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58例临床分析

张传芬;黄宗艳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应对策略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 6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58例,发生率为3.5%.不良事件上报率为62.0%,级别为警告事件占1.72%,不良后果事件占20.6%,未造成后果事件占77.68%.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管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百草枯中毒机制和治疗现状

    百草枯是一种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的毒性.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通过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及因子、线粒体损伤、诱导细胞凋亡、酶失衡等机制对机体造成损伤.急性百草枯中毒现在尚无特效解毒剂,以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如何实施氧疗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曹杰;叶永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甘肃省某地基层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筛查态度及干预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基层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筛查态度.方法 随机抽取400名基层妇产科护理人员,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护士“非常支持”或者“支持”采用简单的方法对孕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筛查;87.8%的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或者“愿意”提供咨询服务;但只有6.1%护理人员过去经常提供过咨询服务,而91.3%的护理人员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相关培训.结论 需要对基层护理人员进行产后抑郁干预知识的培训,提高对产后抑郁患者干预的意愿与能力.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穴位艾灸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对照组口服胃复安或多潘立酮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艾灸可改善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保证营养支持,很好地配合抗结核治疗.

    作者:吕露;曾慧频;钟艳华;张敏;陈敬捷;唐平;覃勇新;曾新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套管装置在重症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的双套管装置在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大便失禁伴腹泻患者67例,按发生腹泻的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双套管装置与造口袋连接,并用温开水冲洗及负压吸引;对照组32例,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漏出情况、护理用品成本、每日护理时数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漏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每日护理消耗成本、护理时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套管装置联合温开水冲洗及负压吸引,能有效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邓翠娥;吴曙粤;胡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模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分别为95.56%和95.56%,高于对照组(77.78%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度,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消除患者的抑郁心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桂;许晓;崔俊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2例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16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16例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LVESD及LVEDD均比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文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其自编问卷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5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2.68%(295/5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患者月收入高和支持利用度高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并发症种类多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给予患者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及大限度的支持和鼓励,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减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湛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趋势季节模型对医院出院人数进行统计预测分析

    目的 通过建立模型统计分析,预测医院2014年、2015年各季度出院人次,为医院的科学决策和资源合理调配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依据某医院2009至2013年出院人数,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结合小二乘法建立趋势季节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趋势季节回归模型YC=7655.65+ 1742.60t,预测值=季平均预测值×各季的季节比率.结论 趋势季节模型简便易行,预测效果好,可为医院评估医院季节性工作效率、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梁海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及护理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和循证医学的发展,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治疗、护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得CHF的防治策略日显重要.因此,全面评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处理,从而大化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CHF患者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护理、心理护理、系统教育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RR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进行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方法进行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乳酸水平、C-反应蛋白、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降低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RRT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彭怀力;符少平;曹枫;陈荣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3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对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住院需要静脉滴注甘露醇并发生静脉炎的中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后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将50%硫酸镁溶液用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观察组在患者出现留置针静脉炎时,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30 min后用4层无菌纱布浸湿山莨菪碱注射液原液敷于静脉炎处,外加保鲜膜包裹固定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日更换3次.3d内随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消退、自觉症状情况.对两组患者静脉炎治愈所需要的时间和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显著缩短.结论 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效果明显、使用操作简单,便于观察,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专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至2014年进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临床实践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58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人,对实验组护士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两组护士均实施4周多个周期的实习,对两组护士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考核.结果 实验组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对教学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护士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P教学法运用于冠心病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可使临床带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能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其他临床科室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柯艳红;尚琴;许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指的是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性反复发作,且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而难以继续药物治疗的肾病综合征,该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30%~ 50%,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而肾脏损害呈进行性加重,临床预后较差,可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1].加强RNS防治研究,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等对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军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浴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浴联合穴位按摩法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和医疗价值.方法 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药浴-按摩组(以下简称药浴组)45例,蓝光光疗组(以下简称光疗组)45例,药浴组给予由中药柴胡、茵陈、栀子、大黄、丹参等煎煮而成的汤药药浴配合按摩内关、足三里、肝腧、胆腧等穴位进行干预治疗;光疗组给予常规蓝光照射加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药物进行治疗.干预前及干预后第6天分别检测各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定时检测面颊、躯干、四肢经皮胆红素水平(3次/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半衰期(干预后胆红素浓度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黄疸复发率以及新生儿健康指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疗组血清胆红素半衰期明显短于药浴组(P<0.05);干预6d后,两组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周后,药浴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光疗组(P<0.05);新生儿健康指数(≥11分为正常,6~10分为欠佳,≤5分为差)光疗组为10.46分,药浴组为12.89分.结论 中药药浴配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不仅能很好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健康指数、降低黄疸复发率,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刘小勤;张立环;李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齐鲁方案”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4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均应用“齐鲁方案”即全胃肠洗消+血液净化+大剂量甲基强旳松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抗凝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护理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消化道护理、血液净化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46例患者30例存活,16例因就诊不及时或服毒量> 150 mL救治无效死亡.结论 “齐鲁方案”加合理的护理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庄淑美;赵庆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以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尿α1-MG、m-Alb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Cr明显降低,两组患者GFR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Cr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长期透析伴高血压患者效果好,对改善患者病情、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两药联合使用能更好地保护患者肾功能,延缓肾脏损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兰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T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分析

    成人T细胞白血病(ALT)是一种由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及T淋巴细胞形态学改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1].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现对我院近期发现的1例ATL的相关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李青华;朱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急诊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00±1.50)d和(21.00±1.0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诊治疗总有效率达94.44%,高于对照组(69.44%),失败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柏星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个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目的 探讨2个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家系的临床表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1BA(platelet glycoprotein Ib alpha,GP Ⅰ b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第28个外显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基因变异情况.探索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4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血友病家系的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全基因组DNA提取,参照CCDS数据库人类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GP1BA、vWF28、ADAMTS13基因进行PCR扩增后采用凝胶电泳观察产物是否合格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在一个家系中发现GP1BA基因G1206A (F429K)突变位点,同时检出一父子存在39个碱基缺失但不是VNTR序列,且发现该患儿母亲GP1BA存在VNTR B/C杂合子.检测到vWF 28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D1472H)、T4891C(SNP位点);2个家系的ADAMTS13基因均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1)在vWF28上发现多态性位点G4039A(SNP位点)、A4391G(T1381A)、G4664C (D1472H)、T4891C(SNP位点),可能与家系1(2B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发病有关.(2)在家系2中,患者的GP1BA基因上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G1206A(E429K),可能与患者患有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有关.(3)本研究还发现在家系2中患者及患者的父亲GP1BA基因均存在一段39个碱基的缺失,但并不是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片段.且患者的母亲存在VNTR B/C杂合子.可能是促进该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韦清华;罗建明;欧丹艳;宾琼;唐丽娟;黄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 6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58例,发生率为3.5%.不良事件上报率为62.0%,级别为警告事件占1.72%,不良后果事件占20.6%,未造成后果事件占77.68%.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管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张传芬;黄宗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内科杂志

内科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