科良性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两组Twist、RACK-1阳性率和不同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的Twist、RACK-1阳性率,以及Twist、RACK-1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wist、RACK-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为T3、T4的宫颈癌患者Twist、RACK-1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为T1、T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wist、RACK-1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wist、RACK-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wist、RACK-1蛋白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的诊治指标.

    作者:张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后内外侧联合切口内固定手术在陈旧性三踝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后内外侧联合切口内固定手术在陈旧性三踝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陈旧性三踝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结合仰卧体位,观察组采取踝关节后内外侧联合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影像学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影像学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外侧联合切口内固定手术应用在陈旧性三踝骨折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郭永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腔镜在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超声检查疑为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宫腔镜手术组43例和超声监视下清宫术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发现的宫腔合并症、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宫腔黏连例数.结果:宫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宫腔黏连例数均少于超声监视下清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组术中发现各种宫腔合并症例数均多于超声监视下清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在安全有效的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同时能发现引起残留的宫腔结构异常,并给予相应处理,应作为治疗宫内妊娠残留的首选方法.

    作者:田树轩;孟跃进;顾晓荔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MARAA、MARAD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研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6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0.59%(9/85)和2.35%(2/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7%(20/77)和18.19%(14/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4.12%(80/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6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安全性优于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刘虹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程度(VAS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观察组再出血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6%,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2.05±0.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1.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且可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直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盆腔包块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降低血β-HCG水平,缩小盆腔包块直径,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经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引起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原因,为该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患者60例相关资料,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结果: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吸烟史、Killp II~IV级、多支病变等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VEF、服药依从性是保护因素(P<0.05);术后还需加强药物治疗及健康宣教.结论:针对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的相关因素,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减少引发择期PCI术后再发心肌梗死相关因素的发生,提高择期PCI术的安全性,减低术后心梗的发生.

    作者:程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某地区依据人口比例(PPS)抽样法抽取的1000名3岁以下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同时期同地区依据PPS抽样法抽取的1000名3岁以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社区力量,结合婴幼儿合理喂养和饮食营养知识的综合宣传,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健康情况、不同性别婴幼儿身高、发育商及微量元素.结果:观察组低体重率、生长发育迟缓率、贫血率、佝偻病发生率、近1年感冒及腹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男、女身高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幼儿发育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幼儿VA、VB1、VB6、VC、VD、VE等维生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进行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婴幼儿的营养健康状况,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王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死亡率为18.33%(22/120).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术后胆汁引流量、器官功能衰竭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术后死亡有密切的关系.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胆汁引流量、肾功能损伤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胆汁引流量、肾功能损伤是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PTCD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邝俊;李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艾灸在产妇产后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艾灸在产妇产后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产后便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便秘护理过程中应用艾灸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便秘,还能够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索忠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电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FSH、E2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电凝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下电凝治疗效果.

    作者:黄文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统计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用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肺部哮鸣音、憋喘、咳嗽、三凹征消失时间及住院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儿及早康复出院.

    作者:张恩安;张现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