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阳不振型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宁宁;李琳;王芳

关键词:心阳不振型小儿心肌炎, 桂枝龙牡汤, 心肌酶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阳不振型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心阳不振型心肌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和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龙牡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TnⅠ、CK-M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高于对照组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阳不振型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路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路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路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6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鼻内窥镜下经口径路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手术护理路径配合,以两组患儿手术并发症情况、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考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6%,高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密切配合,使小儿腺样体切除手术具有安全、彻底、不易损伤腺样体周围组织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影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保健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的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疗效.

    作者:闫保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限制性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限制性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单侧TKA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仅在截骨前至骨水泥完全凝固后应用止血带;对照组全程应用止血带.比较两组总失血量、术中及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HSS量表).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周,观察组活动度为60°、90°、120°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使用止血带可以明显减少TKA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促进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秦一可;陈清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脑梗死后癫痫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癫痫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康复患者238例,其中19例出现过脑梗死后癫痫,设置为癫痫组,另219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癫痫组给予对症治疗后,两组均予专业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特点和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癫痫组出血型比例(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脑皮质病变者所占比例(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4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发后第14、28、56、90天,癫痫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较训练前有所提高,同时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0周,癫痫组MB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可对脑梗死患者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作者:陶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和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5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SBP、24 h SBP及24 h S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低于治疗前,NO、eNOS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6/53),与对照组的16.98%(9/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效果.

    作者:俎艳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小儿癫痫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2)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n=5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吡酯.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血钙和血磷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较观察组的93.1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8.62%vs 11.29%)(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疗效.

    作者:毕文静;陈国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利培酮、丙戊酸钠对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取66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药组及联合组各33例,单药组仅应用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应用利培酮和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及12周时,联合组BPRS、MOAS水平均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联合组的痊愈率为45.45%(1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2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0%(33/33),与单药组的90.91%(30/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4%(21/33),与单药组的54.55%(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佳.

    作者:李天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情绪、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评分随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应用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培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父母陪伴下兴趣诱导结合语言唤醒护理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父母陪伴下兴趣诱导结合语言唤醒护理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全身麻醉手术的1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父母陪伴下兴趣诱导结合语言唤醒护理,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后的焦虑评分、麻醉诱导配合度评分、苏醒进程、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麻醉诱导配合度评分,以及苏醒期10 min、30 min躁动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父母陪伴下兴趣诱导结合语言唤醒护理可有效提高全身麻醉手术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促进苏醒,减少躁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王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作者:杜明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甘露糖结合蛋白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病原体棘阿米巴是一种机会致病原虫,具有多种毒力因子.目前研究表明,引起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发病的关键始动因子是甘露糖结合蛋白,其可介导棘阿米巴黏附在宿主角膜细胞上,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并逃避免疫细胞的降解.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分子发病机制,为寻找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依据.

    作者:王月华;鞠晓红;孙艳美;陈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毒素水平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浆内毒素水平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阿德福韦酯治疗.

    作者:李佳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以患者入院编号分组,奇数41例为对照组,偶数41例为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激素替代治疗,给予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upperman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36.5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激素替代治疗疔效.

    作者:陆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后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化疗的肺癌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可明显改善肺癌化疗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瑞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与肺保护性通气联合应用于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呼吸机参数(PaO2、FiO2、MAP)、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通气2、12、24 h及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FiO2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顺应性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明显提高急性肺损伤患儿的肺顺应性,降低氧合指数,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王勇兵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镇静安神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安神汤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伴难治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米氮平治疗效果.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音乐疗法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轻度A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音乐疗法,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通过MMSE量表和WHO-UCLA AVLT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在治疗前(基线期)、2个月后(治疗结束)、4个月后(随访2个月)接受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随访2个月时的MMSE、WHO-UCLA AVLT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NPI、ADL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AD,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音乐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即刻和延迟记忆能力.

    作者:袁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液回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血液回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血液回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不采用血液回收,观察组采用血液回收.比较两组异体血输入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异体血输入量为(305.51±82.24)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44±83.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回收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能够有效减少异体血输入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童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时间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由外伤所致颅脑损伤伴发脑积水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在术后2~3个月再予以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2个月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生活质量(ADL)评分及四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GCS、GOS、ADL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CS、GOS、ADL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3±1.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6±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神经缺损程度,效果优于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作者:刘新坡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